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填改良土施工方案
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
负责人
1人
技术主管
1人
专职安全 及试验人员
2~6人
机械工、普工
10~15人
说明:其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主管、专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经验比较丰富的员工担 任,并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人员。
一、工程概况 兰渝铁路北起甘肃省兰州市枢纽兰州东站,经榆中县、渭源县、岷
(3)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的优势,综合管理,合理调配,采用
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安排各项施工程序,突出重点项目和关键工序, 整个工程统筹组织,超前计划,合理安排工序衔接。运用网络施工管理 技术,组织连续、均衡、紧凑有序地施工。 四、施工方法
一、作业准备 1,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 图纸,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 合格后持证上岗。 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 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3.1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改 良土的配合比应保证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 3.2在大面积填筑前,根据初选的摊铺、拌和、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出 的改良土填料,在选取长度不小于100m的地段进行填筑压实工艺试验, 确定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基床底层改良土采用厂拌法施工, 基床以下路堤采用路拌法施工。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每个施工单元为一个完整的作业区,包含四个区段:填土区段、平 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 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填筑试验段→确定工艺→验收下承层→测 量放样→集中拌和→运输→填土→摊铺整平→碾压→养生→检验验收
五 机械设备及人员配备
1、机械设备 每个CFG桩施工配备的机械设备见下表。
设备名称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
数量
工作内容
型号
钻机
1台
成孔灌注
CFG20
砼输送泵
1台
输送砼
HBT-30A
经纬仪
1套
桩位放线
J6
水准仪
1套
测量高程
S3
电焊机
1台
设备维修
300A
氧炔焊
1套
设备维修
2、人员配备 应结合试验段优化每个CFG桩施工需配备的人员组合。并根据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县、宕昌县、陇南市(武都区),然后向东经四川省的广元市、苍溪县、 南充阆中市、南部县到南充市(顺庆区),在南充分线(高坪区),一条 经武胜县到重庆市,另一条经广安市、三汇坝到重庆市。
施工范围: DIK765+980~DIK792+474.137, DK811+500(DIK792+474.137)~DH868+814, 正线里程83.808km;达成铁路连接线左线3.138km 右线2.844km。线路 经过南充市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广安市的武胜县、重庆市的合川 区,共计四区一县。 工作内容:路基土石方,软基处理,边坡防护,绿化工程。 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拆迁及征地、临建、路基施工等。 二、编制依据 (1) 兰渝铁路公司相关文件; (2) 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广元至重庆段LYS-12施工图、通用图(中国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 有关合同文件; (4) 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广元至重庆段路基设计图; (5) 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线路平面图和线路详细纵断面图(LYS12); (6) 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广元至重庆段LYS-12标工程现场踏勘调查 (7) 现行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范、验标 及施工指南等。 (8) 中交一局LYS-12标项目部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总体施工进度计 划。 三、编制原则 (1)符合性原则
碾压过程中,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严禁有“弹簧”、松散、起皮
等现象产生。碾压结束之前,应用平地机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符
合设计要求。
5.2.7养生
改良土碾压完成后,如不能连续施工应进行养生,使改良土表面保
湿养生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勿使改良土过湿,更不能忽干忽湿,应控
制好交通,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当改良土分层施工时,下层检验如
路基换填施工方案
一 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广元至重庆段)招标文件及施工图; 2、《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 3、《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下两册)(TB10401-2003); 4、《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5、《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 6、《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 7、《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三 工程概况
