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索道桥(悬索桥)施工方案

索道桥(悬索桥)施工方案

国道XXX线XX段XX标XX河索桥(交通索道桥)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复核人:审批人:编制单位:中国中铁XXX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零一四年四月十日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及地质水文 (1)3、施工总布置 (3)4、XX河2号便桥施工进度安排 (5)4.1、XX河2号便桥施工进度安排 (5)4.2、XX河2号便桥施工进度网络图 (6)4.3、XX河1号索道桥进度 (8)4.4、施工进度管理保证措施 (8)5、索道桥安全施工要点 (8)5.1、桥台与锚碇组合体系基坑开挖 (8)5.2、桩基人工挖孔施工工艺 (15)5.3、桥台与锚索组合体系施工 (15)5.4、过河临时工作索道系统施工 (22)5.5、主索安装 (25)5.6、横梁安装 (27)5.7、桥面系安装 (27)5.8、荷载试验 (28)6、资源配置表 (28)7、安全管理方案 (31)7.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31)7.2、安全组织机构 (32)7.3、安全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和义务 (32)7.4、安全管理制度 (34)7.5、安全施工管理 (34)7.6、索桥施工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 (35)7.7、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 (37)7.8、索道桥施工几种常见安全施工预防及处置措施 (41)7.8.1、高处坠落伤人事故 (41)7.8.2、坍塌事故 (43)7.8.3、爆破伤害事故 (44)7.8.4、触电事故 (44)7.8.5、物体打击事故 (46)7.8.6、中毒和窒息事故 (47)7.8.7、落水事故 (49)7.9、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49)8、事故应急预案 (50)国道XXX线XX段XX标XX河1号、2号便桥(交通索道桥)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遵循“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文件精神,由于本工程含“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需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2、依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有关国道XXX线(原省道210线)乐英至夹金山垭口段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土建工程XX标的设计文件和相关的施工图纸;1.3、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1修正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7年第1号)等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F80/1-200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J253-2003)、《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等规范、标准的规定进行编制。

1.4、国家、交通部、四川省现行环境保护、劳动保护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等。

1.5、对本合同段的现场踏勘所获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1.6、承包人所拥有的人力、机械设备资源,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工法及科研成果和多年积累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7、承包人通过认证中心认证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2、工程概况及地质水文2.1、工程概况XX河1号、2号便桥(交通索道桥)分别位于XX市芦山县北西部6km与8.3km 处,地处天全县和芦山县的接触部位,横跨XX河,1号便桥为修建铜头峡1号隧道和铜头峡2号隧道创造施工作业面,2号便桥为修建铜头峡2号隧道和铜头峡3号隧道而设。

两座桥东岸交通方便,有S210通过;而西岸(新建XXX岸)交通条件差,无路相通。

两座便桥(交通索道桥)位于隧道施工区内干流上,跨越水库,近期其主要功能为沟通隧道施工期场内与原省道S210之间的交通运输,远期将作为隧道逃生通道使用。

桥址西岸建设索道桥与拟建隧道群之间的通道,从而满足其使用功能。

2.2、工程技术指标桥梁设计型式为单跨索道桥,设计荷载汽-40t(单车),规划使用期5年。

悬吊索跨度125m,全桥长134.5m,最大纵坡不大于12%,桥面宽度4.5m(行车道)+2×0.75m(双侧人行道),索面总宽13m。

悬吊索由桥面索、人行道索、稳定索组成。

1#、2#索道桥均设置34束悬吊索,其中桥面索22根,人行道索6根,稳定索6根。

桥面采用木桥面板,在车行道处铺设花纹钢板,索道桥左、右岸地锚均采用桥台与锚锭组合体系结构,均采用C40钢筋混凝土,钢筋采用HPB300、HPB400两种。

2.3、主要工程量单座桥主要工程数量表2.4地质水文2.4.1、气象水文气象是影响地质灾害因素中最广泛最突出的因素。

本项目区气候具有亚热带气候特点,潮湿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该区雨量充沛,暴雨强度大,据宝兴气象台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15毫米,实测最大年降雨量为1526.0毫米,实测最大日降雨量为125.6毫米,最大三小时降雨量为100.0毫米以上;从北向南,降雨量呈递增趋势:灵关雨量站实测最大年降雨量为1726.5毫米,实测最大一日降雨量158.0毫米,降水分配很不均匀,75﹪以上集中在6,7,8,9四个月,近几年来又有增加的趋势。

本地区受“4.20”地震影响严重,山体破碎,丰富而集中的降水,较大的暴雨强度,为山洪泥石流,滑坡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条件,致使宝兴,芦山等地多处发生较大规模的滑坡和泥石流造成道路中断。

区内水系属泯江支流青衣江水系,XX河,芦山河是区内最主要的河流,由发源于县境北部夹金山的东,西南河汇合而成,最大年径流量达34.65亿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1490立方米秒,相应水位996.67米,主流及其支流沟床比较大,流量随季节变化显著,对地表进行了强烈的切割,形成了较多稳定性较差的河岸边坡,西河,东河及其支流的凹岸河段多为滑坡、崩塌、泥古流等地质灾害产生的又一重要因素。

