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弯矩调幅ppt课件

弯矩调幅ppt课件


具体地
弹性分析得出的最不利弯矩
M1'
Max 1.02M 0
MA
2
MB
MB
A
平衡关系求得 的弯矩
MB
B
最不利弯矩
23
弯矩调幅法的基本规定2、3、4
(1)钢筋宜采用Ⅱ、Ⅲ热轧钢筋。 (2)调幅系数≤25%。 (3) 0.1≤ ξ=x/h0 ≤0.35 (4)调幅后必须有足够抗剪能力。 (5)按静力平衡计算跨中弯矩,支座调幅
5
5.4.2 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方法设计的 结构和构件,尚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的要求,并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 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以 及要求不出现裂缝或处于侵蚀环境等情况 下的结构,不应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 的分析方法。
6
5.4.3 钢筋混凝土梁支座或节点边缘截面的 负弯矩调幅幅度不宜大于25%;弯矩调整后 的梁端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不应超过0.35, 且不宜小于0.10。 板的负弯矩调幅幅度不宜大于20%。
*连续梁任一跨调幅后的两端支座弯矩MA、 MB绝对值的平均值,加上跨度中点的弯矩
M1 之和,应不小于该跨按简支梁计算的
跨中弯矩M0,即
M A M B
/ 2 M1'
M0
M1'
M0
MA
2
MB
21
MB
A
平衡关系求得 的弯矩
MB
B
最不利弯

M0
M1 0.5M a
M u 0.15Fl
22
M1
并且应注意,经过弯矩调幅以后,结构在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不应出现塑性铰。
27
连续梁各控制截面的剪力设计值
可按荷载最不利布置,根据调整后的支 座弯矩用静力平衡条件计算;也可近似 取用考虑荷载最不利布置按弹性方法算 得的剪力值。
28
6.3.6 计算弯起钢筋时,截面剪力设计值可 按下列规定取用(图6.3.2a):
等跨等荷载连续梁、板实用计算法:
M=α(g+q)l02 V=β(g+q)ln 式中:α、β---弯矩剪力系数,查表。
32
连续梁和连续单向板的弯矩计算系数
截面位置
支承情况
端 边跨 距端第 距端第二 中间 支座 跨中 二支座 跨跨中 支座
AⅠ
B

梁、板搁置
在墙上
0 1/11 2跨
连续:
板 梁
与梁整 -1/16 浇连接 -1/24
2
弯矩调幅法概念
由于塑性铰的转动是有限的,因此调幅量也有限。 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完 善了连续梁、连续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 进行内力调幅的设计方法。
4
5.4 基于弹性分析的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
5.4.1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连续单向板, 可采用基于弹性分析的塑性内力重分布方 法进行分析。 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以及双向 板等,经过弹性分析求得内力后,可对支 座或节点弯矩进行调幅,并确定相应的跨 中弯矩。
后跨中弯矩不小于弹性计算值。
24
使用弯矩调幅法时,为什么要限制 ?
答:因为 为相对受压区高度,其值的大 小直接影响塑性铰的转动能力。
b时为超筋梁,受压区混凝土先破 坏,不会形成塑性铰。
b 时为适筋梁,可以形成塑性铰。
值越小,塑性铰的转动能力越大,
因此要限制。
一般要求 0.35
25
7
弯矩调幅公式
(Me Ma) / Me
——弯矩调幅系数;
Me——按弹性方法计算得的弯矩; Ma——调幅后的弯矩。
支座弯矩调幅
跨中弯矩计算
8
弯矩调幅法计算步骤
(1) 按弹性分析方法计算内力,按活载最 不利分布进行内力组合得出最不利弯 矩图;
(2) 对支座弯矩调幅; (3) 计算支座弯矩调幅后相应的跨中弯矩
弯矩调幅法的基本规定5
•按荷载的最不利位置和调幅弯矩由平
衡关系计算的满足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要求所需的箍筋面积应增大20%。
sv min
Asv bs
0.34 ft
/
f yv
箍筋面积增大 的区域
1.05h0
1.05h0 1.05h0
箍筋面积增大的
区域
26
考虑内力重分布后,结构构件必须有足够 的抗剪能力。
0.175Fl0
0.250Fl0
1 4
Fl0
M0
M0为按简支梁确定的跨度中点弯矩。 14
15
跨中弯矩计算:法一
——附加三角形弯矩图
M B 0.038Fl
附加三角形弯矩图
16
这相当于在原来弹性弯矩图形上叠加上一 个高度为
MB 0.038Fl 的倒三角形
此时跨度中点的弯矩改变成
M1`
M1
1 2
值,其弯矩值不得小于弹性弯矩值。
9
两跨连续梁
l0/2 l0/2
F
F
1
1
A
l0
B l0
A
MB=-0.188Fl0
M1=0.156Fl0
弹性方法求内力
10
+
MB=0.038Fl0
叠加三角形分布内力
11
=
支座弯矩 MB=-0.150Fl0
0.5MB M1 M0
跨中弯矩 M1 =0.156Fl0+0.019Fl0=0.175Fl0
11.2.5 用弯矩调幅法设计连续 梁、板
—塑性设计方法
1
弯矩调幅法的概念和计算的基本规定 弯矩调幅法的基本概念
弯矩调幅法简称调幅法,它是在弹性弯矩的基 础上,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某些截面的弯 矩值。通常是对那些弯矩绝对值较大的截面弯 矩进行调整,然后,按调整后的内力进行截面 设计和配筋构造,是一种实用的设计方法。
1 计算第一排(对支座而言)弯起钢筋时, 取支座边缘处的剪力值;
2 计算以后的每一排弯起钢筋时,取前一排 (对支座而言)弯起钢筋弯起点处的剪力 值。
29
30
按塑性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 连续梁板的内力
等跨、不等跨梁板的内力计算
31
* 跨度相差不大于10%,q/g = 1/3~5, 可直接查表求出内力系数,再求内力, 教材表2-3、表2-4
调幅后的弯矩
12
支座弯矩调幅系数
M B M B ' 0.038 0.2 20%
MB
0.188
支座下调的弯矩去哪里了?
13
满足力的平衡条件
MB=-0.150Fl0
0.5MB M1 M0
M1 =0.156Fl0+0.019Fl0=0.175Fl0
0.5M B ' M1'
0.075Fl0
1/14
-1/10 3跨以
Δ
0.175Fl
17
跨中弯矩计算:法二
——由平衡条件求得
MB=-0.150Fl0
M1
0.5MB
M0
M1
18
设M0为按简支梁确定的跨度中点弯矩
M1`
M0
1 2
Ma
1 4
Fl
1 2
• 0.15Fl
0.175Fl
19
弯矩调幅法的基本规定
20
弯矩调幅法的基本规定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