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今奇联趣对妙不可言(二)

古今奇联趣对妙不可言(二)

古今奇联趣对,妙不可言(二)古今奇联趣对,妙不可言(二)楹联的奇趣和万般变化,可以说是无与伦比。

古今历史上有很多对联极其绝妙,在此列举一些,从中可以窥见一二。

甲申吉幸春来早中土昌兴业共荣这副对联看似普通,其实相当不易。

此联的每个字都是左右对称的,如果把它贴在玻璃上就会发现,无论正看反看都是一样的,所以俗称“玻璃联”。

中国楹联学会曾以加拿大人、“中国通”大山的名字出过一副上联:山大王大山,并公开征集下联。

此联由“山大王”和“大山”两个固定名词构成,正读倒读都一样,每个字左右对称,呈现镜像,“大”字既读作dà又读作dài,对起来难度极大。

很多楹联爱好者对出下联,其中尤以“某员工员某”、“雨量器量雨”为佳,满足了“正读倒读一样”、“一字二音”和“镜像对称”三项要求,但都因为达不到“两个固有名词”而落选。

此联遂成为绝对,然而大山本人并非山大王,此联本身并不属实,为白璧之瑕。

对联还可以续文,或锦上添花,或化腐朽为神奇,很有意思。

过去有个浪荡子弟,挥霍无度,将家底败了个干净,过年时贴了一副春联遮羞:行节俭事过淡泊年有好事者在上下联前各添一字,变成了:早行节俭事不过淡泊年相传有一次,纪晓岚陪乾隆帝同游斗母宫,住持师太请纪晓岚题联。

纪晓岚想到关于众尼不守清规的流言,提笔写道:一笔直通两扇敞开众尼看后一片哗然,认为纪晓岚有辱佛门,乾隆和众臣工也认为老纪玩笑开得太过分了,不料纪晓岚在联后又加了几个字,变成了:一笔直通西天路两扇敞开大千门改后的对联寓意全变,众尼转怒为喜,乾隆和众臣工都很赞赏老纪的高才。

相传过去有位书法家,除夕夜张贴在家门前的春联常常被人揭去。

于是他心生一计,又贴出这样一副春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样的对联当然没有人要了。

次日大年初一早上,人们再看这副对联,却变为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大家看过后,都十分钦佩书法家的妙思。

过去的客栈常用这样一副对联:日之夕矣君何往鸡既鸣兮我不留有人将上下联对调,删掉末尾一字,作为结婚贺联:鸡既鸣兮我不日之夕矣君何此联以新娘的口吻道出,又极为含蓄羞涩。

上联鼓励夫君闻鸡起舞而未言尽,下联欲言又止:“天已经黑了,夫君你应该......”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相传过去,有一对父子为富不仁,却通过贿赂都考中了进士,于是在大门上张贴对联道: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皆夫人有人对此很气愤,稍做一些手脚,添加几笔,该联就变成了: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皆失夫1932年,在清华大学的入学国文考试中,有一道对对子的题目,上联是:“孙行者”。

很多学生交了白卷,也有些对得很好,如“胡适之”,而最好的答案则是“祖冲之”,字字稳妥贴切,遂成就了联苑的一段佳话。

清代的贵州有两个靠贿赂得官的教谕,叫作冷超儒、钱登选。

秀才们鄙视他们,题联嘲讽道:不读书以超儒,士心皆冷未通文而登选,人谓有钱联中分别嵌入两人的姓名,妙极!语言学家屈万里曾追求一位费姓的老姑娘,好事多磨后,最终喜结良缘。

