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找到一本古籍的各种版本

如何找到一本古籍的各种版本

如何找到一本古籍的各种版本?看过不少古籍前言中写的选择了某某版本,有的还列出了不少用以校勘的本子,想求教各位,这些版本是如何找到、找全的?如何知道哪些版本是最好的而作为校勘的底本来使用?答复《中國叢書綜錄》可以试着先看一下《四库全书提要》、《续修四库全书提要》之类的书,它们选的版本一般都是最好的,有些次点的版本也会介绍。

至少您能知道贰拾世纪前的书籍情况。

然后可以看看古籍目录之类。

buaisuitang 2007-4-18 12:11论坛“文献研究”专栏中大部分书籍都可以提供参考,是读书做学问的必由门径。

smtg 2007-4-18 13:29楼主的问题真是问到点上去了,校正一部古书,除了具备版本检索能力、见到珍善孤本的机缘,鉴定版本的真伪最是具有功力的事,也就是章学诚最为激赏的“史识”,章氏认为对于一位史家来说,识见是超乎史学、史德、史才之上的,这个观点其实适合于任何学术。

识见的形成除了占有资料之外,更有一分超越别人的悟性和见识,对于古籍校正来说,也是如此。

《中国丛书综录》,《中国丛书广录》(侧重晚清和近代),《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丛书集成新编》,《丛书集成续编》,《中國叢書綜錄補正》、《中國叢書綜錄續編》《中國善本書提要》《中國善本書提要補編》中國叢書知見錄(六冊)楼主要找哪个时代的?张舜徽、余嘉锡、黄永年等人都有有关版本学、目录学的著作。

近人如杨守敬、缪荃荪等人都是版本目录专家。

《书目答问》、《贩书偶记》等书都有有关善本的记载。

查找一本古籍的版本,作爲一般程度的了解或收集的指南,最簡便的方法當然是查詢相關工具書。

《中國叢書綜錄》、《廣錄》是綜合類的首選。

也可以根據具體書籍查詢《中國小説總目提要》、《唐集敍錄》等分門別類的工具書。

爲了盡量避免遺漏,要盡可能查詢多種工具書以相互對照。

另外,一些重要古籍的版本流傳情況在其出版説明、前言、序跋等処一般會有專門論述,甚至有專門論述其版本流傳的論文。

簡單的說,就是善於利用各種工具書和相關資料。

當然,若希望對一部古籍版本流傳進行深入研究,除了利用現有的研究成果,更需要親自去翻閲原始文獻,進行獨自的梳理工作。

所需閲讀的範圍就大多了,至少歷代史志、官私書目的著錄情況都是必須掌握的。

西方汉学:先秦及汉朝部分这有许多工具书可查,但是得分朝代, 在此推荐一本书Loewe, Michael-Early Chinese Texts A Biographical Guide此书记载了先秦和汉代各种古籍的版本历史,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這書有中文版,李學勤先生序,遼寧教育出版社刊行。

中國古代典籍導讀/ 魯惟一著 ;李學勤等譯,遼宁教育出版社, 1997。

此書列「當代漢學家論著譯叢」,編寫者包含夏含夷等在國也知名的歐美學者,內容的針對性強、導讀(guidebook)性質也很明白。

每一部文獻先介紹內容、作者及著作年代等各種文獻流傳史或文獻學的課題回顧,然後介紹版本以及英譯本、索引工具等。

相當有用。

只是,本書的服務對象原以為英語世界的讀者為主,且介紹的版本遺漏了許多中國最新的研究成果,索引工具書等也有這樣的情形。

或許,如由哈佛大學的學者來組織編寫這樣一部書,憑著其東亞圖書館的豐富藏書,或許涵蓋的讀者範圍能更廣些。

不過,這部書已經是相當有用的了,內容多不說空話,著重實用,可以找來常備案頭。

我是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类书。

但是,这样的书也有错误,如有人就写过书: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还有《宋集珍本叢刊·书目提要》、董康《曲海总目提要》等,不过要是读的书多了,自然就会明白,仅仅靠工具书是不行的。