2.4.2、地层岩性据地质调查和钻探揭露,桥址场区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粉质粘土;更新统冲积漂石土、卵石土;更新统冰水堆积层漂石土;晚白垩系-老第三系大溪组砾岩组成。

砾岩中的砾石成分以碳酸钙砾石为主,砾岩成层性好,具有砾石含量高,砾石分选、磨圆好的特点,出露厚度在80m以上。

其中风化岩体较完整,据勘察取样试验统计和分析,该砾岩天然抗压强度27.09MPa,饱和抗压强度分别为22.53MPa,承载力较高,是拟建桥的理想持力层。

3、施工总布置3.1、施工道路根据现场地形情况,为满足施工的需求,在索道桥东岸原S210省道上进行临时封路施工。

采用船只将人员、设备运至西岸进行初期施工。

3.2施工供风施工供风全部采用移动式油动空压机,供风管路采用PE管。

主要用风枪施工为岩石开挖造孔、锚索施工造孔及混凝土浇筑时的杂物清理。

3.3施工供水施工用水主要为营地施工人员生活用水及混凝土施工拌合及养护用水,采用水泵就近从XX河内抽取,并采用PE管送至各工作面及用水点。

生活用水购买桶装水或用运水车运至施工现场。

3.4施工供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现场无网电可以接入,故现场施工用电需采用发电机发电供应。

临时用电主要为水泵和照明,施工用电有卷扬机、振捣设备等,本工程用电高峰负荷主要为70kW,如下:(1)卷扬机及风钻等50kW;(2)混凝土浇筑施工用电10kW;(3)夜间施工照明等其它用电10kW。

3.5施工照明工作面照明主要采用400W的金属卤化物灯进行照明,并配备应急照明设施,夜间在桥头及临时设施道路处等安全通行的施工部位或设施、设备设置红色警戒照明。

3.6施工通讯为确保左右岸施工通讯快捷方便,拟采用对讲机与无线移动电话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场区内外通讯,配备移动电话和对讲机若干部。

3.7混凝土拌合系统为确保工期和混凝土拌合质量及施工强度要求,拟采用项目部的自建搅拌站供应施工用混凝土。

3.8试验室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和混凝土性能检验等工作由项目部试验室进行。

3.9过河牵引工作索道的布置为满足架桥及原材料运输需要,拟在索桥轴线上方架设工作索道,主要用于上部结构安装中的悬吊索牵引、物资构件吊运、钢梁安装及桥面系安装等工作,工作索布置于索桥顶部。

3.10现场测量控制我单位具有甲级测绘资质,本标段中,拟安排1名测量专业工程师带领1组专业测量人员对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基准点进行复测校核。

同时根据施工需要,桥址开挖前进一步精确测定桥轴线及两岸桥台轴线,地锚开挖线,从测量基准点测设用于施工的测量控制网,设置半永久性水准点,将建立的控制网点成果上报监理批准,并做好网点的保护措施,在开挖过程中随时测量控制,测量误差控制在设计或有关规程规范要求的范围以内。

混凝土浇筑前,再进行一次精确测量,两岸桥台轴线间距严格控制。

两岸索鞍上表面高程差控制在0.01米以内。

桥台轴线与桥轴线保持垂直。

此外,砌体、混凝土结构要求位置准确,高程无误。

架设安装前,在东岸上游或下游50m处设置测量控制点,控制整个桥梁的架设安装过程。

4、XX河2号便桥施工进度安排4.1、XX河2号便桥施工进度安排4.1.1、全桥准备工作从2014年2月16日开始至2014年2月28日结束。

4.1.2、东岸桥台⑴桥台与锚碇组合体(0号台)基坑开挖自2014年3月1日开始,4月16日完成;⑵桩基施工(Φ1.2m桩基深5m,共5根)2014年4月17日至2014年5月20日完成。

⑶桥台与锚碇组合体基坑防护锚杆及岩锚(锚索25根,每根5束Φ15.2mm钢绞线,长21~24m)施工与桩基础施工同时进行,预计2014年4月17日开始,至5月17日完成;⑷桥台与锚碇组合体钢筋绑扎、钢拉杆、索鞍的预埋自2014年5月21日开始,2014年6月5日浇筑混凝土。

4.1.3、西岸桥台⑴桥台与锚碇组合体(1号台)基坑开挖自2014年3月1日开始,5月9日完成;⑵桩基施工(Φ1.2m桩基深5m,共5根)2014年5月10日至2014年6月11日完成。

⑶桥台与锚碇组合体基坑防护锚杆及岩锚(锚索25根,每根5束Φ15.2mm钢绞线,长21~24m)施工与桩基础施工同时进行,预计2014年5月10日开始,至6月8日完成;⑷桥台与锚碇组合体钢筋绑扎、钢拉杆、索鞍的预埋自2014年6月12日开始,2014年6月27日浇筑混凝土。

4.1.3、过河牵引工作索道施工为保证XX河对岸的西岸钢筋、混凝土、小型机具到位,在东西两岸施工工作索道。

⑴过河牵引工作索道准备工作自2014年3月1日开始,2014年3月31日完成;⑵工作索锚碇施工及钢索、滑车安装预计2014年4月1日开始,2014年5月16日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