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育导论
第一章绪论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提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3.教育(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术、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品德)的活动。
【指对人从生到死的全部感化的总和。
即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自觉的和自发感化的总和。
】
4.教育(狭义):学校教育。
5.教育目的: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总的设想或规定。
6.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7.受教育者: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教
育中的成人学生。
8.教育内容: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
9.教育手段: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时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
10.教学:指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
11.护理教育:护理学科培养具有宽厚的医学、人文学、护理学等知识,并能为人类健康服
务的专业人才的活动。
(狭义:研究护理工作中的教育质量,是护理学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广义:培养人的一切社会活动)
12.个案研究法:指针对护理教育中某一具体问题或单个研究对象进行深人仔细研究的一种
方法。
一、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1.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
2.教育的普及性
3.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4.教育内容的科学化、实用性及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5.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二、教育学的发展阶段:萌芽阶段、产生阶段、发展阶段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四、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感知阶段(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理解阶段(中心环节)、
巩固阶段、运用阶段
五、护理教育的基本特点
1.以培养各层次护理专门人才为目标
2.护理教育对象的年龄层次复杂
3.护理教育内容的综合性、整体性
4.护理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复杂性
5.教学管理的双向性
六、护理教育学的研究范畴:护理教育的概念、科学规律、逻辑体系
七、护理教育的层次:中专护理教育、护理专科教育、护理本科教育、护理研究生教育
八、护理教育的研究方法法:实验方法、非实验方法
九、非实验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比较法、统计法、个案研究法
十、中外护理教育的发展史
1.1860年南丁格尔在圣托马斯医院建立了护士学校,开创了近代护理专业。
2.1887年美国护士麦克尼奇在上海开办护士培训班,被视为中国近代护理教育的开端。
3.1888年美国人约翰逊在福州建立了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
4.1909年中华护士会在江西牯岭成立。
5.美国第一个护理学士学位项目开始于1909年。
6.1920年护士会创办《中国护士季刊》
7.1921年美国人在北京开办协和医学院,是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开端。
8.1922年中国护士会加入国际护士学会。
9.1937年中华护士会更名为“中华护士学会”,1964年更名为“中华护理学会”。
10.1984年1月,国家政委和卫生部在天津召开了“全国护士专业教育座谈会”。
11.1983年天津医学院护理系开始恢复本科护理教育,授予学士学位。
12.1990年北京医科大学开设硕士学位教育,于1992年开始招收护理硕士。
13.2003年协和护理学院开设博士学位教育,2004年招收护理博士。
(美国最早的一种护理形式:证书护理教育项目)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它起源于劳动。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
的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
⏹以教育在历史进程中所显示出来的不同特征为标志,将教育划分为(古代教育)和(现
代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
⏹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
⏹现代教育出现:18世纪后半叶和19世纪前半叶。
⏹我国古代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育论》(1632年)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一学
科。
⏹19世纪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