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 近年来命题规律探究素材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 近年来命题规律探究素材 新人教版

山东省近年来地理高考命题规律探究山东省2007年高考首次实现自主命题,到2010年已经整整四年。

四年来,山东卷文科综合卷地理试题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规定要求,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坚持新课程高考改革的方向和高考命题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新课程高考命题的思路。

试题贯彻新课改精神,落实新课程理念,体现新课程特点。

下面将山东省近四年(2007~2010年)的高考地理试题进行分析,以探究试题特征和命题规律,预测2011年地理高考的命题趋势。

一、山东省近四年(2007~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一)试卷组成地理试卷由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部分组成。

客观性试题包括8个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主观性试题由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组成,知识考查的覆盖面较宽,分值共占46分。

从试题内容上看,必修部分和区域地理分值占68分,选修部分分值占10分。

必修部分和区域地理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所占分值如下:2007年 2008年2009年 2010年自然地理 32分 36分30分 26分人文地理 36分 32分38分 42分可见,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分值前两年相差不大,但2009年和2010年人文地理所占比重明显高于自然地理。

此外,选修部分的试题也多侧重于人文地理考查。

四年的地理试题都在注重考查人与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始终,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近四年山东高考地理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及分值分布如下表:年份题号呈现形式知识点分值(分)2010年1—2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8 3-4某地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图大气的热状况、逆温现象和太阳直射点的运动8 5-6 喀斯特地质地貌剖面图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及其影响8 7-8 河口三角洲卫星影像图海港建设条件、海水浴场选址、三角洲形态变化等8 26文字描述、区域图、气候类型图和统计表气候类型判读和成因分析及其影响;天气系统图绘制;工业化和城市化2529(3)(4) 能源消费变化和单位GDP 能耗变化图 单位GDP 能耗变化的原因分析;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分析10分 30 某沿海地区地形示意图 旅游地理:海水浴场和滨海公园的选址及其原因;旅游防范措施1031 台风路径示意图 自然灾害与防治: 台风过境前后的气压和风速变化;防御台风引发的次生灾害的措施10 32 某流域示意图 环境保护:污水排入河流产生的危害;流域内农业土地利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102009年1-2 非洲北部区域图 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农业区位 83-4 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 雨区分布位置的原因、区时计算 85-6 艾丁湖一万年来变迁示意图 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及其影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87—8 某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柱状统计图 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826 文字描述、区域图、模式图和曲线统计图 区域地理特征、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的措施、等高线 2529(3)(4) 文字描述和数据统计表 环渤海地区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1130 文字描述和乡村旅游区示意图 旅游地理: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分析;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可参与的旅游活动1031 火灾次数统计表 自然灾害与防治:自然灾害的关联性和串发性特点:旱灾引发森林火灾,火灾引发其他灾害1032 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 环境保护: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动物物种减少灭绝的原因分析 102008年1-2 中南半岛区域图 农业区位、工业区位、产业转移 83-4 统计表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农业区位 85-6 区域示意图 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水循环 87 文字描述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8文字描述 地理信息技术 4 26 文字描述和图形、统计表 天气系统、粮食安全、交通运输、湖泊生态环境治理 2529(1)(2) 文字材料和示意图 城市化 1130 文字材料和示意图 旅游资源: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 1031 我国局部轮廓图 自然灾害与防治:渍涝灾害的分布、成因和预防10 39 文字材料和示意图 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和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10 2007年1-2 世界某区域图 洋流、自然带、气压中心和地球运动的大量意义8 3 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 内外力作用与地貌4 4-5 文字描述 地理信息技术、时间计算8 6-7 华北某小城镇略图 工业区位区位的选择和城市空间结构8 8 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人口增长、迁移、人口比重和人口分布 4 26文字描述、局部地形图、土地利用状况图、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流域自然地理因素(地形、水文特征)、经济开发和流域环境问题及地理研究性学习内容(水库选址) 25 29(3)(4)文字描述和数据统计表 山东省外商投资集中分布地带、原因及其影响 11 30 青藏铁路和川藏公路经过地区及其沿途海拔变化图 旅游地理:旅游资源的分布、地区差异和旅游业的作用 1031 我国干旱灾害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示意图自然灾害与防治:不同区域干旱季节的分布特征、成因、影响及次生灾害的类型与监测 10 32 文字描述和三峡库区示意图 环境保护:三峡库区支流水质差异及成因;污染物的危害及治理措施10 (二)试题特征1.命题严格依据国家考试大纲和山东省历年考试说明,稳中有新四年来,地理试题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不偏不怪,不回避重点,着意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巧妙地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很好地落实了山东省各年考试说明的要求和素质教育体现能力的要求。