友人赠贺联道:小姐诚抱屈矣!先生果破费乎?联中嵌入二人的姓氏,“抱屈”“破费”均有一语双关之妙。

梁羽生先生对此联的评语是:“可谓雅谑。

”1938年11月,为了实行“焦土抗战”的政策,湖南省主席张治中奉蒋介石的命令,放火焚毁了长沙城,直接造成3000多人死亡,物质财产损失无法估量。

事后为了平息民愤,蒋介石撤了张治中的职,枪毙了三个替罪羊,发放了十万元抚恤金。

有人愤而撰联道:治湘有方,五大政策一把火(上联)中心何忍,三个人头十万元(下联)张皇失措(横批)联中嵌入张治中的名字,他虽然有些冤枉,却也难辞其咎。

还有一些堪称绝妙的嵌人名联:鸟在笼中,望孔明,想张飞,无奈关羽人游园内,览花荣,相石秀,有感乐和上联人名出自三国,下联出自水浒,且人名语带双关,实为难得。

嵌名联还可以古今联珠,中外合璧,例如下例:云长先死,翼德又亡,刘备安徒生哉公台方殁,文远遂降,吕布白求恩也此联以三国著名的桃园和白门楼故事为文,嵌入“安徒生”和“白求恩”两个外国人名,并巧做别解,有趣!对联里可以嵌入词牌,例如:大圣娶亲齐天乐观音打架菩萨蛮“大圣娶亲”和“观音打架”既突兀又诙谐,还对《齐天乐》和《菩萨蛮》两个词牌做了全新的注解,让人忍俊不禁。

有的对联还可以加入标点符号,起到特殊的表达效果。

例如1948年3月,南京政府的伪国大召开,有学者为此撰联道:费国民血汗已?亿集天下混蛋于一堂联中嵌入一个大大的问号“?”,既直斥了国民政府的腐败,又比给出一个具体数字更生动。

楹联的奇趣和万般变化,可以说是无与伦比。

古今历史上有很多对联极其绝妙,在此列举一些,从中可以窥见一二。

有次,乾隆皇帝与众臣游园,在湖边看见桌上摆着两碟豆,便出句道:两碟豆。

一旁的纪晓岚不假思索,对道:一瓯油。

乾隆故意为难纪晓岚,指着花间的蝴蝶,改口说:朕所言乃是花间两蝶斗。

纪晓岚环顾湖面,看到一只水鸟戏波,便回答道:臣所对的是水上一鸥游。

乾隆听了,很是夸赞老纪。

联苑百花中有一朵奇葩,那就是上下联在字面上对仗严格,在内容上却毫不相关的无情对。

清末名臣曾国藩喜好整治他人,人称“曾剃头”。

有次曾国藩造访同僚李次青的府第,恰逢李的小妾正在洗脚。

曾国藩于是戏言道:看如夫人洗脚“如夫人”是小妾的别称,曾国藩嘴上无德,此语大有嬉笑戏弄之意。

不料李次青也不是省油的灯,反唇相讥道:赐同进士出身原来依明清科举制,殿试上榜考生的成绩分为三甲:一甲是我们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十七名,赐进士出身;三甲八十名(后增至一百三十名),赐同进士出身。

曾国藩虽是能臣,科举成绩却不理想,只是赐同进士出身,这也是他心中永远的痛和遗憾。

李次青以牙还牙,一语刺中曾国藩的痛处,也对出了一副极佳的无情对,尤以“出身”对“洗脚”为妙。

与曾国藩同时的张之洞是无情对的高手。

有一次,他在陶然亭会友宴客,有客人出句道:树已半枯休纵斧众人各展高才,其中张之洞对得最绝:果然一点不相干对句中“点”字做动词,全联字字工对,对句与出句却毫无牵连,真的是“果然一点不相干”。

后来,张之洞又以“陶然亭”为出句,客中有人答道:“君要无情,非阁下之姓名莫属矣。

”众人大笑,原来对句就是“张之洞”,实为天造地设的无情佳对。

明成祖朱棣有次对大学士解缙说,看到书上有“色难”二字,无法对上。

解缙立即答道:“容易。

”明成祖说:“你既然说容易,那就对出来听听。

”解缙回答:“臣刚才已经对出来了。

”明成祖方才醒悟过来。

“色难”“容易”构成一副无情佳对。

对联有时也可以像绕口令一样有趣。

相传一次苏东坡到西湖游玩,歌女手提锡壶为他斟酒,失手把锡壶掉入湖中。

有人以此出句: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后来有人到湘西风景区矮寨游玩,才对出下联:登矮寨,携爱崽,爱崽坠矮寨,哀哉爱崽“西湖”“锡壶”“惜乎”,“矮寨”“爱崽”“哀哉”均是近音,读起来和绕口令一样。

