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迁西县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需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1~5题 22分)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雍也》)(2)“无边风雨使人愁。

”自古至今,文人墨客都会借助风雨等自然现象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观沧海》中的狂涛巨澜让诗人心潮澎湃;《夜雨寄北》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是作者雨夜对团聚的期盼。

(3)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不恬淡寡欲就不能坚定自己的志向,不安定清净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答案】(1).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2).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 (2)秋风萧瑟(4). 何当共剪西窗烛(5). (3)非淡泊无以明志(6). 非宁静无以致远(7). (4)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8).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解析】分析】【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

注意:好之者、萧瑟、西窗烛、明志、致远。

2.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①这期间..朝霞燃烧起来;已经有金黄色的光带扩展在天空中,山谷里缭()绕地升起一团团雾气,②云雀嘹亮地歌唱着,吹来一阵黎明前的风,——于是徐徐地浮出一轮深红色的太阳。

阳光像流水般迸出;你的心就像鸟儿一样zhèn()奋起来。

(节选自《猎人笔记》)(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缭.绕()zhèn()奋(2)①句中加点“期间”的词性是_____词;②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1). (1)liáo(2). 振(3). (2)①名(4). ②比拟(拟人)【解析】【分析】【详解】(1)缭绕:释义是回环盘旋。

“缭”读作“liáo”,不能读出“liào”。

振奋:指振作精神,奋发努力。

“振奋”不能写成“震奋”。

(2)本题考查把握词性和修辞的能力。

“期间”是从某一时间起至某一时间止的时限,是名词。

从“云雀嘹亮地歌唱着”可知,把云雀拟人化,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手法。

3. 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小红在复习时发现,许多成语都出自古代经典作品,如“温故知新”“杞人忧天”“咏絮之才”分别出自《论语》《列子》《世说新语》。

B. 马克·吐温说:“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其中之一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就选自她的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 朗读文章时要注意重音和停连,其中停连是指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

D. 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有散文《济南的冬天》,小说《骆驼祥子》《茶馆》等。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D.《茶馆》是老舍的戏剧代表作之一,不是小说;故选D。

4. 概括下面语段内容。

(不超过15个字)对于胸怀大志的创业者,世博会的滋养和熏陶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18岁的诺贝尔参观了1851年伦敦世博会,对科学的向往压倒了对文学的迷恋;布鲁秦尔和鲁赛尔就是在185 1年伦敦世博会上结识后,敲定了建造“大东方”号巨轮的方案;从斯德哥尔摩赶到费城参加1876年世博会的安德鲁受到美国飞行家怀斯的启蒙,成了瑞典热气球航行均先驱;幼年的福特因随父亲参加1876年费城世博会而爱上机械,1893年他专程奔赴芝加哥世博会并见到戴姆勒的汽车后,激发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灵感。

【答案】世博会改变了创业者的人生轨迹。

【解析】【分析】【详解】概括下面语段内容,是压缩语段的一种传统题型。

要做到读懂原文,答题时内容无损原意,不能丢掉语段中重要的信息;抓住关键词语;语言简洁明快;言简意赅。

如此题可提取第1句“对于胸怀大志的创业者,世博会的滋养和熏陶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压缩整理,即可得出答案。

注意题干的字数要求。

5. 综合性学习。

学校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问题。

(1)学生会准备明天学校多媒体教室举行“读书交流会”,请你去邀请张校长于下午3:00参加,见到张校长,你将怎样说?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语文老师写了一篇题为《好书赞》的诗歌,其中有几个空格;请从后面的选项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填写在①-④处,使诗歌前后连贯,音韵和谐。

好书赞书是①________,最可亲;诲不倦,更热心。

书是②________,常交流;天下事,共探求。

书是桥,两岸伸;③_________。

书是灯,放光明;④___________。

A.友B.师C.连中外,通古今D.指方向,照航程(3)班上要举办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展,小明设计了自己的手抄报模块,请帮他再设计两个板块,以使手抄报内容更丰富。

板块一:名人嗜读趣事板块二:读书方法汇编板块三:____________板块四:____________【答案】(1). (1)张校长您好!学生会准备在多媒体教室组织“读书交流会”,时间是明天下午3:00,请您在百忙之中参加。

谢谢您!(2). (2)①B(3). ②A(4). ③C(5). ④D(6). (3)示例:阅读心得分享;(7). 好书好文推荐;读书格言选登【解析】【详解】(1)要求学生牢记邀请函的格式。

