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艺基础知识--入门篇

工艺基础知识--入门篇

工艺基础知识目录(一)工艺技术1、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2、机构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3、工艺文件4、工艺参数5、工艺定位夹紧符号6、产品图及特性值符号7、生产准备工作的六个阶段8、工艺纪律二、刀具1、对刀具材料的要求2、刀具的组成3、刀具几何参数4、常用刀具材料5、冷却液三、机床夹具1、定义2、分类3、机床夹具的组成4、工件在夹具中定位的基本原理四、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一)金属材料1、钢的编号2、铸钢与铸铁3、其它(略)五、公差配合与技术质量(一)互换性(二)公差有关术语1、基本尺寸2、极限尺寸3、实际尺寸4、极限偏差5、公差6、表面热处理1、万能量具2、专用量具3、检验具4、检测设备(四)表面粗糙度1、表面粗糙度与光洁度对照表2、表面粗糙度符号3、标准方法(五)形位公关各项目的符号一、工艺技术1、工艺基本术语(1)机械制造: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

(2)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3)工艺过程: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4)工艺文件: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等的各种技术文件。

(5)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6)工艺参数:为了达到预期的技术指标,工艺过程中所需选用或控制的有关量。

(7)工艺装备(工装):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总称。

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具、钳工工具和工位器具等。

(8)毛坯:根据零件(或产品)所要求的形状、工艺尺寸等而制成的,供进一步加工用的生产对象。

(9)工件:加工过程中的生产对象。

(10)切削加工:利用切削工具从工件上切除多余材料的加工方法。

(11)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12)安装:工件(或单元)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13)工步:在加工表面(或装配时的连续表面)和加工(或装)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14)工位: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或装配单元)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

(15)工艺尺寸:根据加工的需要,在工艺附图或工艺规程中所给出的尺寸。

(16)工序余量:相邻两工序的尺寸之差。

(17)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18)工艺(序)卡:按产品或零部件的某一工艺阶段受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

它以工序为单位,详细说明这个阶段的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采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等。

(19)工艺附图:附在工艺规程上用以说明产品或零部件加工或装地的简图或图表。

(20)检验工艺卡:按工艺过程中零件的尺寸、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才性质等的重要性,而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

规定了检验百分比和使用的量、检具以及合格标记等。

(21)夹具:用以装夹工件(或引导刀具)的装置。

(22)装夹:将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定位、夹紧的过程。

(23)粗加工:从坯料上切除较多的余量,所能达到的精度比较低,加工表面粗糙度数值比较大的加工过程。

(24)精加工:从工件上切除较少余量,所得精度比较高,表面粗糙度数值比较小的加工过程。

(25)半精加工:介于粗加工和精加工之间所进行的加工过程。

(26)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编制(CAPP):通过向计算机输入被加工零件的原始数据、加工条件和加工要求,由计算机自动地进行编码、编程直到最后输出经过优化的工艺规程化的过程。

(27)计算辅助制造:利用计算机分级结构将产品的设计信息自动地转换成制造信息,以控制产品的加工、装地、检验、试验、包装等全过程以及与这些过程有关的全部物流系统和初步的生产调度。

(28)无人化制造系统:从毛坯制造到成品包装入库全部生产过程都由计算机控制的全盘自动化的制造系统。

(29)作业指导书:指导工人进行标准化作业的一种技术文件,控制人的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1)工序(2)安装(3)工步(4)工序(5)走刀:如果待加工表面需切去的金属层较厚,需要分几次切除,则每切削一次为走刀一次,刀具在零件表面上的切削就是走刀,一般用 i 表示,分一次、二次、三次或多次走刀。

3、工艺文件(1)工艺(序)卡①表头填写车间、生产线、零(合)件号、名称、工序号和工序名称等栏目。

②表下部,详细填写操作和加工的顺序号、工序内容、设备、工艺装备,n 、v 、s 、t 、l 、T 机T 等栏目。

③填好页次,经设计、校对、标准化、审核和批准签字后生效。

(2)工艺附图①表头填写车间、生产线、零(合)件号和名称、工序和工序名称等栏目。

②表中按机械制图标准,绘制该工序的加工草图,标上尺寸、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以及定位夹紧和产品特性值符号等。

③填好页次,经设计、校对、标准化、审核、批准签字后生效。

(3)检验工艺卡①表头填写车间、生产线、零(合)件号和名称、工序和工序名称等栏目。

②表上填写各工序的重要尺寸、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项目,检验百分比以及所用测量手段和做出合格证等。

③填好页次,经设计、校对、标准化、审核、批准签字后生效。

(4)作业指导书①表头填写车间、生产线、零(合)件号和名称、工序和工序名称等栏目。

②表中填写质量项目、操作内容(作业规范、工模具更换、 )安全要点、工装、名称和编号及测量频次等。

③编号后,经设计、校对、标准化、审核、批准签字后生效。

4、工艺参数(1)n -主轴转数转/分v –切削速度米/分其中π:园周率一般取3.1416;D:零件直径或刀具直径;n:机床主轴或刀具的转数数/分30的轴类零件,机床主轴转速为500转/分,求切削度V解:米/分)/分,如:铣床等(3)t –切削(口占刀)深度:单位:毫米V、S、t称为切削三要素(4)L –切削长度,一般刀具进给时所走的路程L=l1+l+l2 其中:l1:切入长度;l:工艺要求加工的长度;l2 切出长度(有时没有,如车台阶尺寸时)(5)T单:工序的单件加工时间单位:分表达式:T单= T机+T外+T组织+T技术+T自然T以车削为例:T机=其中:LL=l1+l+l2 其中:l1:切入长度; l:工艺要求加工的长度;l2 切出长度(车台阶轴时没有l2)n:主轴转数转/分;S:进给(走刀)量毫米/转例:车直径为Ф50,长度为96的轴类零件,n=400转/分,S=0.25毫米/转,求T机解:①确定切削长度L :L=l1+l+l2 =2+96+2=100毫米②T机②T外:实现工艺过程中,必须进行的各种辅助动作所消耗的时间,包括上料、开机、快进、切削(除外)、快退、下料等。

