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帕金森定律案例分析ppt课件

帕金森定律案例分析ppt课件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
• 帕金森定律是帕金森在对组织机 构的无效活动进行调查和分析中 提出的关于组织机构臃肿低效的 形成原因的定律。帕金森在组织 机构活动中发现这样一个事实: 组织机构所完成的工作与工作人 员的多少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 联系,管理层次的增加也与工作 本身无关。他认为,造成这种事 实的原因是由一个规律性的动机 所导致的,亦即“工作的增加只 是为了填满完成这一工作时可资 利用的时间”。这就是所谓的帕 金森定律。
• 帕金森把它提出的帕金森定律概括为两条(做为动机要素 的)法则:其一是增加部属的法则,其二是增加工作量的 法则。
帕金森定律--3
• 帕金森用英国海军部人员统计证明:1914 年皇家海军官兵146万人,而基地的行政官 员、办事员3249人,到1928年,官兵降为 10万人,但基地的行政官员、办事员却增 加到4558人,增加40%。
渭南上演“帕金森定律”
• 上班的有54个人
• 临渭区“社管办”一位姓李的副主任说,临渭区有网吧80 多家,一部分停业,昨天正常营业的城区是59家,乡下是 24家。“社管办”8个人的编制是1995年的,现在上班有 54个人,除了网吧还有其他事情。记者问在册多少人,他 说有请长假的,具体多少他也不清楚。提到网吧老板反映 的“管理费”,李称,没有收“管理费”一说,但是辖区 的所有网吧都有未成年人上网的情况,都被处罚过。按照 规定,立案到罚款需要一系列材料,记者要求看看他们今 年的案卷,李副主任讲,临渭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同斌洲 是“社管办”主任,具体情况要他来解释。
• 为了尽量减少“帕金森定律”的发生几率,唯一 可行的办法就是加强监管机制的制定和处置步伐。 渭南的做法给全国敲响了警钟,对于整个行政效 能提高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谢谢!
• 帕金森定律深刻地揭示了行政权力扩张引 发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官场传染病”。
渭南上演“帕金森定律”
• 案例分析
• 这个拖欠的罚款是师出无名的,名曰“管理费”,而只有8人编制却有 54人上班,领工资的近70人。不由想起在行政管理学上“帕金森定律 ”: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 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 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对于 很多人的情况是选择第三种情况。而这次渭南的实际情况正好说明了这 样的选择结果。这就是官场官僚主义滋生的一种形式。而之所以如此, 在于监督和管理过程的漏洞。即对于这样膨胀,没有一个部门去监管。 因为8人的编制内,所有的8人之外都是非编制人员,而实际领工资的人 数已经70人,这个膨胀的基数在于无人顾及,在于没有有效的监督管理 机制去约束。
渭南上演“帕金森定律”
• 在册领工资的近70人
• 记者走访了几家网吧老板。他们说,以前渭南市文化局管理城区十几 家大的网吧时,只有年检交纳几百元的费用,其它什么钱也不缴纳。 临渭区文化局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当地统称社管办)从2009年6月 份开始接手管理后,要求每个网吧每月缴纳1000元的“管理费”, 尤其是今年证照年检的时候,每家网吧要缴纳2000元的年检费,全 年的12000元的“管理费”到位后才给证照,因为涉及公安机关年检, 一些网吧只好缴纳,经营情况不很好的就托人说情,少缴纳点“管理 费”先要出来证照。
帕金森定律--案例1
• 帕金森经过多年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人做一件事 所耗费的时间差别如此之大:他可以在10分钟内 看完一份报纸,也可以看半天;一个忙人20分钟 可以寄出一叠明信片,但一个无所事事的老太太 为了给远方的外甥女寄张明信片,可以足足花一 整天:找明信片一个钟头,寻眼镜一个钟头,查 地址半个钟头,写问候的话一个钟头零一刻钟…… 特别是在工作中,工作会自动地膨胀,占满一个 人所有可用的时间,如果时间充裕,他就会放慢 工作节奏或是增添其他项目以便用掉所有的时间。
渭南上演“帕金森定律”
• 对于行政部门本身,帕金森定律是不可避免的现 状,只不过渭南县的情况比较突出罢了。帕金森 定律带来的是行政效率的降低,或者可能降低到 意想不到的情况。效率的降低导致整个行政机能 的僵化,最后将会导致行政机能的瘫痪。而渭南 出现此种情况,到记者在希望采访的时候所有人 的都是关机状态,这本身就说明了“此地无银” 的状态。
• 人数的增多,财政不会拨款,那么其工资的来源就会成为一个疑问。在 帕金森定律下,那些超越编制的人员或者是领取低工资,或者是通过其 他“非法”的收取费用的手段为自己创收,解决工资问题。在渭南的做 法也是从所谓的“管理费”入手的,从之前的几百元到现在的上万元的 “管理费”就是一个明证。可见,帕金森定律的演变对于企业是一场灾 难,因为税负将会加重他们的负担,而这个成本将会转嫁到商家的身上 成为运行成本的一部分。
• 最近,“社管办”不断来人催促,说如果再不赶快缴纳“管理费”, 马上检查、关门。老板们很是担忧,因为“社管办”惹不起,稍稍有 点问题就被重罚,有关系的被收三五千元“管理费”的优待,没关系 的每家网吧连罚带交15000元“管理费”,平时一些检查也要请吃饭 交罚款。这些项目都是以“罚款”的票据收取的。记者从渭南市相关 部门获悉,临渭区“社管办”编制是8个人,在册领工资的人数有近 70人。事实上,“社管办”收钱后一段时间就放任自流,所以临渭区 网吧问题的投诉非常多。
