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 审计基本概念体系

第5章 审计基本概念体系

5.1.1基本概念体系的含义与作用
• 审计概念是从审计实践中抽象出来,用审计名词或术语表 示的一种理性认识。审计概念体系是相关审计概念互相联 系互相制约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
• 在这里,需要首先指出的一点是,审计概念有着广义和狭
义之分。 • 本节讨论的是后者。
5.1审计基本概念体系概述
• 审计概念体系的存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作用主要体 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4)中立性 - (5)可理解性
5.3过程
5.3.2审计证据
• 审计证据,是指审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 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 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5.3过程
• 1)审计证据的基本特征 - (1)充分性:审计证据的数量特征 – 一般来说,审计师在判断证据的充分性水平时主要 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 (1)审计概念体系是构建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
- (2)审计概念体系还是指导审计实践的路标。
5.1审计基本概念体系概述
5.1.2审计基本概念体系的内容
• 如前文所述,审计概念对审计实务具有指导作用,我们在 此也准备根据审计实务的操作过程来界定审计基本概念体 系的内容,相应的概念体系被界定为“可信性”、“过
- (5)职业行为。
5.2可信性
• 3)职业道德概念框架 - (1)识别对遵循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威胁; - (2)评价已识别威胁的重要程度; - (3)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消除威胁或将其降至可接受
的水平。
5.2可信性
• 4)威胁及其防范措施 - (1)自身利益威胁。 - (2)自我评价威胁。 - (3)过度推介威胁。
• 1)应有职业关注的含义 • 2)应有的职业关注与审计责任
5.5.2职业怀疑
• 职业怀疑态度要求审计师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 据的有效性,并对相互矛盾的证据,以及引起对文件记录
或责任方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
5.5执行
5.5.3审计测试
• 下面简要介绍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下的两种审计测试。
- (2)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 (3)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 (4)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5.4传输
5.4.2真实与公允 5.4.3合理保证
• 审计业务是一种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提供的保证水平低于绝 对保证。由于下列因素的存在,将审计风险降至零几乎是不可 能的,也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 (1)选择性测试方法的运用。 • (2)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
– ③信息技术知识。
– ④会计、审计及相关知识。
5.2可信性
- (2)专业技能 – ①智力技能。 – ②人际关系技能。 – ③沟通技能。
• 3)事务所对审计师胜任能力的判断与培训
5.2可信性
5.2.3职业道德
• 1)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作用
- (1)向社会昭示行业道德水准,提高行业公信力
- (2)为审计师树立精神信条和专业原则 - (3)对审计法规进行必要补充 • 2)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 (1)诚信; - (2)客观; - (3)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 - (4)保密;
• “传输”主要指审计师在“真实与公允” 的基础上对外公
布其“审计报告”,却又不仅限与此。
• “执行”突出审计师是执业者这一思想。 • 综上所述,审计基本概念体系共包括4部分,15个具体概 念,见表5—1。
5.2可信性
5.2.1独立性
• 1)独立性的含义 - 审计师保持独立性的目标是支持报表使用者对财务报告 过程的信心并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它包括实质独立和
决策。这一概念是基于成本效益原则产生的。
5.3过程
• 2)重要性在审计各阶段的应用 - (1)业务承接阶段 - (2)计划阶段 - (3)实施阶段
- (4)报告阶段
5.3过程
5.3.4审计风险
• 1)审计风险概述
- 风险这一概念虽然源自其他学科,却也是审计执业过程中的
一个核心要素。在审计领域,风险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 - (1)最狭义的审计风险
见的审计证据:
– (1)检查记录或文件; – (2)检查有形资产;
– (3)观察;
– (4)询问; – (5)函证; – (6)重新计算; – (7)重新执行; – (8)分析程序。
5.3过程
5.3.3重要性
• 1)重要性的含义 - 所谓重要性,是指财务报告中存在错报的严重程度,这 一错报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预期使用者的判断和
– ③搜集相关的资料 – ④发现并评估可能的方案 – ⑤比较标准和证据或方案 – ⑥形成审计判断
5.5执行
- (2)审计判断的信息加工模式 – ①审计判断的任务和环境 – ②审计师的信息加工系统 – ③行为和结果
5.5执行
• 2)审计判断的重点环节 - (1)确定重要性水平 - (2)确定审计风险 - (3)判断企业内部控制的可靠性
- (2)狭义的审计风险
- (3)广义的审计风险 • 2)审计风险模型 -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 修改后的审计风险模型如下:
-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5.4传输
5.4.1审计报告
• 1)审计报告的含义和内容 • 2)审计报告的类型 - (1)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 (4)密切关系威胁。
- (5)外在压力威胁。
5.2可信性
5.3过程
5.3.1审计标准
• 审计标准是指用于评价或计量审计对象(企业财务状况、经营
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基准。
• 就财务报表审计而言,审计标准是编制财务报表所使用的会计 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 (1)相关性 - (2)完整性
- (3)可靠性
程”、“传输”和“执行”四个方面。
• 以上四部分的内容只是总体上的审计概念,或者说是对审 计概念的基本分类。从总体概念按照逻辑推理下去,还会 形成具体概念层,从而得到一个完整的概念体系。
5.1审计基本概念体系概述
• 具体来看,“可信性”涉及的是审计师,它与人们是否相 信审计师出具的报告有关。
• “过程”指的是审计调查过程。
• (3)大多数证据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
• (4)在获取和评价证据以及由此得出结论时涉及大量判断。 • (5)在某些情况下鉴证对象具有特殊性。
5.4传输
5.4.4沟通
• 1)与社会公众的沟通 • 2)与被审计单位董事会的沟通 • 3)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沟通
5.5执行
5.5.1应有的职业关注
- (4)审计证据的搜集与评价
- (5)审计程序的选择
- (6)对分析程序的评价
- (7)审计意见类型的选择 - (8)对舞弊风险因素的判断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专业性、开放式、国际化的财经教育出版机构
• (1)控制测试
- ①证据检查法 - ②穿行试验法 - ③实地观察法 • (2)实质性测试
- ①交易实质性测试
- ②分析程序 - ③余额的详细测试
5.5执行
5.5.4审计判断
• 1)两种不同的审计判断模式 - (1)审计判断的决策过程模式 – ①确定审计判断的问题和目标
– ②确定审计判断的标准
5.3过程
– ①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 – ②审计过程中是否发现错误和舞弊 – ③审计师评价审计证据的能力 – ④证据类型与获取途径
– ⑤审计证据的总体规模与特征
– ⑥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性
- (2)适当性:审计证据的质量特征
– ①相关性 – ②可靠性
5.3过程
• 2)搜集审计证据的程序 - 在实务中,审计师可以采用下列审计程序以获取形成审计意
形式独立两方面的内容。
• 2)行为约束与核心价值 - (1)行为约束观 - (2)核心价值观
5.2可信性
5.2.2胜任能力
• 1)胜任能力的含义 - 专业胜任能力是体现审计师自身素质与熟练执行审计业 务的要求之间的矛盾的概念。
5.2可信性
• 2)胜任能力的基本内容 - (1)专业知识 – ①一般知识及基础知识。 – ②组织及商务知识。
新世纪研究生教学用书 会计系列
第5章
审计基本概念体系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5.1审计基本概念体系概述
5.2可信性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过程
5.4传输
5.5执行
[学习目标]
1.了解审计概念的作用; 2.熟悉审计基本概念体系所包含的内容; 3.掌握各审计概念的含义。
5.1审计基本概念体系概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