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规范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规范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规范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规范
1.数学课要做到“五有”。

在数学教学中,既要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又要注意到数学学科本身的教学规律。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做到“五有”,即有教学模式,有教学目标,有自学释疑,有精讲引领,有跟踪练习。

(1)“有教学模式”:上课必须要有适合本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

(2)“有教学目标”:一定要有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数学教学目标,让师生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数学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有自学释疑”: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有学生自学释疑、整体感知教材的主动学习的环节,把基础的学习内容交给学生自己解决。

不能一上课就由老师分析讲解,甚至满堂灌,或者满堂问,剥夺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有精讲引领”: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少讲、精讲,教师在此应该具有一定的引领的作用。

(5)“有跟踪练习”: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通过一定的训练练习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在练习过程中注意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矫正。

跟踪练习不宜过多过难,应做到难度适中,题量适中。

当然,不是说数学课堂上只能出现这“五有”,而是说这五
个方面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需要重点进行强调。

强调这五个方面并力求做到它,就会使数学课堂显得生动活泼,既体现出数学课的学科特点,又体现出课程改革和调节教学的原则精神。

2.数学教师要锤炼“三语”,即导入语、转换语、总结语。

课堂开头的导入语要简洁明白,语言优美,紧扣本节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环节的转换语要承上启下,衔接自然。

课堂结束的总结语要突出重点,概括性强。

3.数学课要恰当使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

媒体的使用是为教学服务的,但并非多媒体课件越多越好,教学改革绝不是把“满堂灌”变成“满堂点鼠标”。

课堂上要适时、适量、适度的使用各种教学媒体(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具、学具等),以提高课堂的实际效果和教学效率。

媒体的使用必须能够熟练操作,多媒体课件应形象、生动、实用,能达到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为目的。

4.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加强板书设计。

每节课都要板书课题。

板书要内容科学,布局合理,整齐美观。

体现教学的思路和解题规范,突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