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复习课件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复习课件


(根源) (根本原因)
(主要原因) 产物
巩固练习:
• 智者运动兴起的基本条件是:
A、古代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工业革命的开始 D、反封建运动的广泛开展
人文精神
– 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 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 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 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 造。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 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苏格拉底 • 1、他经常说他的智慧是来自于体悟到他自 己的无知。苏格拉底可能认为作坏事是无知所 造成的后果,做坏事的人必然没有比他人聪明 。唯一一件苏格拉底经常宣称拥有的知识是对 于爱的知识,并以此连吉他“对于智慧的热爱 ”—例如他对於哲学的热爱。他从来没有宣称 过他拥有许多智慧,他只不过是比别人更了解 到,一个人要追求智慧就必须先热爱智慧本身 。
第六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课本P123
• 宗教改革
–1、背景: ①日益腐朽的天主教会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具体体现:森严的教阶、繁琐的仪式 僵化的教规、贪婪的敲诈 ②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解放思想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 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 ③导火线:马丁·路德与《九十五条论纲》 ——教皇英诺森三世
P115
• 基本概念:
– 人文精神 – 人文主义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导言
课本P115
第六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课本P116 • 西方奴隶时代人文精神萌芽 –最初体现:智者学派(哲人学派) •代表: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安提丰:“平等” –苏格拉底:“知德合一” 思考:中国古代类似于苏格拉底的思想家有谁? 答案提示:孔子、孟子等。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小结:
• 17-18世纪中西方民主思想的差异 欧洲 中国(明末清初) 社会 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长足发展 基础 发展缓慢 理性,民主政治, 反对君主专制,对未 内容 来社会的设计无跳出 反对专制封建王权 明君贤臣的统治模式 成为资产阶级 只对近代资产阶级革 影响 命思想有一定影响 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 史
必 修

《历史》必修三:
第六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课标要求:参考《指南》P94 • ①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 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 ②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 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 人文主义的含义。 • ③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 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 的发展。
人文主义
– 狭义: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 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 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 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 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 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 广义: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 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 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 在的价值。
• 2、主要内容
– 理性: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 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 体现资产阶级要求民主、自由、平等。他们把 理性主义变成了一面反封建的旗帜,主张把理 性作为衡量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标准。
• 3、主要代表及其主张:《指南》P95表
– 相似点:都反对君主专制,否定教权主义,提 倡民主政治、自由平等
创造专注人体;雕像体 现人物的思想、意志和 精神气质
美 雕塑 米开朗基罗 术 三 杰 绘画 拉斐尔
擅长画圣母;绘画优雅、 《西斯廷圣母》和谐、高度完美,被视 为古典美术精神的典范 “画圣”
第六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课本P121-122
• 文艺复兴-意义
思想: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 意识,高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 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政治: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文学艺术: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 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在自然科学 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 了近代自然科学。
思考练习:
欧洲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宣扬的自由平等、 民主和法制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形成强大的社 会思潮,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资 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 思考:巩固练习
–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思想促进社会变革的作 –康有为、孙中山各选择了何种社会学说?结 –思想家们提出了哪些社会学说?其中后来应 用远不及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造成的原因是 果如何?说明了什么? 用得最广泛的学说是什么? ①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 ②思想的宣传力度 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等 康:君主立宪;孙:三权分立;都失败; 不同 ③思想的影响不同 ④统治者的态度不同 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和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 最广泛的学说是:三权分立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不通。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巩固练习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 请回答: 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 被经 写道,1535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 的 湮 中 在术 并湮 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 事 没 的 何方 指没 物的 哪 材 处面 就 出的 材 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原 一 料 ?的 材 他事 料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 巨料 说因 条 一 们物 四 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 三 大与 明是 有 和 ” 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 成所 理什 矛 二 否指 前 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 就 由么 盾 说 属的 三 复。 各文 。? ? 明 于是 条 材料四: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 举学 被表“ 什材 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 一、 湮现已 么料 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 例 没? 艺 答案
思考练习:
“中世纪只知道的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要触犯当时的社会制度,就必须从制度身上剥 去那一层神圣外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思考:
①“神圣外衣”指的是什么? ②“那一层神圣外衣”在18世纪是怎样被剥去 的?
第六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三、启蒙运动的兴起
——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课本P126
– 反对封建神权
巩固检测
第六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三、启蒙运动的兴起
——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课本P125
• 1、背景:欧洲社会的变化:政治、经济、科学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有利)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国王的权力开 始受到限制。 (不利)法国封建专制(等级制)的阻碍 ②自然科学的发展——锐利武器 ③文艺复兴运动宣扬人文主义——奠定基础
第六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课本P123
• 宗教改革 • 2、表现:
新教的形成: 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第六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课本P123
• 宗教改革
–3、性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 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4、影响: ①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 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大影响。 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政治上、经济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 了新兴的民族国家。
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5世纪 • 1、背景:
–重商政策,商品经济的发展——必要因素 –地中海贸易的枢纽——重要因素 –有利的政治环境:自治权——推动因素
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5世纪 • 2、影响:
–阶级关系的变化: 、 和 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思想的变化: 关注人的本身的发展,这与当时基督教宣 扬的以“ ”为中心、祈求来世幸福的意旨 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宗教 以神为 禁欲 等级 神学 中心 来世 观念 人文 以人为 现世的享受 自由平等 主义 中心
蒙昧 主义
理性 科学
第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课本P121-122
• 文艺复兴
–4、表现:(成果) 文学: ,《 ,《 ,《 艺术: ;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16世纪达到高潮
》 》 》
第六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三、启蒙运动的兴起
课本P125 • 4、影响 –实质: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主 义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 进步性:①思想:思想解放运动
抨击专制,破除迷信,自由和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②政治:法国→全世界 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 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局限性: 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示意图
15世纪后期开始传播
西欧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时期 领域 代表人物 最早 文 但丁
代表作成就 《神曲》
地位 跨世纪的诗人 人文主义之父
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反对封建等级观念
学 彼特拉克 《歌集》 早期 三 杰 薄伽丘 《十日谈》
鼎盛
绘画 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
《大卫》 《摩西》
歌颂人的美及人的 丰富的思想感情
自我测评
结合马丁· 路德思想,分析宗教改 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含义。 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 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 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 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 新教中废除教阶、简化仪式的改革反映 了当时资产阶级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