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审计的基本概念
(四)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的联系
任何一种外部审计在对一个单位进行审计 时,都要对其内部审计的情况进行了解并 考虑是否利用其工作成果。
① 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
②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工作上具有一致性
③ 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可以提高工作效 率,节约审计费用
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
业务 经济业务 会计分录 账簿 会计报表
审计:
会计
收集
报表 审计证据
确认报表是 否符合公认 的会计准则
发表审计 意见,出具 审计报告
二、审计、鉴证与认证
认证 鉴证
认证审计
认审证计
鉴证 审计
提高或报告信息 质量的服务
图1—2 认证、鉴证和审计业务之间的关系
§1.3 审计监督体系
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种类
内部审计 单位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的类型
属于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 属于总裁或总经理 属于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或总会计师
我国目前的内部审计部门由本部门本单位 的主要负责人领导
三、民间审计机构及其人员
(一)国际民间审计组织——国际会计师联 合会
成立于1977年,下设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 代表理事会负责指定并颁布《国际审计准则》
一、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由独立的人员对特定经济实体的 可计量的信息及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客观的 收集和评价证据,以确定并报告这些信息与 既定标准符合的一个系统过程。
审计主体:独立的审计人员
审计客体:被审计单位
审计对象: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
AAA定义: 为了确定关于经济行为及经济现象的结论
和所制定的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对这种结 论有关的证据进行客观收集、评定,并将结果 传达给有关利害关系人的系统的过程
西
天子
周
天官
(支出)
地官
(收入)
春、夏、秋、冬四官
司会 小宰
审计方式:
•定期不定期对王朝的各财物保管
九府
宰夫
部门就地稽察; •每旬、月、年终要求财物保管部
(9个财产保管部门,设有出纳)
(审计与监察)
•门将一切账册和会计报告送呈宰 •夫,由其勾考、核验。
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审计制度——官厅审计的确立 与缓慢发展时期
1853年,在苏格兰成立了爱丁堡会计师协会, 该协会是世界上第一个注册会计师专业团 体。注册会计师审计以其独特的社会公证 作用终于登上了社会经济监督的历史舞台。
记住几个“第一”
世界上第一个会计职业团体——1581年创立的威 尼斯会计协会
世界上第一位注册会计师——1721年负责南海公 司破产事件的查尔斯·斯内尔(Charles Snell)
注册会计师独立性
实质上的独立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发表意见 时其专业判断不受影响,公正执业,保持 客观和专业怀疑
形式上的独立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或签证小 组避免出现这样重大的情形,使拥有充分 相关信息的理性第三方推断其公正性、客 观性或专业怀疑受到损害
独立性举例
A银行拟公开发行股票,委托B会计师事务 所审计2010年度、2011年度和2013年度报表 ,审计业务约定书约定:审计费用3000000 元,A银行在B会计师事务所提交审计报告 时支付50%费用,剩余50%视股票能否上市 决定是否支付
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
第4101号――第4111号(2项)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第5101号
三、准则编号体系
编号的原理 在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中,准则编
号由4位数组成 千位数代表不同类别的准则: “1”代表审计准则 “2”代表审阅准则 “3”代表其他鉴证业务准则 “4”代表相关服务准则 “5”代表质量控制准则
1866年,通过了《国库与审计部法案》,这 标志着现代英国政府审计制度的建立,而 且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立法模式政府审计 制度的诞生。
(二)国外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与发展概况
十六世纪末期,意大利地中海沿岸城市出 现了早期的、处于萌芽状况的民间审计。
国外现代意义上的民间审计产生于资本主 义最早发达的英国(南海公司事件)。
审计学
教 材:朱荣恩主编 (面向21世纪教材)
学 时:64学时 学 分:4学分
课程简介
课程地位: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 课程性质: 应用型,技术型学科 学习方法:熟悉经营环节+会计+思考能力 学习目标:掌握审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
方法 考核方法:闭卷考试
平时成绩30% 考试成绩70% 联系方式:huxiao@
1918年,我国的第一位执业会计师诞生(谢霖 先生),标志着我国民间审计的开始
(四)新中国时期的审计制度——现代审 计重建与蓬勃发展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受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 式影响,没有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财税监 督工作是通过不定期的会计检查进行的
