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分析法
离 子
C•+ D+
§7-3
质谱分析法应用
通过解析质谱图可以推断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确定化学式和结构式。已知化合物的质谱解析较易, 而未知物的的解析比较困难。
根据质谱图上的分子离子峰的m/z可以准确地 确定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除同位素峰外,分 子离子峰一定是质谱图上质量数最大的峰,位于质 谱图的最右端。但是若分子离子峰稳定性差、很弱 或不存在,无法识别分子离子峰。
(2)固定R,B,连续改变加速电压U,电场扫描法。
固定R,U,连续改变磁场强度B,磁场扫描法。
检测器和记录系统
检测器的作用原理:
有质量分析器出射的离子,具有一定的能量,轰击电 子倍增管发射出二次电子,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多次撞 击倍增极,最后可以检测到10-17A的微弱电流,经放大器 放大后,用记录仪快速记录到光敏记录纸上,或用计算机 处理结果。
质量分析器
质量分析器的作用:
将离子源产生的离子按m/z的大小分离聚焦。
质量分析器的种类:
1.单聚焦质量分析器 2.双聚焦质量分析器
3.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
4.四极质量分析器
质量分析器原理
正离子被电位差为800~8000V的负高压电场 加速,加速后离子的动能 :
1 m 2 zU 2
m:离子质量 :离子的速度 z: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U:加速电压
检测器的种类:
电子倍增管、法拉第筒、照相板、闪烁计数器等
§7-2
质谱图和主要离子峰
一、质谱图与质谱表
以质荷比m/z为 横坐标,离子强 度为纵坐标来表 示质谱数据。以 质谱中最强峰的 高度为100%。最 强峰称为基峰。
质谱表是用表格形式表示质谱数据,准确给出m/z值和相对强度。
二、离子峰的主要类型
一般先用机械泵或分子泵预抽真空,然后用高效 扩散泵抽至高真空
进样系统
1.气体扩散:试样进入贮样器,调节温度使试样蒸发,依靠 压差使试样蒸发经漏孔扩散进入离子源。此法适用于气体或 易挥发液体。 2.直接进样:用探针或进样器直接将试样送入离子源,调 节温度使试样气化。此法适用于高沸点的试液或固体试样。 3.气相色谱:色谱-质谱联用仪器,经色谱分离后的流分,通 过接口直接导入离子源。
三、有机分子裂解类型
当有机化合物蒸气分子进入离子源受到电子轰击时,按下 列方式形成各种类型离子(分子碎片):
ABCD + e - ABCD+ + 2e BCD• + A +
分子离子 B• + A +
CD• + AB + A•+ B
+
碎 片
ABCD+
D• + C + AB • + CD +
2.同位素峰(M+1峰)
由于几种元素具有天然同位素,如C、H、N、O、S、Cl、Br等, 可以看到比分子离子峰大一个质量单位的峰(M+1),有时还可以观 察到M+2,M+3……
3.碎片离子峰
一般有机化合物的电离能为7-13电子伏特,质谱中常用的电 离电压为70电子伏特,使分子离子的化学键进一步断裂,产生质量 数较低的各种“碎片”离子, 在质谱图上出现相应的 峰,称为碎片离子峰。 位于分子离子峰的左侧。
离子源
离子源的作用:
使试样分子或原子离子化,同时具有聚焦和准直的作用, 使离子汇聚成一定几何形状和能量的离子束。
离子源:
1.电子轰击离子源(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n, EI)
优点:分子受轰击的能量大,电离的分子离子会进一步发生化 学键断裂,生成各种碎片离子。
2.化学电离源
3、离子源和质量分析器都需要在高真空下工作。 4、质谱方程式;
m BR z 2U
2
2
5、离子峰的主要类型:分子离子峰、同位素峰、碎片离子峰;
6、氮规律;
3.高频火花离子源 4.ICP(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离子源
电离室原理和结构
试样在电离室内被气化、电离。常用的电离方法:电子 轰击法。在10-5Pa高真空下,以50~100eV能量的电子流轰击 试样,形成带一个正电荷的正离子,称为分子离子,即 M + e –(高速) → M+ + 2e-(低速) · M表示分子;M+表示分子正离子, ·表示不成对的单电 子,分子离子的化学键可以断裂,形成碎片离子,碎片离 子可以进一步断裂,形成多种质荷比不同的离子,提供试 样结构信息。
