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子苗的标准化栽培技术

李子苗的标准化栽培技术

李子苗的标准化栽培技术一、园地选择选地势高燥、向阳、背风、南坡,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透气,地下水位低,以前未种植李树或种植后间隔5年以上,交通方便的沙壤土。

应该注意:脆红李树不能种植在刚栽过李或无花果的地方。

不然严重影响脆红李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缩短脆红李树的寿命。

二、栽植时期和密度我区适宜秋植,因冬季气温较高,栽植后根能愈合生长,而春植因为地上活动早于地下,伤根恢复缓慢,影响脆红李的生长。

栽植密度:平地株行距3×3米,山地2.5×3米。

栽植方式:平地可以采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猪蹄叉),山地主要采用等高栽培。

定植前要挖较大的种植穴或定植沟(穴深或沟深0.8米,上宽1米,下宽0.8米),挖时要注意表土和底土分开堆放。

在种植前半个月完成复土工作。

回填穴时,底层填入秸秆、杂草和绿肥等,撒石灰后,回填表土,在穴中部,分两层均匀施入腐熟的禽畜粪(3-5公斤),饼肥(1-3公斤),土杂肥(30-40公斤),然后均匀撒上钙镁磷肥(2公斤),回填应高于原地面15-20厘米,形成一个馒头形,然后在上面等待定植树苗。

三、整形修剪(一)整形: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自然开心形及两大主枝开心形等。

1、自然开心形:生产普遍采用。

符合李树生长特性,寿命较长;定植时60-70厘米定干,三大主枝在主干上错落着生,结合牢固;结果枝分布均匀,光照好;主枝少,侧枝多,骨干枝间距大,光照充足,枝组寿命长,结果面积大,丰产,早实,品质优。

干高50~60cm,主枝3~4个(基角50~60℃),每主枝培养2-3个副主枝,在主枝和副主枝上多留小枝和枝组,以增大结果面积。

2、两主枝开心(Y字)形:宽窄行密植栽培最适宜的树形。

骨干枝少,通风透光,适于密植;无大型结果枝组,结构简单,易整形。

干高20~30cm,在主干上选留两个错落着生,长势相近的新梢作主枝,两主枝分左右伸向行间,角度为45~55o。

一般3-4个副主枝。

第1副主侧枝距主干35cm左右,第2副主枝距第1副主枝40cm左右,第3副主枝距第2副主枝50cm左右。

树高2m。

四、土、肥、水管理(一)土壤管理:总体要求是:疏松、透气,深厚、不积水,较肥沃。

定植前一定要深翻改土,施足基肥。

定植后逐年扩穴,以利根系的扩展和新根生长。

幼树期在树冠未封行以前,可以适当间作,但应避免种植高杆作物,最好以豆科绿肥或暑类、饲料等为宜;中期树冠封行后不宜间作,可以采用生草结合清耕的方法,在脆红李树需水、肥的淡季,让其自然生草,防止水、土、肥流失;在脆红李树需水、肥的关键时期,铲除杂草,经腐熟堆沤之后还土,这样既可解决杂草与脆红李树争夺肥水的矛盾,又可保水保肥,为脆红李树适当提供肥料。

对成年果园或定植前改土不彻底和衰老树更新者,都应该注意扩穴深翻,并结合重施有机肥,这样才能达到改造低产,更新复壮的目的。

(二)施肥:脆红李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要量比例为1.0:0.4:1.6,可作为施肥的参考。

1、幼年树施肥其需肥特点是:幼年树施肥应勤施薄施。

刚种下的催红李树苗不急于施肥。

在新梢转绿后,每株开始淋施0.2%的尿素,加上0.2%复合肥3-5公斤,或用腐熟人畜粪尿或腐熟花生麸水肥淋施(1:20冲稀),有利枝梢的生长。

每月一次,一年追肥5-6次,以氮肥为主。

9-10月份重施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最佳。

2、成年树施肥其需肥特点是:一般进入结果期的脆红李树,每年应施基肥一次,追肥3~4次。

适时重施基肥:用量占全年施肥量的50%~80%,以迟效性农家肥为主,氮、磷、钾的比例为1:0.5:1。

每生产50千克果子,需施基肥100~150千克。

基肥施用期以9月下旬~10月上、中旬为好,施用突出“深、重、全”的原则。

以沟施为主。

无机肥主要是根据树势、产量进行经验施肥。

在氮、磷、钾三要素中,脆红李对钾的需求量较大。

追肥:年追肥3~4次为宜。

每生产50千克果,需追施人蓄粪尿150-200公斤、尿素2.5-3公斤,磷肥3公斤,钾肥2-3公斤。

(1)花前肥:在萌芽前1~2周施入,以氮磷钾各15%的复合肥为最好。

弥补树体贮存营养不足,促进根系、新梢生长,提高坐果率。

(2)花后肥:在谢花1~2周施入,以速效氮为主,配以磷钾肥。

主要是促进新梢和果实生长,减少落果。

(3)壮果肥(硬核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果实硬核期施入,以钾肥为主、配以氮磷肥。

促进胚和核的发育、花芽分化、果实膨大和为下一年结果打下基础。

一般株施磷酸二氢钾0.5公左右,以提高果实糖度,增进着色。

(4)采果肥:在果实成熟前15~22天施入,以磷、钾肥为主,促进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品质。

