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土石混填路基施工方案

公路土石混填路基施工方案

土石混填路基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合同工程项目为青乌一级公路第一合同段,填石路基施工桩号为K34+170~K36+270,长度为2.1km。

填石路基所使用的石料计划使用宝力格料场的河槽天然砂砾进行填筑,该材料满足填石路基施工要求。

二、工期安排计划2013年8月1日~2013年9月30日进行填石路基施工。

三、施工准备1、测量放线使用驻地办批准可以使用的导线点、水准点,用全站仪精确完成测量工作,设置牢固控制桩。

并在施工中加强校核。

2、机械准备D85推土机1台,XSM220型振动压路机2台,东风洒水车8吨1台,运输车10辆,PY160型平地机1台、挖掘机大宇220型1台,ZL50装载机1台四、施工方案1、施工组织机构工程总体负责人:陈海萍技术负责人:张桂芝施工生产负责人:杨青质检工程师:张利军现场技术负责人:刘建伟2、路基施工方法2.1 施工准备填石路基开工前,本标段在项目总工组织下,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根据有关程序提出修改意见或报请变更设计。

2.2 测量放线首先对业主单位所交控制桩及资料进行复测校核,采用校验过的全站仪或其他满足测量精度的仪器精确测量,确认无误后,根据施工需要加密导线点及水准点。

对路基各横断面原地面高程进行复测,绘制路基横断面图,计算路基填料数量,并按实测的原地面高程计算路基施工宽度,经监理工程师及业主认可后进行施工。

填石路基开工前应全面恢复中线并且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如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起讫点等。

恢复路基中线桩位时应注意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上报现场监理工程师、业主。

2.3 场地清理及填前的碾压在填石路基填筑工程开工前,进行路基填筑前的清理工作,平整压实地基。

填前碾压的压实度必须达到规范要求,才能进行填石路基填筑施工。

2.4填石路基施工2.4.1 卸料路基填筑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根据规范及监理的要求,每层填石路基材料(河槽砂砾)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暂按每层松铺厚度30cm铺筑,运输车辆由专人指挥,按指定的行驶路线运送,自卸汽车从料场把炮渣石运到现场后,从一端开始,左右成排,前后成行,料堆成梅花型分布。

根据路基宽度、自卸车每车方量及松铺厚度,在上料工作面上用白灰洒网格,以确定每车料的卸车位置,来严格控制填筑厚度;并且在路基填筑前,在路基上每间隔20米,横断面上设置红白30cm间隔的填筑控制杆,作为控制填方材料松铺厚度的方法。

上述两种控制方法可使推土机推平料堆后,路基填料的松铺厚度大致相同且不大于30cm。

2.4.2 摊铺整形用推土机摊铺整平。

摊铺时先用推土机按路基上‘三杆’控制的填筑高程大致推平,人工配合装载机挑除超粒径(>25cm)的填料,个别不平处人工用细石块、砂砾找平。

当石料级配较差、粒径较大、石块间的空隙较大时,可在每层表面的空隙里嵌入石渣、砂砾、中(粗)砂,使空隙填满。

2.4.3 路基压实路基填料石块本身是不可压缩的,压缩的目的是使各粒料之间的松散接触状态变为紧密咬合状态。

路堤碾压应先压两侧后压中间。

横向接头一般重叠0.4m~0.5m,前后相邻两区段宜纵向重叠1.0~1.5m,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压实质量。

碾压时,采用压路机先静压2遍,然后先慢后快,由弱至强进行振压。

一般行驶速度控制在1~2km/h,即使用最低档油门行驶压实。

压实时人工随时用小石块或石屑补平及填满缝隙。

对靠压实设备无法压碎的大块硬质材料,均用人工予以清除或破碎,破碎后的硬质材料最大尺寸不超过压实层厚度的2/3,并均匀分布。

直至路基压实层顶面稳定、无轮迹、石块紧密、表面平整时,进行路基的检测。

路基压实度检查采用测定相对应的沉降差。

碾压过程中,由测量、试验、监理等相关人员测定并记录,测定并记录在不同碾压遍数下路基填料碾压后的沉降差,直至达到规定的要求为止,同时记录此时的沉降差。

对每一层碾压完毕的路基工作面均严格自检,要求路基工作面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槽、无离析、无明显轮迹等现象,自检合格后在待验收的路基工作面上,把路基边线、中线用白灰撒出,明确出填筑路基的范围,之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2.4.5填石路堤标高差检测方法1)填石路基孔隙率符合规范要求时进行沉降差的观测。

填石路堤上、下路堤压实质量标准2)布设测点:河槽天然砂砾作为路基填料,由于粒径较大,在碾压过程中粒料有错动现象,易造成测试结果的可靠性降低。

故在试验路段每断面布设5个控制点,每个控制点至少布设3个子控制点,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从而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出填石路堤的压实标准。

3)碾压之前用精密仪器测量各测点的标高。

4)重振压两遍后,再进行一次标高的观测,得到的沉降差作为路基施工质量的检测依据。

3填石路堤质量标准及实测项目见下表2.5 填筑过程中质量控制每填一层经过压实自检后,符合规范要求,再经监理工程师检验批准后方可填筑下一层。

每层填筑设专人严格掌握卸料的地点、分层厚度,并在整个路基填筑宽度内使运料车辆均匀分布行驶。

试验人员应跟班作业,测定沉降差,确保每层压实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路基填筑过程中每三层对中线、高程、路基宽度进行检查校正,已确保路基填筑质量。