兰渝铁路12标南北跨四川的南充地区、广安地区、重庆的合川区,正线长度108.342公里, 南充地区相关联络线长度28.99公里。
DK846+770~DK846+880段路基需挖除路基基底的软土、松软土,换填弱风化泥岩夹砂岩, 填料粒径及压实标准同路基本体相应部位要求。
四 材料及试验
填料采用弱风化泥岩夹砂岩,填料粒径满足设计要求。
改良土填筑施工工艺框图
4.2工艺流程
合格
拌和机安装 土场选择 改良土土组成设计 土工试验 机械试运转与调试 改良土拌和 碎土机粉碎土 配合比报批 水泥(石灰)鉴定 配合比试验 水泥(消解石灰) 土场集料准备
N 下层检测验收 试验段施工 报监理单位确认
Y 改良土摊铺、平整
碾压夯实 压实度检测 改良土运输 测量放样 接逢处理
压实度、平整度等指标合格后,上层填土能连续施工时可不进行专门的
养生期。
5.3施工要点 5.3.1对地面纵坡与线路纵坡不平行的段落,应由地面最低处逐段进 行调整,但每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应为经路基填筑试验段确定的最大松铺 厚度,最薄处的松铺厚度不得少于15cm, 纵坡调整应在基床下部的路堤 顶层填筑前完成。 5.3.2要注意石灰改良土和水泥改良土对土的塑性指数及液限、塑限 要求是不一样的,水泥改良土适合掺入塑性指数较小的土质。因此在取 土场内设置拌和站时,应对土的性质、改良土外掺料的种类、剂量、运 距等综合考虑。 5.3.3要特别注意对水泥改良土从拌和站的拌和开始至碾压完成的时 间控制。一般不宜大于4个小时。 五.劳动力组织
拌和深度应深入下层承的表面1cm左右。应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 检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拌和机操作员调整拌和深度,严禁在拌和层底部 留有夹层。拌和完成的混合料应均匀。
5.2.4运输 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输。拌合好的混合料应尽快运送到铺筑现场。 混合料在运送过程中应覆盖,减少水分损失。 5.2.5摊铺 根据松铺厚度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确定堆放密度。在填筑 场地按照每车土方的数量及摊铺厚度,用白灰点控制自卸车倒土密度, 同时埋桩挂线,标示松铺厚度;混合料摊铺完后,先用平地机初平和整 形,再用压路机快速碾压l~2遍。对于出现的坑洼应进行平整。混合料 应先初平,后精平,设专人及时铲除离析混合料,补以新混合料。分层 填筑压实厚度根据压实机具和试验段确定的方法进行,一般宜控制在20 ~28cm。 混合料应全断面均匀摊铺,不得出现纵向接缝,不宜中断。当因故 中断超过2h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横向接缝应采用搭接施工。 整型应按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并特别注意接缝处的整平。在整 型过程中,严禁车辆通行。初步整型后,检查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必要
二 编制原则
1、施工方案根据广元至重庆段DK846+700~DK849+230施工图纸内容编制。 2、施工方案力求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结合本段的地质、水文、气象条件以及工程规模、技术特点、工期要求、工程造价等多 方面比选的基础上确定施工方案。 4、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计划工期,高度重视环保、安全施工问题。 5、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资源,制定技术先进可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遵守合同文件要求,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标准,符合施工安 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等要求。 (2)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
树立系统工程的理念。统筹分配各专业工程的工期,搞好专业衔 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均衡、连续生产;以关键线路为中心,建 立数学模型进行工期、资源优化;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 体、针对性强。
时应进行补料或减料。
5.2.6碾压
当混合料接近最佳含水率时,用重型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碾压至要
求的压实密度,碾压完成后表面应无明显的碾压轮痕迹。碾压时,各区
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
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两作业
区段之间的衔接处纵向搭接拌和长度不小于2.0m。
养生 检查验收 下一道工序 连续施工 不连续施工 边桩测设 施工准备 修建便道 场地清理 中线、高程复测 地基处理及验收
层厚、平整度 量测与控制
分层填筑
沉降观测设施安置
填料检验
厂拌改良土生产 不合格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施工前,做好土石方的调配方案。取土场根据设计要求和当地土地 利用、环保规划进行布置,不任意挖取。 施工前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不同压实机械、不同填料 施工含水率的控制范围、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 械配套和施工组织。 施工前对需改良土的土料种类应进行核实,路堤填料种类、改良土 外掺料(化学改良掺石灰或水泥,物理掺改良砂卵砾石土、碎石土等) 的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 验;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 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5.1.1路基填筑试验段 路基全面开工前,根据工程土类性质、填料性质和压实机械条件, 选择不小于100m的试验区段进行路基填筑试验。选定与路基填筑、压 实、检测有关的工艺参数,改良土配合比等施工工艺参数,将以上试验 资料整理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用以指导此项工程的路基施工。 5.1.2改良土配合比 基床以下路堤本体及基床底层为改良土填筑。路堤本体根据原土指 标采用化学与物理改良两种方案,通过试验从每种改良方案里确定最优 配比方案。基床底层为厚度2.3m的水泥改良土。改良土的具体配合比根 据设计要求和取土场土料的塑性指数及液限、塑限等指标通过试验室进 行试验确定。 5.2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