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炜--职业管理者的职业化素养

施炜--职业管理者的职业化素养


五、结语
——“和”:对立中的统一,不偏不倚,恰到好 处,中庸之道,把握好“度”(分寸);
——“适”: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体现出不同 的人格特征,具有适应性、权变性和灵活性。
五、结语
3、标准管理型人格 敬业为公的精神,处事公正的品格 宽阔宽容的胸怀,高瞻远瞩的视野 提纲挈领的方向感,细致入微的体察力 恰到好处的平衡力,果敢迅捷的决断力 身先士卒的感召力,亲和开放的感染力
的偏好、自恋、习惯而影响授权;在制度、 流程上“疑人”,在任用和指挥上“不疑” ——善于对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关键要 有客观、公正的心态。
三、“理”人
3、团队:融入团队,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宽广的性格域:复杂个性。 ——平和、诚恳、开放的作风;情感的融通;
以德服人而不以势压人。 ——化解冲突:个性冲突、无意冲突、利益冲
突。 ——宽厚的胸怀:看别人的长处;不计较小事;
必要时适当灵活和妥协 。
三、“理”人
——换位思维,替别人着想;控制情绪,不宜 率性;身先士卒,争作表率。
——善于沟通,并恰到好处;与下属、同事、 领导进行深入交流。
——把握原则,保持公正;用准则而不是权术 处理人际关系,减少团队的复杂性。
——用激情和热情感染别人。 ——保持职权影响力的有效性,同时注重非职
二、策略思维
4、系统: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周密地罗列所 有或主要“变量”并找出“变量”之间的关 系;网络状以及非线性思维;善于延伸和举 一反三。
5、互动:站在对方角度想问题;博奕式思考。
6、辨证:灵活,多角度,不钻牛角尖,注意平 衡,把握分寸。
7、深入:层层递进,不肤浅和平面化;注重细 节;直指要害。
权影响力。
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事
1、逻辑性: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空间逻辑性:整体与部分;模块组合;分
工和关联。 ——时间逻辑性:先后顺序;关键路线。 ——时空逻辑性:流程化;平行或异步并联;
流程上的时空的交叉点。
四、“理”事
2、计划性 ——一定时间背景下的管理循环:目标、执行、
考评、激励。 ——轻重缓急和工作的节奏。 ——细分时间;小段时间内工作内容的切换。
职业管理者的职业化素养
——管理型人格
主讲人:施 炜 博士 二00三年十一月
题解
1、职业管理者
“职业”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角色,是生 命的社会化形式。
“职业管理者”是以管理为职业的人。
题解
2、管理
“管理”是一种工作,一种活动: ——制定目标,对目标实现的途径进行运筹,对
目标实现的过程进行调节、指挥和控制; ——通过他人获取成果; ——管理的主要职能是组织、计划、领导和控制。
2、矛盾中的“和”与“适” 管理型人格是“矛盾”的:既要宏观,又要 微观;既要有深沉的理性,又要有鲜活的感 性;既要有思考力,又要有行动力;既要执 著,又要超脱;既要果敢,又要慎重;既要 大度,又要严格;既要开放亲和,又要坚守 自我;既要明察,又要宽容;既要与日俱进, 又不能追逐时髦;既要爱学习,又不能变得 教条;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
一、境界
1、境界的意义:管理者以其价值观为成长边界。 2、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统一: ——个人目标的实现以组织目标实现为前提;
个人目标不违背组织目标;遵循“组织交换” 原则。 ——不能因个人目标而使组织目标发生偏差和 错误。
一、境界
3、遵循基本准则:公平,公正,“阳光”(透 明),生成人格吸引力。
题解
4、素养
即“人格”,包括三个层面: ——基本道德规范,价值观,做人的原则,操 守和“浩然正气”(气节)。 ——个性,性格,心理特征(心态),习惯和 行为倾向,思维方式。 ——高度个人化的素质和能力(和“技能”相 交叉)。
题解
5、讲授本课的理由
第一,职业化素养是决定管理成败最关键因素; 第二,素养是可以后天改变和训练的。
程序、制度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模块化。
五、结语
1、管理者的破与立 ——打破“利”障,培养正气,提升境界。不
利令智昏,不利令“格”降。 ——打破“智”障,拓展视野,提高悟性。不
闭目塞听,不停滞不前。 ——打破“心”障,理顺心态,培植静气。不
患得患失,不浮躁虚妄。 ——关键在于打破自我中心的人格特征。
五、结语
三、“理”人
1、“知人”:理解别人 ——了解他人技术手段无法测试或缺乏统一标
准的素质、能力,所长所短。主要依靠经验 积累和感觉沉淀; ——了解、理解他人的动机、心理需要以及心 理特征。以自身的质朴、善良、宽厚、敏感、 细腻,体察、感知、映射、理解别人。
三、“理”人
2、“善任”:把人用好 ——把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使“事--人”耦合; ——辅导下属;给予具体的工作要求和标准; ——敢于授权,把握授权的分寸,不要因个人
题解
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是技术,也是人格。 管理的成败与个人的独特禀赋高度相关。学
会管理理论不难,做好管理工作不易。 管理的关键特点是:
——与人打交道; ——处理模糊、复杂系统; ——相当多的决策建立在预测的基础上; ——需考虑时间变量。
题解
3、职业化
“职业化”有专门化,专业化之义,和“业余 化”、“非专业化”相对。 两层意义: ——职业化技能:符合职业需要的专业技术、 素质和能力 ——职业化素养:符合职业需要和角色定位的 人格特征。它是个人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互 动的结果。
四、“理”事
3、准确性 ——决策时相关知识和信息的全面、准确把握; ——兼听则明,虚心吸收; ——多种解决方案中的选择:决策模式的积淀; ——把握事情、流程中的风险点并有效地控制; ——果断而不拖泥带水。
四、“理”事
4、协同性 ——协作精神和配合意识; ——有关信息、知识的传播和共享; ——重视基础性、标准化的工作;有关技术、
一、境界
5、责任意识
——敬业,认真,一丝不苟;不诿过,敢于承 担责任。
——关怀下属,培养人才;不搞“武大郎开 店”。
二、策略思维
1、前瞻: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方向感强。 2、敏锐:对事物变化敏感,直觉好。 3、概括:善于归纳和总结;善于对复杂的事物
进行概括;善于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 方面;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善于化繁为简; 善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钥匙。
五、结语
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明辨事理的洞察力 注重细节的操作力,闻过则改的自省力 兼听则明的判断力,入情入理的沟通力 举一反三的延伸力,犀利准确的决策力 知行合一的行动力,敢为人先的创新力
谢谢大家!
——公平:处理人和事有统一的尺度; ——公正:尺度的内容,价值判断的正当性。
一、境界
4、超越“小我” ——空间上“超越”:打破本位主义,有大局观; ——时间上“超越”:价值观和心态、个性与时俱
进; ——利益上“超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过
分计较;不沾小便宜;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 有合适的平衡点; ——个性上“超越”:平静坦荡;行云流水;顺其 自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