路基填料时采取加宽填筑,挖通临时排水、修通施工便道并组织专人和材料做好养护工作。

同时做好雨季的防护措施。

五、质量保证措施1.1 本工程质量目标:“创局优工程”。

在建分项工程一次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交工验收合格率为100%;单位工程竣工验收优良率100%。

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通过精心的组织与管理、精密的施工,在达到业主规定的质量标准基础上,争取更上一层楼,创局优工程。

1.2 质量方针:科技兴企重质量预防为主保安康文明施工促环保诚信增效求发展强化质量意识的教育,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施工设计图纸、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

坚持岗前培训及持证上岗制度,坚持“三检、四按、五不准、六做到”,即三检:“自检、互检、交接检”;四按:“按图纸、按规范、按工艺、按标准”;五不准:“资料不全不准开工、材料不合格不准进场、测量闭合不符合要求不准使用、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行下道工序、达不到质量标准不准交工验收”;六做到:“方案做到合理、技术资料做到齐全、质量检验做到可靠、施工试验做到真实、测量数据做到准确、施工方法做到正确”。

加强全体员工思想教育,牢固树立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工作的观念。

每一道工序施作完毕,作业工区自检合格后上报质检工程师,质检工程师检查合格后,上报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并签字批准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作。

若检查不合格,作业工区必须立即返工或返修,重新检查直到合格为止。

本工程所用材料试验与检验必须按国家和交通部颁发的有关工程试验规范和规定实施,遵守招标文件中有关条款和有关施工规范的要求,做好本工程的材料试验与检验。

工程材料试验与检验必须按承德市建设主管部门有关文件规定。

用于本工程的所用建筑材料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质量规定,并具有材质证明和合格证件。

施工所使用的各种计量检测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和鉴定,确保计量、试验、检测等器具的精度和准确度。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严格执行以项目总工为首的技术责任制,使施工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

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设计图纸施工,严格遵守施工规范,严格掌握施工技术标准、质量检查及验收标准。

每道工序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向施工人员明确工序操作规程、质量要求和标准。

严把工序质量关,上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作业队自检、经理部复检合格后即通知监理工程师。

坚持三级测量复核制,保护好测量桩点,施工测量放线要反复校核,确保中线、水平及结构尺寸,位置正确,并按照要求向监理工程师申报测量资料。

六、雨季施工措施1、雨季来临前修建临时排水设施,防止积水淹没;每场雨后及时排除顶面积水,并对边坡和急流槽进行维护。

2、路基填料做到随挖随填、随填随压。

3、经雨水浇淋的路基在施工前重新碾压平整。

4、加强便道维护,保证雨季运料及时通畅。

七、文明施工措施为把本合同一级公路建设成一条环境优美的公路,我单位在施工中尽量大限度维护原来的地貌地形,保持原来的生态环境。

施工区内道路通畅、平坦、整洁,不乱堆乱放,无散落物;构造物周围应浇捣散水坡,四周保持清洁;场地平整没有积水,无散落的杂物及散物;场地排水成系统,并畅通不堵。

施工废料集中堆放,及时处理。

施工现场距离居民区、道路的施工段落应做好施工围挡工作,交通导改处作好明确标识,以利于附近居民出行方便。

在路基填筑及基坑回填时,应作好明确的标识,注明工程名称、路基桩号、段落、负责人姓名及压实度标准。

班组必须做好操作后场地清理,随作随清,物尽其用。

在施工作业中,应有防止尘土飞扬、混凝土洒漏、车辆沾带泥土运行等措施。

有考核制度,定期检查评分考核,成绩上牌公布。

八、环境保护措施为确保文明施工,促进施工顺利进行,把环境工作作为施工现场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认真贯彻执行施工的全过程。

加强环保教育,组织职工学习环保知识,加强环保意识,使大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认真贯彻各级政府的有关水土保护、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令,结合设计文件和工程特点,及时申报安全环境保护设计,切实按批准的文件组织实施。

强化环保管理,定期进行环境检查,及时处理违章事宜,主动联系环保机构,请示汇报环保工作,做到文明施工。

美化施工场地,场地废料、土石方废方处理,应按设计要求按工程师指定地点处理,防止水土流失。

保持排水通道畅通,工地干净卫生。

施工中还尽量减少对周围绿化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消除施工污染,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源、耕地、农田、灌溉渠道,要采用渗井或其它措施处理。

工地垃圾及时运往指定地点深埋,清洗集料机具或含有沉淀油污的操作水,采用过滤的方法或沉淀池处理,使生态环境受损减到最低程度。

九、安全保证措施做到没有工程事故和重大设备、人身伤害事故,坚决实现“五杜绝”,即杜绝施工死亡事故,杜绝多人伤亡事故,杜绝重大‘机破’事故,杜绝重大交通事故,杜绝重大火灾事故。

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1.5‰以下;机电设备、电器设备,小型机电检查率达10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承德市有关安全生产的管理规定。

严格执行JTJ076-9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加强职工安全生产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抓好本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

成立综合整治办公室,日常办公室设在施工现场,负责防爆,防火、防洪、防盗,以及工程保卫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