邀请函的一般结构,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组成。

标题居中即可。

称谓:邀请函的称谓使用“尊称”,并在尊称前加敬语。

如:本题称呼“尊敬的张校长”或“敬爱的张校长”。

正文:邀请函的正文活动主办方正式告知被邀请方举办礼仪活动的缘由(明天在学校多媒体教室举行“读书交流会”)、目的、事项及要求,写明礼仪活动的日程安排、时间(下午3:00)、地点(在学校多媒体教室),并对被邀请方发出得体、诚挚的邀请。

正文结尾一般要写常用的邀请惯用语。

如“敬请光临”“欢迎光临”。

但是不能强迫。

这次邀请的当面邀请,落款就不用写了。

(2)本题考查上下内容的连贯。

B.“师”与第一个横线处“可亲;教不倦”“热心”等词语相吻合,故B应填入第一个横线处。

A.“友”与第二个横线处“交流”“共探求”等词语相吻合,故A应填入第二个横线处。

C.“连中外,通古今”与第三个横线处的“桥”“两岸伸”相吻合,故C应填入第三个横线处。

D.“指方向,照航程”与第四个横线处的“灯”“放光明”相吻合,故D应填入第四个横线处。

(3)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所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

如果题目中给出某些活动,还要注意所补充活动的格式要与之相同。

据此可设计为:读书笔记交流;经典好书推荐。

第二部分(6~21题 48分)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南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 下列关于朗读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为了体现节奏美,一、二句朗读停顿为“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B. “僵卧孤村”,失意之愁,家国之忧,在诗人心中蔓延,此处要读得沉痛、低缓。

C. 诗人“不自哀”,不以个人处境为怀,但以同一国家为念,此处语调应该要扬起。

D. “戍轮台”的“戍”字应重读,用来强调诗人渴望保家卫国、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怀。

7. 请赏析“铁马冰河入梦来”一句的表达效果。

【答案】6. A 7. 这句诗写出了诗人连梦中都想要征战沙场的情形,生动表现出诗人渴望保家卫国、收复失地的夙愿,表达了诗人真挚的爱国之情。

【解析】【6题详解】A项关于朗读的分析不正确。

一、二句朗读停顿为“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7题详解】根据题干可以判断本题为诗句赏析题。

在理解诗句含义,再分析诗句“铁马冰河”入梦的反映出诗人什么样的愿望,最后看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

“铁马冰河入梦来”写梦境。

与诗人那些通篇记梦的诗作有别,此诗写梦境也独树一帜。

全诗由梦因引出“铁马冰河”的梦境之后便戛然而止,给人留下更多联想、想象的空间。

人们尽可以据此梦境展开丰富的想象,具体想象诗人当年是如何身披铁甲,手持兵器,骑那披着铁甲的战马驰骋沙场、英勇杀敌,作此诗时他又是如何梦绕神牵“九州同”的。

此句采用虚写的手法,描写出作者渴望保家卫国的心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高凤,南阳人,诵读昼夜不绝声。

妻尝之田,曝①麦于②庭,以竿授凤,令护鸡。

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如故,不觉潦水③流麦。

妻还怪问,乃省。

(选自《后汉书·逸民列传·高凤传》)【乙】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④读书,有乘轩冕⑤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世说新语·德行》)【注】①曝(pù):晒。

②于:在。

③潦水:雨后地上的积水。

④同席:同坐在一张席子上。

古人席地而坐。

⑤轩冕:轩,车子;冕,帽子。

古代大夫以上的官才能乘车服冕,此处指有棚的华丽车子。

8. 请用“/”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诵读昼夜不绝.声绝:②妻尝之.田之:③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共:④子.非吾友也子:10. 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如故,不觉潦水流麦。

11. 按要求填空。

(1)【甲】文突出高凤的勤学,请你再写出两个古人勤学的成语: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2)【乙】文中,运用________手法,突出管宁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答案】8. )有乘轩冕过门者/ 宁读如故/ 歆废书出看9. ①绝:停止。

②之:到,往。

③共:一起。

④子:你。

10. 当时天突然下起了暴雨,但高凤依旧像从前一样拿着竹竿读经书,没有发觉雨水冲走了麦子。

11. (1). (1)囊萤映雪、(2). 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等;(3). (2)对比(4). 专注勤勉、淡泊名利(意对即可)【解析】【分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