叶面喷肥在整个生长季均可进行。

种类和浓度:尿素0.3%,磷酸二氢钾0.3%~0.5%,硫酸亚铁0.2%~0.5%,硼砂0.3%,硫酸锌0.1%,氨基钙300~400倍液,氯化钙0.2%~0.3%。

叶面喷布可多次进行(10~15天左右一次),还可结合病虫防治等共同喷布,花期用0.2~0.3%的硼酸液喷布树冠,可提高座果率。

(三)灌溉与排水1、灌水:脆红李虽然抗旱,但要达到高产,必须有充足的水分供应:花期不宜灌水,否则会引起落花落果。

正常年只需浇一次水,即:秋施基肥后浇水(特别是沟施)沉实。

如遇干旱年份,可灌花前水、花后水、果实膨大水等。

2、排水:脆红李树耐旱不抗涝,如遇大雨要及时排水,保持园内不积水。

五、果实管理(一)促花保果措施。

1、增加储藏营养,提高花芽质量:秋季加强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减少落叶、改善树体营养条件、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花芽的质量。

2、加强授粉:配置授粉树,或采用果园放蜂和人工授粉、花期喷硼酸等。

3、合理的肥水管理:硬核前适当供应肥水,调节氮肥的使用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梅雨季节要及时排水,防止果园积水,及时进行土壤管理,改善根系生长条件。

4、控梢保果:通过夏季修剪,防止枝条徒长,改善树冠内光照条件,提高叶片光合能力。

5、病虫综合防治:防治病虫害,防止早期落叶。

(二)疏花疏果技术疏花疏果能有效的防止果树的大小年现象。

正确掌握脆红李的合理结果量是实现脆红李优质、高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合理结果量应根据树龄、长势,历年的产量,当年坐果情况和肥水管理水平综合分析确定。

1、疏果时间催红李疏果通常在第二次落果后开始,坐果相对稳定时进行,最迟在硬核期开始时完成。

一般在花后50-60天期间按要求留果量完成疏果。

2、疏果标准保留花蕾的标准:长果枝留5-6个花蕾,中果枝留3-4个花蕾,短果枝或花束状果枝留2-3个花蕾。

一般情况下,全树疏花蕾量约50%,盛果期疏花蕾量可达70%。

疏果:首先疏去病虫果、伤果、畸形果和果面不干净的果。

生产中多按果实形状来规定该留果。

纵径长的果实以后容易长成大果宜留。

向上着生的李果着色不好宜疏,因此,应保留侧生和向下着生的幼果。

树冠外围及上部少留果,内堂下部要多留果。

留果标准:催红李一般短果枝留1个果,中长果枝间隔6-8厘米留1个果。

(四)采收:采收过早或过迟,不仅降低产品质量,而且造成经济损失。

成熟前20~30天,每天可增重2~4克。

采收过早降低产量,同时不能反映品种固有特点,风味差,维生素含量低。

采收过迟,采前落果增多,同时容易出现软熟腐烂,增加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损耗李子苗栽培技术(一)选苗选择果树苗品种纯正、根系完整、健壮、芽质饱满、无检疫对象和无病虫害的李子苗。

二)定植一般株行距为2米×3米,芽未萌发前(最好在4月20日前)栽植。

李子有自花不孕现象,因而,栽培品种不宜单一,应隔一定距离栽植花期一致的不同品种做授粉树,比例为4:1或8:1。

二、肥水管理(一)施肥1、基肥基肥是能较长时间供给李树多种养分的基本肥料,一般以迟效农家肥为主,如堆肥、厩肥、作物秸秆、绿肥、落叶等。

基肥秋施为好,成年李树,基肥每株施农家肥50—100公斤。

2、追肥(1)花前追肥:可在李树萌芽前10天(4月上旬),株施0.5—1公斤速效性氮肥或25公斤腐熟人粪尿。

(2)花后追肥:应及时追施速效性氮钾肥,以减少生理落果,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株施0.5公斤。

(3)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期追肥:在生理落果后至果实进入迅速膨大期前(6月下旬至8月中旬),追施速效氮、磷、钾复合肥,株施0.5—1公斤。

填不填满需要根据地方不同是不一样的,北方缺水不要填满以便存水,南方的就需要填满了,因为南方雨水充足。

脆红李,树势中庸,树冠自然开心形。

果实正圆形或近圆球形,平均单果重16~25克,最大单果重40克。

果皮紫红色,果肉黄色或偶带片状红色。

缝合线正,缝沟浅,果点黄色,较密,大小均匀。

果粉厚,灰白色,肉质脆,味甜,可溶性固形物12.7~13.27%,可溶性总糖10%,总酸0.56%,维C2.6毫克/100克,核小离核,可食率96.8%,晚熟(8月中旬)。

有采前落果现象,耐贮运。

脆红李适应性强,树势强健,早结丰产,果实营养丰富,第一年栽树,第二年试果,第三年丰产,第四年,第五年亩产量可达1500~2000kg。

脆红李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以667m2栽111株(行株距3m×2m)呈三角形栽植较好。

苗木宜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发芽前栽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