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 第14章 振动
x02
x02 pn2
或 x Asin( pnt )
初相位
tan pn x0
x0
周期
T 2π pn
频率
f 1 pn T 2π
系统的固有频率和周期仅与系统的质量与刚度有关,与运
动初始条件无关。振幅和初位相则由运动初始条件决定。
Theoretical Mechanics
返回首页
第14章 振动
14.1 主要内容
Theoretical Mechanics
返回首页
第14章 振动
14.1 主要内容
14.1.1 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
1. 单自由度无阻尼自由振动
(1)振动微分方程标准形式
x pn2 x 0
固有频率
pn
k m
(2)运动方程 x x0 cos
pnt
x0 pn
sin
pnt
振幅
A
T
1 2
meqq2
V
1 2
keqq
2
x=0时,U=0, 动能具有最大值Tmax,速度为零时,T=0,
势能具有最大值Umax。
Tmax Umax
得
Theoretical Mechanics
pn
keq meq
返回首页
第14章 振动
14.1 主要内容
14.1.3 单自由度系统的衰减振动
(1)振动微分方程标准形式
c m
;
h H m
Theoretical Mechanics
返回首页
第14章 振动
1解 x bsin(t )
其中: b――振幅,――相位差
b
h
b0
( pn2 2 )2 4n2 2 (1 2 )2 4 22
其中:
tan
2n
2 n
2
2 1 2
pn
(3)共振
此时n即1时 发生共振b 。 b0
2
2
在共振频率附近阻尼对受迫振动振幅有显著影响。远离
共振区(0.75~1.25),其对振幅的影响可略去不计。
当1时,位相差 /2,与阻尼大小无关。工程上利
用此特点,通过实验测量系统固有频率pn。 (4)转子的临界转速
引起转子剧烈振动的特定转速称为临界转速。这种现象是
――频率比
n ――阻尼比
pn
b0
H k
――激振力之最大值引起的弹簧静伸长
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激振力频率。
Theoretical Mechanics
返回首页
第14章 振动
14.1 主要内容
振动微分方程的全解为
x Aent sin( pn2 2 t ) B sin(t )
衰减振动
强迫振动
由共振引起的。
Theoretical Mechanics
临界角速度
c pn
k m
临界转速
nc
30
c
第14章 振动
14.1 主要内容
(5)减振与隔振的概念
为了尽量减小振动,避免在共振区内工作。许多引发振动
的因素防不胜防,或难以避免,这时,可以采用减振或隔振的
措施。
减振:在振体上安装各种减振器,使振体的振动减弱。例
Ai1
ln nTd ――对数减幅系数
阻尼对周期影响不大,而对振幅有显著影响,使其按指数 曲线衰减。当n>pn时,运动不具有振动特性。
Theoretical Mechanics
返回首页
第14章 振动
14.1 主要内容
14.1.4 单自由度系统的受迫振动 (1)受迫振动微分方程式 简谐激振力的三种形式:
x 2nx pn2 x 0
n c 2m
(2)运动方程(n< pn即小阻尼情形)
x Aent sin( pdt )
A
x02
( x0
nx0 pd2
)2
tan x0 pd x0 nx0
其中
pd
pn2 n2
Td
2 pd
pd
T 1 2
pn 1 2
n
pn
――衰减振动周期
为阻尼比
Ai enTd ――振幅缩减率(即减幅系数)
14.1 主要内容
(3)等效的概念
自由振动微分方程等效为广义坐标的形式
meq q keq q=0
meq---等效质量
keq---等效刚度
并联弹簧 keq k1 k2
串联弹簧
k eq
k1k2 k1 k2
14.1.2 计算固有频率的能量法
计算固有频率用能量法的理论基础是机械能守恒定律
T+U=常量 其中
为了取得较好的隔振效果,系统应当具有较低的固有频率
和较小的阻尼。不过阻尼也不能太小,否则振动系统在通过共
振区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
Theoretical Mechanics
返回首页
第14章 振动
14.2 基本要求
Theoretical Mechanics
返回首页
第14章 振动
14.2 基本要求
14.2 基本要求 1 .能建立单自由度系统线性自由振动、衰减振动和受迫振 动的微分方程,熟悉振动的特征及运动方程。 2 ..利用等效的概念计算系统的等效刚度、等效质量。 3 .能熟练地应用能量法计算系统的固有频率。 4 .能熟练地求解单自由度振动线性系统的自由振动、衰减 振动和强迫振动的微分方程。 5 .能熟练地计算系统的振动周期、频率、振幅、振幅缩减 率(即减幅系数)、对数减幅系数等。 6 .掌握共振的条件,了解临界转速的基本概念。 7 .了解隔振的基本概念。
理论力学第三篇 动 力 学 第14章 振动
Theoretical Mechanics
制作与设计 贾启芬 刘习军
返回总目录
第14章 振动
14.1 主要内容 14.2 基本要求 14.3 重点讨论 14.4 例题分析 14.5 典型习题
Theoretical Mechanics
目录
返回首页
第14章 振动
直接作用激振力
F1 H1 sint
弹簧悬挂点简谐运动引起的激振力 F2 H2 sint kasint
偏心转子引起的激振力
F3 H 3 sin t me 2 sin t
有阻尼强迫振动微分方程的标准形式,是二阶常系数 非齐次微分方程
其中
x 2nx pn2 x h sin t
pn2
k m
;
2n
如,利用各种阻尼减振器消耗能量达到减振目的。
隔振:将需要隔离的仪器、设备安装在适当的隔振器(弹 性装置)上,使大部分振动被隔振器所吸收。
隔振有两种形式 a.主动隔振:将振源与基础隔离开。
主动隔振的效果用力传递率或隔振系数来衡量,定义为
a
HT H
其中H和HT分别为隔振前后传递到地基上的力的幅值。
Theoretical Mechanics
返回首页
第14章 振动
14.1 主要内容
b.被动隔振:将需防振动的仪器、设备单独与振源隔离开。
被动隔振是将防振的物体与振源隔离(振源来自地基的 运动),防止或减小地基振动对物体的影响。
被动隔振的效果位移传递率表示,定义为
a
B b
B为隔振后传到物体上的振动幅值,b地基运动的振动幅值。
通过计算可知位移传递率与力传递率具有完全相同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