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性疲劳程度的判断与消除教学文稿

运动性疲劳程度的判断与消除教学文稿


❖ 美国病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 指出:
❖ 人在体育锻炼后,感到肌肉、 关节酸胀和精神疲乏,其主 要原因是体内的糖、脂肪、 蛋白质被大量分解,在分解 过程中,产生乳酸、磷酸等 酸性物质。
❖ 这些酸性物质刺激人体组织 器官,使人感到肌肉、关节 酸胀和精神疲乏。
❖ 而此时若单纯食用富含酸性 物质的肉、蛋、鱼等,会使 体液更加酸性化,不利于疲 劳的解除。
❖ 第三类:合成类固醇(睾酮、 甲基睾丸素、睾丸素、康力 龙等)
❖ 第四类:利尿剂(双氢克尿 塞、利尿酸等)
❖ 第五类:激素(促性腺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红细 胞生长素等
(二)禁用兴奋剂的手段 ❖ (1)血液兴奋剂 ❖ (2)药理学、化学和物理学手段。 (三)兴奋剂的危害 ❖ 使身体能量过量消耗,生理功能紊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注意事项 ❖ 1、减体重应循序渐进(每周以1kg为宜,不超过3kg)。 ❖ 2、减体重期间,膳食应高蛋白、低热能、有充足的维生素
和无机盐。
❖ 3、注意水盐代谢,一日水的摄入量应控制在2000ml。 ❖ 4、不宜使用泻药、利尿剂、和食欲抑制剂等。 ❖ 5、减体重期间要加强医务监督。
三、人工月经周期问题 ❖ 1、身体健康、月经正常,有经
❖ 3、积极性休息
❖ 如散步,听音乐,看演出,
下棋,游览等。
4、营养与药物
❖ 补充营养:补足热能, 蛋白质,维生素,无机 盐和水。
❖ 口服药物:口服Vit B1、 Vit B6、 Vit C、 Vit E和 中药
PS:
❖ 人类的食物可分为酸性食物 和碱性食物。
❖ 判断食物的酸碱性,并非根 据人们的味觉,也不是根据 食物溶于水中的化学性,而 是根据食物进入人体后所生 成的最终代谢物的酸碱性而 定。
❖ 运动性疲劳:
❖ 机体不能将其机能保持 在某一特定水平和/或不 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 强度。
二、分 类 (一)按疲劳发生的部位分类
1、脑力疲劳 2、体力疲劳 (二)按身体整体和局部分类
1、整体疲劳 (如:马拉松运动、足球运动等)
2、局部疲劳 (三)按运动方式分类
1、快速疲劳 2、 耐力疲劳
三、运动疲劳的机理
❖ (5)突变理论(能量、力 量和兴奋性等因素的三维 空间关系突然发生改变)
四、判断疲劳的简易方法 对运动性疲劳程度的判断,一
般应根据以下三个方面来综 合评定: ❖ 第一、自觉症状:如疲乏, 头晕,心悸,恶心等。 ❖ 第二、客观体征:如面色, 排汗量,呼吸,动作,注意 力等。
第三、客观指标:
❖ 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和生化 指标的变化情况(如:肌肉 力量、肌肉硬度、肌电图、 心率、反应时、肌腱反射、 肺活量、血压、尿蛋白等)
▲疲劳程度的简易判断标准 (P166表7-1、 P166表7-2)
五、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措施
1、整理活动 ❖ (1) 慢跑和呼吸体操 ❖ (2) 肌肉、韧带的拉伸
练习
2、睡眠
❖ 应严格遵守生活制度,保 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为 8~9hours/Day,大运动负 荷训练和比赛期间,睡眠时 间应适当增加。
一、兴奋剂问题 (一)兴奋剂药物 ❖ 国际奥委会列入禁止使用的
兴奋剂有以下五大类: ❖ 第一类:刺激剂 ❖ (1)中枢神经刺激剂(咖
啡因、尼可刹米、士的宁等) ❖ (2)精神刺激剂(可卡因、
苯丙胺等) ❖ (3)拟交感神经胺类(麻
黄素、甲基麻黄素等)
❖ 第二类:麻醉镇痛剂(吗啡、 海洛因、双氢可待因、杜冷 丁等)
运动性疲劳机理主要为:
❖ (1)能源耗竭(运动时 机体能量消耗过多)
❖ (2)代谢产物堆积,肌 肉活动时释放出来的酸 性和物丙质酮(酸如等乳)酸、CO2
❖ (3)水盐代谢紊乱(体内 各种物质失去平衡,造成 机体内环境稳定性失调)
❖ (4)中枢神经疲劳(中枢 神经系统因高度紧张的精 神活动而造成功能下降)
运动性疲劳
曹维明
运动性疲劳
❖ 目的要求:了解运动性疲劳的分类、机理。掌握运动性疲劳 的判断和消除方法。
❖ 主要教学内容: ❖ 1、运动性疲劳的分类、机理 ❖ 2、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 3、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 教学重点:运动性疲劳的判断,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 教学难点:运动性疲劳的机理
一、概 念
❖ 酸性食物通常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脂肪和糖类,在体内代谢后形成 酸性物质,可降低血液、体液内 的ph 值;
❖ 蔬菜、水果等含有钾、钠、钙、 镁等元素,在体内代谢后生成碱 性物质,能阻止血液向酸性方面 变化。
❖ 所以,酸味的水果一般都为碱性 食物而不是酸性食物。
❖ 鸡、鱼、肉、蛋、糖等味虽不酸, 但却是酸性食物。
危害身体健康,甚至危害生命。
二、控制体重
(一)减体重措施
❖ 1、控制饮食量和饮水量 ❖ 2、加大排汗量 ❖ 3、使用利尿剂或泻药 (二)快速减体重对身体的影响
❖ 1、血容量下降,运动员出现口唇干裂,皮肤弹性降低,情绪易激动。 ❖ 2、心输出量下降,心脏负荷增大。 ❖ 3、肾血流量降低,尿蛋白和无机盐丢失。 ❖ 4、体温调节障碍。 ❖ 5、肌糖元、肝糖元下降,出现低血糖症和尿酮体征。
❖ 思考题: 结合实例说明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 法。
比赛期的特殊医学问题
目的要求:了解有关兴奋剂及控制体重、人工月经周期和时差适应的特殊 医学问题。
主要教学内容: 1、兴奋剂问题 2、控制体重 3、人工月经周期 4、时差适应 教学重点:快速减体重、人工月经周期和时差适应的方法。 教学难点:兴奋剂及快速减体重、人工月经周期和时差对机体的影响。
❖ 所以,人在体育锻炼后,应 多吃些富含碱性的食物,如 水果、蔬菜、豆制品等,以 利于保持人体内酸碱度的基 本平衡,保持人体健康,尽 快消除运动带来的疲劳。
5、物理疗法
❖ 按摩、温水浴,局部热敷 和桑拿浴等。
❖ 6、氧气和负离子吸入法 吸O2(促进乳酸氧化)、 吸负离子(提高N系统的兴 奋性)
❖ 7、心理恢复法 包括心理 调整,音乐疗法、自我暗示, 放松训练,气功等。
期参训习惯的女运动员,可参赛。 ❖ 2、月经期反应不良者,应采取
“人工月经周期”的方法(提前 法或推迟法)改变周期,使经期 和赛期错开。 ❖ 3、游泳、跳水等水上项目的女 运动员,可采用两种方法(体腔 内卫生带和人工月经周期)调整 月经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