类似的绕口对联有:妈妈骑马,马慢,妈妈骂马妞妞蹓牛,牛卧,妞妞扭牛联中嵌有数字也是十分常见的,例如:两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云南黑龙潭联)千朵红莲三尺水一弯新月半亭风(苏州闲吟亭联)一经数字的点缀,文字描绘出的景色就变得更鲜明生动了。

再如: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1983年,央视等单位联合举办迎春征联活动,以下这副佳联荣获一等奖:十里春风,长安两路千年晓月,永定一桥上联以十里长安街入笔,含“长治久安”之意;下联以永定河上的卢沟桥相对,含“永远安定”之意,对仗工整,嵌数得当。

还有一副嵌数联,总共只有十个字,包含两个数字,却是千古名联。

那就是安徽霍县的韩信祠联: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一知己”是指汉相萧何。

韩信投奔刘邦后,起初不受重用,一气之下出逃。

萧何月下追回韩信,向刘邦极力推荐,韩信才得以被拜为大将,成就一代战神伟业。

然而汉朝建立后,韩信受到刘邦的猜疑,心生怨恨,意图谋反。

知晓此事后,萧何与吕后合谋,将韩信骗入长乐宫诛杀。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两妇人”分别指漂母和吕后。

韩信年少时家贫少食,在河边钓鱼也一无所获,幸亏得到河边洗衣的漂母救济,才没有饿死。

最后则是死于吕后之手。

此联短短十字,却概括了韩信跌宕传奇的一生,虽然“知己”“妇人”对得并不工整,“生死”对“存亡”更有合掌之嫌,却仍然不失为一副佳联。

对联中还可以包含谜语。

传说清代大才子纪晓岚曾写过这样一副谜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却是妙文上下两联各猜一字。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是指“青”字,“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是指“犭”旁,合起来就是“猜”字;“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是指“讠”旁,“对东西南北模糊”是指“迷”字,合为“谜”字。

此谜联的谜底就是“猜谜”,而且还说明谜语“虽是短品,却是妙文”。

清代时,一个姓潘的山东人出任江南某地知县。

在接风酒宴上,当地秀才们见新任知县其貌不扬,有心为难他,出上联求对道: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往东摔潘知县听了默不作声,随手拿起一本《左传》翻看。

秀才们心觉好笑,以为知县大人无以为对,不得不翻书求助,便催促他道:“大人为什么半天对不了下联啊?”潘知县淡淡笑道:“我早就对出来了,你们还没有看出来吗?”说罢吟出了自己的下联:自上而下看左传,书往右翻秀才们听完非常佩服,再也不敢轻视眼前这位大人了。

清代的刘凤诰是乾隆朝进士,曾为济南大明湖沧浪亭题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他早年进京参加殿试时,乾隆皇帝见他其貌不扬,有意考他道: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刘凤诰应声对道: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为探花郎最妙的是“探花郎”三字,既可以理解为“赏花人”,又可以理解为殿试第三名的“探花”。

乾隆听罢大喜,当即钦定刘凤诰为探花。

还是在乾隆时,京城的工部衙门失火,乾隆命工部尚书金简负责重修。

工部别称水部,工部尚书别称大司空,于是有人戏作上联曰:水部火灾,金司空大兴土木有位中书(官名)见无人能对,便去向纪晓岚请教。

纪晓岚看到这位中书虽是北方人,却长着一副南方人的面孔,便笑道:“对出下联倒是不难,只是对您有些妨碍。

”中书连说“无妨”,老纪乃对道:北人南相,中书君什么东西相传有个举子进京赶考,不小心错过了镇甸,眼见日薄西山,只好向荒野的一户农家借宿。

主人见他是个读书人,就出句道:北往南来,看斜日西沉,谁为东道声称只要举子能对得出来,就让他留宿。

举子拱手对句道:冬寒夏热,望中庭春永,我打秋风下联尤以“打秋风”对“为东道”为妙,诙谐工整。

主人大笑,盛情接纳款待了举子。

抗战时期,国民党元宿于右任曾与郭沫若、复旦大学校长吴南轩同游北温泉。

途中因为暑热,吴南轩买来西瓜给大家解渴。

于右任由此得上联道:游北温泉,吃西瓜,吴南轩做东三人想了良久,未对出下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