草原小姐妹 2007-4-20 23:38我以为单看《中国丛书综录》之类的目录效果不好,还是以四库提要为入手处,间之以名家论著,艺文、经籍类综论。

无提要考辨,无所谓善本,也不可知源流。

《中国善本书提要》王重民撰《全国古籍善本书目》《四库简明目录标注》有时还能透漏一些递藏信息。

各種專門書目(如《唐集敘錄》《宋人別集敘錄》《宋人總集敘錄》《中國古代小説總目》《中國古代小説總目提要》等)《藏園訂補郘亭書目》《藏園群書經眼錄》《販書偶記》《販書偶記續編》(這兩種主要是明清書)等也值得注意。

[/size]毛春翔:《古书版本丛谈》,上海古籍,2002年记得要找新的「插图增订本」,彩图配上说明基本上版本好坏,即「善本」的概念就可以得到一些其他的就再从提要出入手了当然,有时候有新出文献也要注意要了解古籍版本,通代的有:<中国丛书综录><中国丛书综录补正><中国丛书广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善本书提要><古籍版本题记索引>,史志目录(如<汉书艺文志>等),大量的古代公私书目(如<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等.断代及各种文体的书目有:<唐集叙录><宋人别集叙录><宋人总集叙录><日本现藏稀见元明文集考证与提要><明代杂剧全目><清人诗集叙录><清人文集别录><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等.判断版本的优劣,一般来说,看其刊刻时代是否较早,收录内容是否齐全,校刻是否精善等.<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四部丛刊>里的版本一般来说都是较好的.另外,可参看曹之的<中国古籍版本学>等一些版本学方面的专著.說的對,一個好的圖書館是養成好的文獻學家的必要環境條件,因此評鑑一所大學,乃至一個國家的“識見”程度,圖書館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坊間許多版本學或文獻學的專著,大底是一般原則性的談法,過去中國出現的一些學問家與藏書世家難脫關係。

嚴復孫子嚴靈峰之所以編了許多叢書集成,乃是來自自家藏書,敝人就讀台大期間,深受其惠,益知“日益之學”,無良好的經濟與文化傳統,勢難成長與賡續;當然,“日損”之學則不同。

一般古籍先找到最后的勘定者,会有校勘记提供各种版本优劣。

至于找到这些版本,要靠陆续出版过的各大图书馆的古籍善本目录为主了。

丛书综录、四库提要等书可做参考,但现在不适于为了点校而找到不同版本之用了。

《书目答问》所记版本多是一些通行易得之本,当时藏书家家藏善本,多秘不外示,但有藏书目录可资参考。

现在一般查版本,多用《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丛书综录》、《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等。

yuantian 2007-5-12 18:36查原书查目录查提要序跋题记1 查原书2 查目录3查提要序跋题记如《四库全书总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国古籍古本书目提要》、《宋版书叙录》等。

序跋题记可先查罗伟国、胡平编的《古籍版本题记索引》,还有《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明代书目题跋丛刊》、《清人书目题跋丛刊》、《国家图书馆藏古籍题跋丛刊》等。

这些人亲眼看过原书、又大都是个中行家,儒者要善假于物、也要善假于人。

大家何以不提翁连溪编著的《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线装书局,2005年)?事实上,这套书完全可以取代《中国古籍善本书目》:1、该书收集古籍善本全,共收录了善本书目6024种,比《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所收目录增加了15%左右。

2、更具权威性。

该书增加了版本信息,对所选书目的著者、版本、刻书年代、行款及刻书者,均依据相关馆藏资料,做了详细的介绍。

3、更具实用性。

该书编制了四角号索引。

同时考虑到多途径检索方便,还编制了书名四角号码的笔画字头检索和汉语拼音字头检索。

4、该书注明了藏书单位。

凡收入该书的书目,均标明了藏书单位,这些古籍善本书,分藏于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图书馆、博物馆、文物保护委员会、高等院校、科学院系统图书馆;中等学校、文化馆、寺庙等800余家。