山东省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高考,是面对四种不同版本高中地理教材的高考。

从三年的高考地理试题来看,均采用了不拘泥于任一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积极寻找和创设新的考试平台,在命题素材选取上,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命题全部选取了各个版本的教科书之外的、与中学地理教学有关的材料(包括图文、表格等不同的形式),创设了“新”的问题情景,但是考查的落脚点又没有脱离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

可以说是意料之外的情景材料,情理之中的主干知识。

这样充分体现了对全体考生的公平和公正。

试题情境新颖,但又不偏不怪,既能较好地控制难度,又具有较强的区分度,这是高考地理命题逐渐走向成熟的体现。

2.重视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山东试题体现了对地理基础性知识、地理基本原理性知识等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这些知识始终是地理学习和应用的前提。

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天气和气候;地形、河流、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农业工业生产活动与区位因素分析;城市和城市化;交通运输;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时间计算;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及其影响;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自然灾害的特点与防治;动物种类减少原因等,均为地理学科主干知识。

3.重视学科基础知识,突出对地理学科基本能力的考查试题很少涉及对地理知识记忆方面的直接考查,阅读图表和文字表述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可以说是解决每一道试题的关键,都充分体现了对考生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

试题加大了题面信息量,注重题面信息与设问之间的联系,注重考生的思维过程与质量。

综合题的第26题,注重对学生据图准确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的综合考查,科学、合理的语言表述成为影响得分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4.读图表、识图表、分析图表仍然是考查的重点地理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突出了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尤其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考查。

地理试题向来是无图表不成题的,图表是最基本的呈现方式。

如2010年山东文综试题中第一卷选择题前8题都是地理题,涉及到4幅图;第二卷第26题涉及到三幅图,再加上绘制的等高线图,共4幅图,第26题还有两个表,第29题(3)(4)小题涉及到一幅图,选做题第30、31、32题都得借助于图表完成。

全部地理试题涉及到10幅图2张表,无图表不成题表现的完全彻底。

地理图表大体分三大类:第一是区域图,第二是等值线图(如等压线、等高线图等),第三是数据统计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数据表格等)。

图表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它们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的图上判读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各类地图、图表的呈现,不仅增加了试题的灵活性,也有利于对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特别是有利于对学生区域位置的空间定位,以及对数量关系和时间变化规律的分析考查。

5.热点问题与主干知识相结合如台湾海峡附近区域在我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多年来一直受到关注。

2010年高考第31题选取台湾海峡局部地区图为命题的区域背景,考查台风知识和防御措施。

6.山东地理的有关内容逐渐减少,山东地理不是每年必考2009年的山东高考地理试题中,涉及山东区域的很少,没有专门的试题考查山东地理,仅是第7~8题组的题图中包还有黄河三角洲的影子。

纵观2007~2010年的山东高考地理试题,涉及山东省的题目逐年减少,2007年最多时分值曾经达到11分。

究其原因:一是山东高考虽然自主命题,但仍然是国家级的考试,没有必要过于关注某一个区域的问题和内容;二是山东区域的热点问题和内容过于集中,各地市的高考模拟题中已有大量的涉猎,故高考命题采取回避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三是高考地理试题过于关注某一个区域,不利于对中学地理教学的正确引导。

当然,适当地体现山东地理的有关内容,是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是新课程地理教学新理念的具体表示,对此我们在备考中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7.围绕专题设问,答案言简意赅近四年的高考地理试题,在设问上多采用针对某一个地理专题进行设问的命题手法,如2009年高考试题,8道选择题每两个题分为一组,每组都针对一个小专题设问,考查相关问题。

综合题第26题考查的专题是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9题第(3)~(4)题考查的专题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高考地理中,考生应注意运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准确描述或说明所涉及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地理特征、地理过程等。

答案力求直奔主题,抓住要点,言简意赅。

8.重视选修内容的考查新课改高考试题与以往高考试题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新增加了选修内容的比例。

选修部分在高考试题中所占比重大大增加,而且选修部分试题也很典型。

2007~2010年,山东卷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都是各出一道题,分值占到全卷地理科分值的近13%。

选修部分试题一般难度不大,但能力要求在逐年提高,且关注点多落脚在我国。

二、2011年地理高考命题趋势的分析通过对2007~2010年,尤其是对2010年山东高考试题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预测一下2011年的地理高考命题趋势,虽然总体上仍会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原则,但在趋势上应该有以下几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