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说课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说课


高 级 编 程 语 言
一、课程标准
2.课程定位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
业及相关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之一,理论性和系
统性很强,不仅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起主导作用,
而且也是工业生产企业技术的核心课程。
一、课程标准
专业实践课程
• • • •
内容 基本概念 系统建模 系统分析 系统校正
自动控制原 理与系统
3 4
3 3 必
职业 技术课
3 021120 4 0210171 小 计
3
48
36
12
4
3

3 13
48 208
40 166
8 42
4 3
3 9
一、课程标准
与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
高等数学 计算机控制技术 大学物理 电路分析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 过程控制及 自动化仪表 电机调速控制 工业控制网络基础
期终考试(70%) 采用闭卷考试 建立课程试题库,试 卷库。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说课
一、课程标准 Add Your Text in here
二、教学资源
Add Your Text in here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电 气 制 图 C A D
传 感 器 与 检 测 技 术
电 力 电 子 技 术
电 机 与 拖 动
变 频 器 技 术 与 应 用
工 厂 供 电
C A D 与 E D A
机 器 人 概 论
过 程 控 制 仪 表 测 量
液 压 与 气 动 技 术
单 片 机 接 口 技 术
计 算 机 控 制 技 术
人 机 界 面
*采用仿真教学
*项目引导 *任务驱动 *倡导以问题为中
总结汇报
勤于实践
学法
小组讨论 勤于探究 观察思考
*教师讲授为辅 *启发式教学
心的教学方式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说课
一、课程标准 Add Your Text in here
二、教学资源
Add Your Text in here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Add Your Text in here
14
18
12
14
2
4
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
总计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实习
10
64
8
54 1周
2
10
一、课程标准
6.课程重难点
课程重点:1、系统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的 建立,框图的等效变换。2、一阶、二阶系 统阶跃响应。3、奈氏图,伯德图的绘制。 4、系统的性能分析。5、系统的校正。
解决方案
1、采用启发式教学 方法,难点内容,多 举实例,精讲细练。 2、借组多媒体辅助 教学,改变教学表现 形式。抽象变形象。 3、充分利用 MATLAB 仿真软件。
以伯德判据为一个教学单元为例,设计教学过程
2、讲授伯德判据及相位裕量
对数频率稳定判据可表达为: 若系统开环是稳定的,则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当L( ) 线过
(c )在-π线上方。 0dB线时,
a)奈氏判据
b)对数频率判据
以伯德判据为一个教学单元为例,设计教学过程
相位稳定裕量 可定义为
序号 1 2 3 4
姓名 张平 于标 陈剑桥 谢聪
性别 男 男 男 男
二、教学资源
2.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选用理由:精品教材,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细致、通俗易懂和切合实用。
二、教学资源 3. 参考资料
① 《自动控制系统— 工作原理、性能分析与系统调试 》.
孔凡才主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四、学情与学法指导 五、教学程序设计 六、课程特色与建设思路
四、学情与学法指导
1. 学情分析
有一定的电气理论知识基 础,但综合知识水平比较 低,数理基础薄弱。
学生
热情较高,思想活跃,实 践动手能力较强,理论课 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待 提高。
四、学情与学法指导
2. 教法与学法指导
教法
规范操作
教法
*小班化教学 *学生探究为主
二、教学资源
6.实践教学条件
自动控制 原理实验 箱12套
MATLAB 仿真 实验室
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THSSC-2型控制理论实验箱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说课
一、课程标准 Add Your Text in here
二、教学资源
Add Your Text in here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Add Your Text in here
电气工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电气设备维修
配电设备管理
电气产品开发
核心工作岗位
一、课程标准
3.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学生 · 知识掌握 · 技能实践
学生
教师 企业 · 传授知识 · 承担项目
· 加强合作 · 提供实践机

教师
企业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一、课程标准
4.课程目标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四、学情与学法指导 五、教学程序设计 六、课程特色与建设思路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任务驱动法 项目教学法
讲授 分析法
教学方法
实验实训 教学法
案例讨论法
板书与多媒 体相结合
举例分析: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Add Your Text in here
四、学情与学法指导 五、教学程序设计 六、课程特色与建设思路
二、教学资源
1.教学团队
专业技术职务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工程师 职业资格 高级技师 高级技师 高级技师 高级技师 备注
②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胡寿松.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③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 陈铁牛.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 2015 ④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第三版). 陈伯时.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二、教学资源
4.其他教学资料 课程标准 电子课件 课堂教案 实验报告 授课计划 实验指导书 课后习题解答 教学录像 教学资源库
就业岗位
• 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
• 配电设备运行管理 • 电气产品的售后服务 • 电气工程设计 • 电气产品的开发
课程体系
公共 基础课
思 想 道 德 修 养 毛 泽 东 思 想
职业 技术课
大 学 生 就 业 与 创 业
形 势 与 政 策
军 事 理 论
计 算 机 信 息 技 术
高 等 数 学
应 用 物 理 基 础
电炉箱恒温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水位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自动闭环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2.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① 设计一个控制系 统大项目贯穿整 个教学过程。 ② 开放学习情境, 追求学习实效


④ 改革考核方式



多媒体技术及网 络的充分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3.课程考核与评价
平时考核(30%) ·平时成绩(10%) ·实验成绩(20%)
教学难点:1、微分方程的建立。系统框 图的等效变换。2、线性系统性能指标的计 算。3、奈氏图的绘制,奈氏判据。4伯德
图的绘制。5、系统串联PID校正环节对系
统性能的影响。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说课
一、课程标准 Add Your Text in here
二、教学资源
Add Your Text in here
从事电气工程的技术人员掌握自动控制理论是十分 必要的。 本课程具有科学方法论的鲜明特点,研究的问 题带有普遍性,对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 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会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从知
识、能力和素质三个层面上,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全 局出发,制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举例分析:案例分析法
本课程在第一章讲闭环系统的结构组成时,由于学生 是第一次接触自控系统,没有物理模型的概念。 在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法,用两个典型的闭环控制 系统的例子,帮助初步建立起闭环控制系统的概念。 然后再用归纳的思想推导出闭环系统的一般结构组成。
电炉箱恒温控制系统 水位控制系统
举例分析:案例分析法
18 12 1
2 4.5
3.5

职业 基础课
021115
模拟电子技术应 用
数字电子技术应 用
4.5
72
60
12
2
4.5
4.5 19.5
72 312
60 258
12 54
2 4.5
4.5 15

自动控制原理与 系统 PLC原理应用 单片机原理及应 用 工厂电气控制设 备
4 3
64 48
54 36
10 12
四、学情与学法指导 五、教学程序设计 六、课程特色与建设思路
一、课程标准
1.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气 自动化技术理论和实践知识,具备较强专业实践 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能从事电气控制设备及系 统安装、调试、维护、设计及管理的具有良好职 业道德和职业发展潜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实训指导书
实训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