③T 组织:清洗机床和打扫工作地等时间。

④T 技术:换刀或打砂轮等时间。

⑤T 自然:上厕所(生理需要)等时间。

注:1、上述表达式适用于大量流水生产;2、生产准备或批量生产时:T 单= T 机+T 外+T 组织+T 技术-结是指安装工装和调试的时间;3、零件大而空还应适当考虑中间休息时间。

即T 休4、多机管理应用绘图方法,确定T 机+T 外=T 循环时进行T 单的计算5、工艺定位夹紧符号(注:一定要区分定位夹紧符号和装置符号,符号只有四种;而装置符号根据定位夹紧元件不同可有很多种。

6、产品图及特性值符号(1)产品图:有人称产品是设计工程师的语言,是零件加工的依据。

说明:1、是轴类零件,采用 件,HB229-269,加工后在φ35外元全长上进行中频淬火。

HRC48-58层深4.0-6.0; 2、螺纹M20×1.5-6g,长15; 3、两个外元为φ34.95-φ35.00;φ21.95-φ22.00,表面粗糙度为Ra0.8,长度40.20; 4、两端侧面1.5×45°,表面粗糙度为Ra6.3,台阶用R2之面联接;5、材料40MnB编制工艺:(1)填写在工艺过程卡:保安项(若标在零件号上称保安件):关键项:重要项○:一般项2、生产准备工作的六个阶段(程序和内容)(1)生产准备立项阶段:从工艺会审到公司有关部门下发《生产准备通知书》和产品图为止。

(2)生产技术准备阶段:也称质量设计阶段。

根据生产准备计进行工序方案评审,毛坯半成品图会签。

必要的工艺试验、工艺设计(工装、工位器具)、设备和新材料订货,提出并批准的工序质量控制点明细表,所以这个阶段很重要。

(3)物质准(配套)阶段围绕一份《生产准备基础表》进行资源配套a、人员培训合格到位b、厂房峻工验收交付使用c、设备、工装、工位器具等到位,设备安装试运转交付使用d、毛坯、半成品、外协件、金属、辅料等到货(4)零件调试阶段工艺员组织车间机电、动能等有关单位及人员进行逐工序的调试,做出结论,完成《毛坯、半成品图鉴定表》、《工序、零件调整结论表》和《生产准备完毕通知书》的报表,并做好CP值测定和原始数据记录,编制工序质量表和作业指导书等派生文件,各种工艺文件修改、完善、复制后,按使用点发放。

(5)试生产阶段一般三个月,进行试生产评审,写出报告,经领导批准后,将各种工艺文件进行再次修改、完善、复制并发有关使用点,盖“受控”章(6)正式投产阶段由公司生产部和技术部召集有关专业人员开会,由生产部下达正式投产通知书。

届时启用新文件,标志该生产准备项目结束并纳入正式生产、工艺管理工作中。

这六个阶段,适合成配套产的成套性生产准备项目,随着形势的发展配件产品的生产准备项目不断增加,而且千变万化,配件产品的特点是边试制,边准备、边生产、边装车,即“四边”产品;同时,来的急、要的快,又是一个快速应变产品;有进有些零件又是技术要求高,工艺难度大的关键件,若按六个阶段一步一步地做是不行的,这就要求:a、牢固树立抢占市场的观念,并落实到行动上。

b、全厂各单位要周密计划,密切配合,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零件生产任务。

C、要打破常规,采用“短、平、快”的办法,加速“四边”产品生产。

d、压缩六个阶段中各项工作的时间,如设备可全厂统一使用,工装可自制和自己修改;量具可用万能办法取代,配件还可以外委,总之,要做到千方百计完成任务。

3、工艺纪律即三按(产品图、工艺文件和各项技术标准)生产的内容就是工艺纪律。

产品图、工艺文件和各项技术标准是保证生产活动正常进行,要求每个操作者必须遵守的技术法规。

它的生产内容就是工艺纪律。

二、刀具1、对刀具材料的要求(1)硬度和耐容性高;(2)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3)耐热(又称红硬)性高;(4)有良好的工艺性,耐热性是衡量刀具材料切削性能的主要批标。

2、刀具的组成刀具分刀体和切削部分(刀头)两部分切削(刀头)部分的组成(见图)①前面:切屑沿其流出的表面②主后刀面:与零件加工表面相对的表面③副后刀面:与零件已加工表面相对的表面④主切削刀: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它担负主要切削工作⑤副切削刀: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的交线,它完成一小部分切削工作⑥刀尖:主切削刀与副切削刀的交点3、刀具几何参数(1)前角γ:前角大,刀口锋利,切削层塑性变形和摩擦阻力少,切削力和切削热降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