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
OSI参考模型将计算机网络分为 层,其划分 参考模型将计算机网络分为7层 参考模型将计算机网络分为 层次的主要原则是: 层次的主要原则是: (1)各层之间界面清晰自然,易于理解, 相互交流尽可能少。 (2)各层功能的定义独立于具体实现 的方法。 (3)网中各节点都有相同的层次,不 同节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4)保持下层对上层的独立性,单向 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都不是特别完美,由于在ISO制定OSI参考模型过程 中总是着眼于通信模型所必需的功能,理想化得等待政府行为来统一各种网络协 议,在制定过程中忽略了互联网协议的重要性。当考虑到这一点时,却由于功能 复杂难以实现等原因,失去了市场。而TCP/IP模型在现存的协议基础上,考虑到 “将协议实际安装到计算机中如何进行编程最好”实际应用的问题,使得在实现 上比较容易,得到了广大用户得支持,也得到了大厂商的支持,所以TCP/IP参考 模型得到了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模型
,计 机网络 层结构 网络 层结构 现其实 将复杂 网络 务 为多个可处 , 问题简单 。 这 可处 块 间 单 赖关系, 块 间 单 务与 务 关系,从 构 层 关系,这 层。 ,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模型的意义 层次结构体现对复杂问题“分而治之”的模块化方法,它可以大大 降低复杂问题的处理难度,这正式网络研究中采用层次结构的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各层之间相互独立,高层不需要知道其低层如何实现的,只需要知道该层通 过层间接口所提供的服务. (2) 灵活性好.当任何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接口关系保持不变,则在这层以上或 者以下的各层不受影响,另外,当某层提供的服务不再需要甚至可将这层取消 3) 各层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来实现. (4) 易于实现和维护.因为整个系统被分解为若干个易于处理的部分. (5) 有利于促进标准化.
TCP/IP参考模型是另一个重要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参考模 型。在该模型中,将网络划分为4层,其分别为网络接入层、 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其结构如图所示。
OSI模型
TCP/IP模型
两种模型的比较: 1、 分层模型存在差别。TCP/IP模型没有会话层和表示层,并且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合而为 一。造成这样的区别的原因在于:前者是以:“通信协议的必要功能是什么?”这个问题未 中心,再进行模型化;而后者是以:“为了将协议实际安装到计算机中如何进行编程最好?” 这个问题为中心,再进行模型化的。所以,TCP/IP的实用性强。 2、 OSI模型有3个主要明确概念:服务、接口、协议。而TCP/IP参考模型最初没有明确区分 这三者。这是OSI模型最大的贡献。 3、 TCP/IP模型一开就考虑通用连接(Universal Interconnection),而OSI模型考虑的是 由国家运行并使用OSI协议的连接。 4、 通信方式上面,在网络层OSI模型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方式,而TCP/IP模型只支持 无连接通信模式;在传输层OSI模式仅有面向有连接的通信,而TCP/IP模型支持两种通信方 式,给用户选择机会。这种选择对简单的请求-应答协议是非常重要的。 两种模型的命运: 5 、技术上的缺陷是致命的。由于OSI模型忽略了互联的问题、数据安全、加密问题和网络 管理等问题,等到不断修补的时候它已经失去了市场。另外,OSI协议推出时,TCP/IP协议 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大学科研、很多开发商已经在谨慎地交付TCP/IP产品,再加上策略上的 失误导致了OSI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过。 6 、虽然TCP/IP模型同样有很多的缺陷。但是,由于它一开始就着眼于通用连接,使得 TCP/IP模型以及其协议,可在任何互连的网络集合中进行通信。这十分引人注目。另外,它 所表现出来的惊人的生命力,就显得更加有趣。它形成的基本技术连接了一个61个国家的家 庭、学校。公司和政府实验室的全球互联网。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形成了一个事实上存在 的模型——TCP/IP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