十一界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工作中心转移到经 济上来,我国又重新建立审计机构,实行审 计监督
举例:企业财务报表审计
独立、胜任 的人员
信息
企业呈报的 财务报表
注册 会计师
收集并评价证据
检查凭证、账簿及 其他支持性记录
确定一致性
既定的标准 公认会计准则及
所有解释
结果的报告 审计报告
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联系: (1)会计资料是审计对象的主要部分,
审计人员必须精通会计 (2)审计监督和会计监督的内容是相
战国的“上计”制度 秦汉时期的御史监察制度
元明清时期的 监察审计制度
隋朝的御史监察制度 和比部制度
唐代的比部制度和 御史台制度
宋代的审计院制度
唐代的比部制度和 御史台制度
中华民国时期的审计制度 ——现代审计制度形成时期
辛亥革命以后,1912年在国务院下设“审计 处” ,北京的北洋政府在1914年设立“中 央审计处”,南京国民政府在1920年设立 “审计院”,1928年颁布《审计法》,1929 年颁布《审计组织法》,使审计在这一时期 不断演进
别及相互关系 了解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1.1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审计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西周时期 我国就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审计机构并配备 了专职的审计人员 我国审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时间,大致 可分为4个阶段和7个时期
发展阶段
发展时期
一 古代审计产生 二 封建王朝审计昌盛衰弱
世界上第一个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团体——1853年 在苏格兰成立的爱丁堡会计师协会
我国第一部注册会计师法规——1918年《会 计师暂行章程》
我国注册会计师第一人——谢霖
我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 事务所
审计产生的动因
商品经济
两权分离
受托责任
责任履行与信任
审计
§1.2 审计、鉴证与认证
(二)我国民间审计机构及人员
1、我国民间审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 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2、民间审计人员:注册会计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 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对审计概 念的描述: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 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 计意见:(一)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 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二)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 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 现金流量
§1.4 注册会计师的执业准则体系
一、独立审计准则体系和缺陷
二、准则框架的重建
业务准则的构架
改进后名称
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1项)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第1101号――第1633号(41项)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
第2101号(1项)
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
第3101号――第3111号(2项)
举例:
资产负债表
项目 存货
金额 1000万
存货 1000万
存货价值1000万,计算准确 存货是截止到12月31日 1000万存货都属于被审计单位,使用
不受限制 所有的存货都包括在内
怎么查
第一章 总 论
本章学习内容与重点:
了解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掌握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了解审计的分类,掌握按主体划分的三种类
联系的,审计监督是对会计监督的内容进 行再监督。
产生的基础不同 会计产生于经济管理的需要 审计产生于经济监督的需要
目的不同
会计目的—— 为决策者提供相关的信息 审计目的——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供保证
成果不同
会计的最终成果——会计报表 审计的最终成果——审计报告
会计:
程序不同
经济 分析
编制 登记 编制
百位数代表某一类别准则中的大类 以审计准则为例,将审计准则分为六大类: “1”代表一般原则与责任 “2”代表风险评估与应对 “3”代表审计证据 “4”代表利用其他主体的工作 “5”代表审计结论与报告 “6”代表特殊领域审计
十位数代表大类中的小类 个位数代表小类中的顺序号
1 夏禹萌芽时期 2 西周初步形成
3 秦汉最终确立 4 隋唐宋日臻健全 5 元明清衰弱
三 近代审计逐步演进
6 中华民国不断演进
四 现代审计振兴发展
7 新中国振兴时期
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审计制度——官厅 (政府)审计的初步形成时期
夏朝,财政监督已在官厅中出现。 商代, 我国审计初步萌芽。 西周国家审计出现雏形 春秋时期,则建立了“复计著”的报告制度。
最高审计机关——审计署 地方审计机关—— 审计厅、审计局
二、内部审计机构及其人员 内部审计是由各部门各单位内部设置的专门机构或 人员实施的审计。
(一) 国际内部审计组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1941年在美国纽约成立,总部设在佛罗里达州 1987年我国正式加入,标志着中国内部审计步 入国际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