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生理
二、喉的生理 (一)呼吸功能 (二)发声功能
与声带振动及咽、口、鼻共鸣作用密切相关。
(三)保护功能
喉的杓状会厌襞、室带、声带具有括约肌作用 ,形成三道防线对 下呼吸道起保护往用。
(四)屏气作用
屏气时声门紧闭,呼吸暂停,控制膈肌活动, 以利于完成某些生 理功能。
第五节 气管及支气管的应用解剖生理
学习目标
2.熟悉
左、右主支气管的特点。
1.掌握
气管、支气管的解剖 结构。
3.了解
气管及支气管的生理 功能。
一、气管及支气管的应用解剖
气管由软骨、平滑肌、黏膜及结缔组织构成,始于环状软 骨下缘,平对第6颈椎水平。大约在第5胸椎上缘水平,气管分 成左、右两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较粗且短,长约2.5 cm,与 气管纵轴之延长线约成25°,因此异物易落入右主支气管。右 主支气管有上、中、下三个肺叶支气管。
第二节 鼻的应用解剖生理
学习目标
2.熟悉
鼻中隔的结构,不同 年龄人群的易出血部 位。
1.掌握
鼻腔的结构,四对鼻窦 的名称及解剖位置。
3.了解
鼻窦的各鼻道开口, 临床上经常发病的鼻 窦。
一、耳的应用解剖
鼻由外鼻、鼻腔及鼻窦三个部分构成。
(一)外鼻
(二)鼻腔
1.鼻前庭 2.固有鼻腔
内侧壁:其最前下部黏膜内动脉血管汇聚成网,称 利特尔区,此血管网位置表浅,是鼻出血的好发部 位,又称易出血区。
二、鼻的生理
(一)鼻腔的生理功能 1.呼吸功能(1)清洁和过滤作用 (2)鼻阻力助于肺泡气体交换 (3)温度调节作用 (4)湿度调节作用 2.嗅觉功能 3.共鸣作用 4.反射作用
(二)鼻窦的生理功能 鼻窦的生理功能一般认为鼻窦对鼻腔的呼吸、共鸣等功能有辅助作用。
第三节 咽的应用解剖生理
学习目标
2.熟悉
咽的生理功能。
1.掌握
咽的淋巴组织,咽扁 桃体及腭扁桃体解剖 位置。
3.了解
咽的筋膜间隙。
一、咽的应用解剖
(一)咽的分部
咽自上而下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个部分。
鼻咽:又称上咽。顶部与后壁交界处黏膜内有丰富的淋 巴组织集聚,称腺样体,亦称咽扁桃体。
口咽:又称中咽。舌的后1/3为舌根,上面具有淋巴组 织团块,称舌扁桃体。
中耳包括鼓室、鼓窦、乳突和咽鼓管。
鼓室:上鼓室、中鼓室、下鼓室。
中耳
鼓窦:中耳乳突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 乳突:分为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和混合型。
咽鼓管:是沟通鼓室与鼻咽的通道。
骨迷路:可分为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内耳
膜迷路:膜蜗管、椭圆囊、球囊和三个膜半规管构成。
二、耳的生理
耳主司听觉和平衡觉。
第四章 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生理
学习目标
2.熟悉
声音的传播途径。
1.掌握
中耳的构成及生理作 用,听小骨的名称。
3.了解
内耳组织学结构,鼓 室壁的构成及咽鼓管 的生理作用。
一、耳的应用解剖
耳是听觉和位觉感受器。由外向内依次为: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
耳廓。 外耳道:成人全长约2.5~3.5 cm。
二、气管及支气管的生理功能
(一)呼吸调节功能 (二)清洁作用 (三)免疫功能 (四)防御性咳嗽反射
状软骨、环状软骨。
喉的软骨
成对的有三对,分别为杓状软骨、小角软骨和楔状软骨。
声门上区 位于声带上缘以上的喉腔。 喉腔 声门区位于两侧声带之间。
声门下区为声带下的喉腔部分。
喉的神经
喉上神经 位于舌骨大角平面,分为内、外两支。
喉返神经 主要为运动神经,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喉内诸 肌。
喉咽:又称下咽,上接口咽,下界为食管入口,前方通 喉腔,后方相当于第3、4、5、6颈椎。
(二)咽的淋巴组织
咽淋巴内环主要由咽扁桃体(腺样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 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等构成。
1.腭扁桃体 习称扁桃体。 2.咽扁桃体 又称腺样体。 3.舌扁桃体 位于舌根,呈颗粒状聚积。
(一)听觉生理
1.空气传导 空气传导过程可简示如下。 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前庭窗→外淋巴液→内淋 巴液→Corti器→蜗神经→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2.骨传导 声波直接振动颅骨,使外、内淋巴液发生相应波动, 并激动耳蜗的螺旋器产生听觉。
(二)平衡生理
人体维持平衡主要依靠前庭,视觉和本体感觉三个系统的协 调作用来完成,其中前庭系统最为重要。半规管主要感受人体 以及头部旋转运动的刺激,如转身和回头等动作。球囊斑和椭 圆囊斑主要感受直线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刺激。
二、咽的生理
(一)呼吸功能 (二)吞咽功能 (三)防御保护功能 (四)言语形成和共鸣功能 (五)扁桃体的免疫功能 (六)调节中耳气压功能
第四节 喉的应用解剖生理
学习目标
2.熟悉
喉腔的分区。
1.掌握
喉的构成,气管、支 气管的结构。
3.了解
支配喉的神经,损伤 带来的影响。
一、喉的应用解剖
喉位于颈前正中,舌骨之下,上通喉咽,下连气管,相当于 第3~6颈椎平面,男性喉的位置较女性及儿童位置低。
外侧壁:为鼻腔的重要部位,组成上颌窦和筛窦的内 壁。
顶壁:其中段呈水平状,又名筛板。
底壁:即硬腭的鼻腔面。
上颌窦 :前壁、后外侧壁、上壁、下壁、底壁、内侧壁。
(三)鼻窦
筛窦:以中鼻甲基板为界分前、后两组。
额窦:最狭窄处为底部窦口,以额窦口为界划分成上下两 个部分,分别为额窦腔和额隐窝。
蝶窦:形态较好的蝶窦方便术者行垂体瘤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