质谱分析
在电子轰击下,甲烷首先被电离: CH4+ →CH4++CH3++CH2++CH++C++H+
甲烷离子与分子进行反应,生成加合离子: CH4++CH4 →CH5++CH3 CH3++CH4 →C2H5++H2
加合离子与样品分子反应: CH5+ +XH→XH2++CH4 C2H5+ +XH→X++C2H6
一、质谱仪器原理
2·进样系统
此装置适用于高沸点液体、固体,可用探针杆直接进 样。调节加热温度,使试样汽化成蒸汽。此方法可将微 克量级甚至更少试样送入电离室。探针杆中试样的温度 可冷却至约-100℃,或在数秒钟内加热到较高温度 (如300℃左右)。
一、质谱仪器原理
3·离子源(ion source)
化合物,在加热和电子轰击下,分子易碎裂,难于给
出完整的分子离子信息,这是EI(电子轰击离子源)
的局限性。
解决办法
软电离技术
化学电离源(CI)
场致电离源(FI) 场解析电离源(FD) 快原子轰击电离源(FAB)
(1)化学电离源(CI)
在离子源充满一定压强的反应气体如甲烷,异丁烷
等,用高能量的电子轰击反应气体使之电离,电离后的反
优
分子质量
点
碎片峰较少,易于解释
CI得到的质谱不是标准质谱,所以不
缺
能进行库检索。
点
不适用分析难挥发,热不稳定,极性
较大有机物
(2)场致电离源(FI)
• 场致电离源是利用强电场诱发样品分子电离。它由两个尖细的电极组成,在 相距很近(d<1mm)的阳极和阴极之间,施加7 000~10 000V的稳定直流电 压,在阳极的尖端附近产生107~108V/cm的强电场,依靠这个强电场把尖端 附近纳米处的分子中的电子拉出来,使之形成正离子,然后通过一系列静电 透镜聚焦成束,并加速到质量分析器中去。
(iv)干扰离子源中电子束的正常调节;
(v)用作加速离子的几千伏高压会引起放电,等等。 通常采用机械泵预抽真空,然后用扩散泵高效率连续抽气。
一、质谱仪器原理
2·进样系统
此装置适用于气体及沸点不高,易挥发的液体, 贮存器为玻璃或上釉不锈钢制成,抽低真空(1Pa), 并加热至150℃,试样以微量注射器注入,在贮存器内 立即汽化成蒸汽分子,然后由于压力梯度,通过漏孔 以分子流形式渗透入高真空的离子源中。
• 优点:分子离子峰清楚,碎片峰弱,易测相对分子质量 • 缺点:缺乏分子结构信息
使用复合离子源,例如电子轰击—场致电离复合源,电子 轰击—化学电离复合源等。
(3)场解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离源(FD)
将液体或固体试样溶解在适当溶剂中,并滴加在 特制的FD发射丝上,发射丝由直径约10μm的钨丝 及在丝上用真空活化的方法制成的微针形碳刷组成。 发射丝通电加热使其上的试样分子解吸下来并在加 热丝附近的高压静电场(电场梯度为107~ 108V/cm)的作用下被电离形成分子离子,其电离 原理与场致电离相同。解吸所需能量远低于气化所 需能量,故有机化合物不会发生热分解,因为试样 不需气化而可直接得到分子离子,因此即使是热稳 定性差的试样仍可得到很好的分子离子峰,在FD源 中分子中的C—C键一般不断裂,因而很少生成碎片 离子。
不需将试样汽化,可在室温下进行
试样用量少,可回收
适合相对分子质量大,低蒸汽压,热
稳定性差的试样。
例如:低聚糖,肽类、核苷酸及有机
金属化合物等的分析。
4.质量分析器
作用:将不同碎片按质荷比m/z分开。
原理:主要部分是一对电磁铁(常用扇形),当离子源中 产生的离子束(通常是正离子束)经加速电场加速后,以 一定的速度进入垂直于离子运动方向的均匀磁场时,正 离子在磁场施加的向心力的作用下,改变运动方向。
被分析的气体或蒸汽首先进入仪器的离子源,转化 为离子。使分子电离的手段有很多。最常用的电子轰击 离子源。
下面是电子轰击离子源结构示意图(EI)
施加正电压,排斥正离子, 使之排出离子室
控制进入电离室的电子流
负极 正极
直流电压 70V,使 电子加速
施加适当的电压,使多余电子 被捕集
图1.3 电子轰击离子源
一、质谱仪器原理
•
仪器原理
1·真空系统
质谱仪的离子源、质谱分析器及检测器必须处于高真 空状态(离子源的真空度应达10−3~10−5Pa ,质量分析器应达 10−6Pa),若真空度低,则:
(i)大量氧会烧坏离子源的灯丝;
(ii)会使本底增高,干扰质谱图;
(iii)引起额外的离子-分子反应,改变裂解模型,使质谱解释复杂 化;
(4)快原子轰击离子源(FAB)
发生能量交换,使之电离,溅射出形成离子流
不需汽化
利用中性原子轰击试样导致有机物分子电离而获得质谱 的一种软电离技术。
将氩先电离成Ar +
电场 加速
获得高动能
通过电荷交 换室
中和成高能中性 原子流
(4)快原子轰击离子源(FAB)
优点:有较强的分子离子峰
较丰富信息结构
应分子再与试样分子碰撞发生分子离子反应形成准分子离
子QM + 和少数碎片离子。 反应气体
离子源
高能量电子轰击
试样分子 反应气体电离
QM + +少数 碎片离子
(1)化学电离源(CI)
现以甲烷作为反应气为例,说明化学电离的过程。在电子轰 击下,甲烷首先被电离:现以甲烷作为反应气为例,说明化学 电离的过程。
阴极:发射电子
总之,离子源的作用将试样分子或原子转化为正离子,使之加速聚焦为离子束, 此离子束通过狭缝进入质量分析器。
由于电子轰击的能量远远超过普通化学键键能,
过剩的能量引起分子多个健的断裂,生成许多碎片离
子,由此可以供一些重要的官能团信息,但对有机物
中相对分子质量大,极性大,难汽化,热稳定性差的
目录
一、质谱仪器原理 二、质谱仪种类 三、质谱图及离子峰的主要类型 四、质谱解析的应用
一、质谱仪器原理
基本原理
使所研究的混合物或单体形成离子,然后使形成的 离子按质荷比m/z进行分离。
一、质谱仪器原理
➢ 仪器组成及其原理
• 仪器组成
MS仪器一般由进样系统、电离源、质量分析 器、真空系统和检测系统构成。为了避免离子损失,凡有 样品分子及离子存在和通过的地方,必须处于真空状态。
(1)化学电离源(CI)
• 生成的XH2+和X+比样品分子多一个H或少一个H,可表 示为(M±1)+,称为准分子离子。事实上,以甲烷作为反 应气,除(M±1)+之外,还可能出现(M+17)+,(M+29)+ 等离子,同时还出现大量的碎片离子。
化学电离源 (CI)
EI得不到分子离子样品,改用CI
可得到准分子离子,可推断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