一书在手,中国古籍善本分布情况尽收眼底。

鉴别古籍版本琐谈要找到古籍的不同版本,首先要利用各种工具书,如上述各位朋友所言。

其次,还要学会鉴别古籍版本。

鉴别版本,首先可以古籍本身原有的记载和特征,如书名叶、牌记、版心的记载,字体、避讳、特殊用字、行款即版面的行数及字数等刊行风格等时代特征;第二可以根据古籍成长后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特征,如后人的批校、题跋、藏章等;第三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古籍版本书目及古籍书影图谱。

古籍版本目录专著:如尤袤的《遂初堂书目》,首开记版本之先河,清钱曾撰《读书敏求记》专录宋元精刊,江标辑《宋元本行格表》以记珍本书籍之版式,叶德辉著的《书林清话》也以记载版本见长,均是借以辨别版本的重要依据。

此外,解放后此类著作还有《元人文集版本目录》周清澍,南京《现存宋人别集版本目录》巴蜀书社年版《古籍珍稀版本知见录》施廷镛、李雄飞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等版本目录。

古籍书影图谱,书影是选择某些版本的一二页,加以影刻或影印,并汇编在一起。

书影既保留了古籍的原貌,又记录了诸多的古籍,因此在版本、目录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从杨守敬以影刻的方式刊刻《留真谱》一书以后,书影的出版不断涌现,举其大者有《寒云书影》、《涉园所见宋版书影》、等。

江苏常熟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书影》、浙江嘉业堂刘翰怡《嘉业堂善本书影》、南京国学图书馆的《盋山书影》及北平故宫博物院的《故宫善本书影》;解放后有北京图书馆赵斐之、冀淑英编的《中国版刻图录》、吴希贤的《历代珍稀版本经眼图录》中国书店《明代版本图录初编》潘承弼、顾廷龙编《清代版本图录》黄永年、贾二强编等。

《中国版刻图录》可谓集存世善本书影之大全,《历代珍稀版本经眼图录》收录宋之后历代精粹余幅、多种,其中有宋元罕见本种、明代刻本地、抄本、活字本、彩绘本、套印本、贝叶写本种,清代善本多种,明清珍本医书种。

另外,北京图书馆自年起,出版了一套《珍稀古籍书影丛刊》,几乎囊括了所有重要的书影著作,包括: 1《铁琴铜剑楼书影》珍稀古籍书影丛刊之一,江苏常熟瞿绍基编,收书影种。

2.《盋山书影》珍稀古籍书影丛刊之二,《盋山书影》收书影种。

山图书馆所藏善本出钱唐丁氏“八千卷楼”,以丰富而精善的珍秘宋、元刊本著称。

民国十七年,盋山图书馆精心择取馆藏善本书页汇编成《盋山书影》,石印出版。

全书以四部分类排列,分二辑。

第一辑为宋本,收书影三十四种;第二辑元本,收书影九十一种。

每种书择取一至五页不等,均附有馆长柳诒徵撰写的识语,详尽介绍原书的编纂、版刻、流传及页数、版式、行款等。

3.《涉园所见宋版书》珍稀古籍书影丛刊之三,陶湘等编。

本书内含:文禄堂书影、王文进编、宋元书式。

《涉园所见宋版书影》共两辑,第一辑收书影二十三种,第二辑收书影十六种,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进行分类与汇编,收录了原本的牌记、序跋等。

4.《嘉业堂善本书影·故宫善本书影》,珍稀古籍书影丛刊之四,刘承幹编。

五卷,收宋、元本书影种;《故宫善本书影》三种:《故宫善本书影初编》,收书影种;《故宫善本书影》,收书影种;《重整内阁大库残本书影》,收书影种。

《留真谱》珍稀古籍书影丛刊之五(清)杨守敬编。

本书由清末著名学者、书法家、藏书家杨守敬编刻,是覆刻部分宋元本及日本森立之影摹古抄本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