• 由此得出结论: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 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 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这条定律又 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
帕金森定律--案例2
• 帕金森举例说:当官的A君感到工作很累很忙时,一定要 找比他级别和能力都低的C先生和D先生当他的助手,把 自己的工作分成两份分给C、D,自己掌握全面。C和D还 要互相制约,不能和自己竞争。当C工作也累也忙时,A 就要考虑给C配二名助手;为了平衡,也要给D配两名助 手,于是一个人的工作就变成七个人干,A君的地位也随 之抬高。当然,七个人会给彼此制造许多工作,比如一份 文件需要七个人共同起草圈阅,每个人的意见都要考虑、 平衡,绝不能敷衍塞责,下属们产生了矛盾,他要想方设 法解决;升级调任、会议出差、恋爱插足、工资住房、培 养接班人……哪一项不需要认真研究,工作愈来愈忙,甚 至七个人也不够了……
们常常用此来解释官场的形形色色。
诺思科特·帕金森简介
诺思科特·帕金森(C.NorthcoteParkinson) 生于1909年,富有幽默感而又孤高自傲。 英国历史学博士,就学于剑桥和伦敦大学, 先后在皇家海军学院,利物浦大学和马来亚 大学执教,为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员。60 年代移居美国,又在哈佛大学任课。1957 年,他在马来西亚一个海滨度假时,悟出了 一个法则,后来他将自己思考的结果发表在 伦敦的《经济学家》期刊上,一举成名。该 书于1958年出版以后,被翻译成多国语言, 在美国长踞畅销书排行榜榜首,他的演讲更 是座无虚席。“帕金森法则”已经被广泛运 用到现代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在治理界更是 广为人知,经典例证被诸多治理学经典书籍 引用分析。此书奠定了他作为20世纪最伟 大的政治学家的理论基础。
• 下午3时,同斌洲办公室的门关着,局办公室的桌子上有 一张每天四次的签到单,里面没有同斌洲的名字,一位女 工作人员说,同斌洲下午来过了,开会完就走了,记者让 她联系一下,她给同打了一下电话后说同的手机停机了。
帕金森定律
—诺思科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帕金森
这是一本欧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争相学习的著 作,因为它揭开了潜藏于管理用人的背后的秘 密。英国学者C.N.帕金森认为,帕金森定律是 官僚主义或官僚主义现象的一种别称,因此,人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
•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可以基 本归纳为以下2种说法:
1.做一份工作所需要的资源,与工作本身并没有 太大关系;一件事情膨胀出来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与完成这件事情所花的时间成正比。 分析:帕金森定律指出:工作会自动地膨胀,占 满所有可用的资源(包含时间)。在管理中这隐 含着你可以为一项任务安排过多的资源(时间) ,如果你给自己安排了充裕的资源(时间)去从 事一项工作,你会放慢你的节奏一边用掉所有可 分配的资源(时间)。
帕金森定律
渭南上演“帕金森定律”
近日来,临渭区一些经营不善的网吧 接到该区文化局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 (社管办)的口头警告,如再不交纳 拖欠的罚款,有可能被关门。记者获 悉,这个编制只有8人的单位实有54 人上班,近70人在册领工资。(据 2010年10月15日 《西安晚报》) 这个拖欠的罚款是师出无名的,名曰 “管理费”,而只有8人编制却有54 人上班,领工资的近70人。这不由想 起在行政管理学上“帕金森定律”: 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 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 。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 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 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 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
2.在机构中: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 :
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
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
三是聘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分析:这第一条路对这类人是不太能行得通的, 被动溺水怎会放弃抓到手的浮木?第二条路在正 常情况下也不能走,那个能干的人将来可能会成 为自己的对手;正常情况下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 。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 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两个助手既无能,也就 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无能的助手。如此类 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