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我国农业科技政策对农产品营销的影响

浅谈我国农业科技政策对农产品营销的影响

浅谈我国农业科技政策对农产品营销的影响
摘要:农产品营销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农产品营销发展状况受到很多环境因素影响,其中农业科技政策对农产品营销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消极的一方面。

我们在肯定好的方面的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台更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科技政策,发育出用户导向型的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机制,使农业科技真正服务于农产品的营销,服务于农户生计的改善。

关键词:农业科技农产品营销用户导向型
任何事物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的特定环境的影响。

农产品营销所面临的环境大体上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类。

宏观环境也称为总体环境,由比较强大的社会力量所构成,它可以影响微观环境中的各种力量,包括人口、经济、自然、技术、政治法律、文化环境等。

农产品营销微观环境,又称直接环境,各要素与企业间的协作、服务、竞争、监督等关系,直接制约着企业为目标市场服务的能力,包括供应商、营销中介、顾客及竞争者、政府大众传媒等。

这些环境因素又有着客观性、复杂性和不可控性等特点。

因此,研究这些环境因素对农产品营销有哪些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综上,不难看出农业科技政策属于影响农产品营销的宏观环境因素,农业科技的发展对农产品营销的影响又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农产品开发方面看,现代生物技术中的细胞工程、遗传
育种、基因工程等方面的开创和发展,不仅使农产品数量大幅度增加,农产品品质也在不断提高,而且还能开发出自然界过去没有的农业生物新品种。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为企业向市场提供安全、优质、多样化的农产品提供了科技支撑和物质保障。

其次,从对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影响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农产品营销渠道正在从传统的营销渠道转变为农产品的网络营销。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给农产品营销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最后,从对农产品促销影响上看,由于网络营销是一对一和交互式的双向沟通,顾客能直接参与农产品营销活动,与营销者进行商务洽谈和情感的沟通,既有助于加强企业营销人员与顾客的合作等,又能够及时地把握市场机会。

然而传统的营销则通过媒体或其他促销工具的单向式促销行为,不仅促销成本高,而且促销效率也很低。

从消极的方面来说,政府仍然是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主导力量,而农业政策是否能落在实处又完全取决于农民。

实际上,政府制定和实施定农业科技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保证粮食的供给,同时又注重赶超国际先进的农业科技水平;而农民选择农业科学技术的目标则是追求其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改革开放后的粮食紧缺的市场背景下,政府政策的粮食增产目标和农民生计改善目标热克
保持某种协调,农业额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而随着粮食不断增产,已经出现粮食供给过剩,农产品“卖难”的现象,政府的政策目标和农民的科技选择目标出现了偏差,已经阻碍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市场的丰富。

这主要表现在:
1.农业科技投资高度集中于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方面。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政策制定的目标一直着眼于粮食增产。

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粮食生产呈现出明显的比较弱势,而畜牧、水产、园艺、蔬菜等却呈现出较大的比较优势。

而事实上,这种市场信息导向已深刻地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结构,进而改变着他们的收入结构。

因此,农业科技投资应均衡用于农业的方方面面,注重农产品营销各个环节的投入,这样才能丰富农产品市场,活跃农产品市场。

2.农业高科技投资比重增加。

我国农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目标除了保证粮食的安全供给之外,还追求国际先进的农业科技水平。

而我国小农经营的农户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资金并且难以得到金融体系的配套支持,因此,大部分农户只能在现实状况的束缚下望“高新技术”而兴叹。

这样的状况就给农产品的品质、规格、分级等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农产品订单直销的发展,直接影响我国的农产品市场。

3.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人员设置不合理,难以协调。

农业科技推广
队伍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倒三角”结构,即越是上层的机构,其工作条件与人员配备越完善,而越是基层的、越是直接与农民打交道的机构,其工作条件和人员配备与实际所需相差越远。

这种状况将会导致农民难以及时获得农产品市场信息,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信息,与市场脱轨;难以获得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农产品质量、规格不合要求,技术水平低;缺乏科学农产品市场营销知识作指导,导致农产品营销市场产销矛盾突出,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综上所述,要使农业科技真正服务于农产品的营销,服务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必须要开发出用户导向型的农业科技政策与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鼓励农民的积极参与,并且真正参与到政府的各项决策中,这样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解决农产品营销矛盾,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活跃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营销队伍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季,徐志刚,胡瑞法.《农业科研与推广资金投入与使用情况》,“中国政府支农资金使用与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子课题报告,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2002年3月
[2]张兰英,左停,许建初.《政府的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政策》,《技术发展与农民参与》,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3]李季圣,李志荣(主编).《农产品营销理论与实务》,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4]朱祥贤.《网络营销》(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