(Mass Spectrometry , MS)
§7-1
质谱分析法基本原理和质谱仪
质谱
按照离子的质量对电荷比值(即质荷比)的 大小依次排列所构成的图谱,称为质谱。
质谱分析法
利用质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的方法称为质谱分析法。
质谱分析法与其他仪器分析法相比的优点:
1.质谱法是唯一可以确定物质分子质量的方法,且可 以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和进行结构分析。 2.灵敏度极高,鉴定最小量达10-10g,检出限可达10-14g。
加速后的离子进入磁场,在磁场的作用下,带电离子按曲 线轨迹飞行; m 2 离心力 =向心力; B z
曲率半径:
质谱方程式:
R 2Um 1 R ( 2 )2 Bz m B2 R2 z 2U
离子在磁场中的轨道半径R取决于: m/z ; B; U (1)若加速电压U和磁场强度B都一定时,不同m/z 的离 子,由于运动的曲率半径不同,在质量分析器重彼此 被分开,并记录各m/z离子的相对强度。
质谱图解析 (C6H12O结构未知,酮)
解析:
1. 100,分子离子峰
2.85,失去CH3(15)的产物 3.57, 丰度最大, 稳定结构
失去CO(28)后的产物
O CH3 ‖∣ CH3-C-C-CH3 ∣ CH3
第七章 质谱分析法
1、什么是质Biblioteka ?2、质谱仪主要是由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 数据记录系统组成的。
质谱分析法基本原理
质谱法是采用高速电子来撞击气态分子或原子,将 电离后的正离子加速导入质量分析器中,然后按质荷比 (m/z)的大小顺序进行收集和记录,即得到质谱图。
质谱不是波谱,而是物质带电粒子的质量谱。
真空系统
进样系统
离子源
质量分析器
检测器
记录系统
仪器原理图
高真空系统
质谱仪需要在高真空下工作:离子源(10-3 10 -5 Pa ) 质量分析器(10 -6 Pa ) 1.大量氧会烧坏离子源的灯丝; 2.用作加速离子的几千伏高压会引起放电; 3.引起额外的离子-分子反应,改变裂解模型,谱图复杂化。
3、利用同位素峰识别分子离子峰 有些元素如35Cl、79Br、32S的同位素37Cl、81Br、34S相对丰 度较大,其M+2同位素峰十分明显,通过M、M+2等质谱峰来 推断分子离子峰。 4、分子离子稳定性规律 通常碳数较多、碳链较长和有支链的分子,分裂的可能性 大,其分子离子的稳定性差;而芳香族化合物和含有共轭链烯 的分子离子稳定,分子离子峰大。所以,当分子离子峰出现为 基峰时,该化合物通常为芳环、杂环或共轭多烯类化合物;当 分子离子峰很弱或不出现时,该化合物通常为醇类化合物。 5、由分子离子峰强度变化判断分子离子峰 当电子轰击离子源中,降低电子轰击电压,分子离子裂解 减少,碎片离子减少,则分子离子峰的强度应增加;降低电子 轰击电压,若m/z最大峰最后消失即为分子离子峰。
在判断分子离子峰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分子离子峰的质量数应该符合氮规律
由C,H,O组成的有机化合物,M一定是偶数。
由C,H,O,N组成的有机化合物,N奇数,M奇数。 由C,H,O,N组成的有机化合物,N偶数,M偶数。
凡不符合氮规律的离子峰一定不是分子离子峰。
2、利用碎片峰的合理性判断分子离子峰 在离子源中,化合物分子电离后,分子离子可以裂解出游 离基或中性分子等碎片,所以若裂解出· H、· CH3、H2O、C2H4 碎片,对应的碎片峰为M-1、M-15、M-18、M-28等,这些为合 理的碎片峰。P272表4-2从分子离子中裂解出的常见碎片。
1.分子离子峰: 分子受电子束轰击后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分子离子所产生 的峰。 分子离子的质量与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相等. 有机化合物分子离子峰的稳定性顺序: 芳香化合物>共轭链烯>烯烃>脂环化合物>直链烷烃>酮 >胺>酯>醚>酸>支链烷烃>醇. 一般质谱图上质荷比最大的峰为分子离子峰;有例外.
形成分子离子需要的能量最低,一般约10电子伏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