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导学案(全册共107页)目录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1课时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课时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1课时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2课时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第1课时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第2课时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课时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1课时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2课时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1课时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3课时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细胞的增殖第1课时第一节细胞的增殖第2课时第一节细胞的增殖第3课时第二节细胞的分化第四节细胞的癌变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本章的知识结构】【学法指导】从微观来看,生物学是建立在分子与细胞基础之上的科学。
细胞的部分知识,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化学成分,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构成的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七年级就已经学过。
由于间隔的时间过长,学生对这些知识难免遗忘或记忆模糊不清,在高中一年级学习本模块《分子与细胞》时,不能一开始就给学生介绍构成细胞的化学分子及其化学反应,否则学生就会感觉过于专业,感觉生物学难学,而失去兴趣。
【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基本层次。
【自主学习】课前预习,教材导读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病毒没有结构,只有依赖才能生活。
2.比较下列两种传染病,将结果填入表中。
____________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4.绝大多数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
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是______ __;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______ ____;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基础是 _ ___。
二.生命系统的机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
其中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多细胞植物没有层次。
单细胞生物的细胞既是层次,又是层次。
2.种群是指在内,。
3.群落是指内中的集合。
4.生态系统是由与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问题呈现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2.病毒属于哪类生物?它是怎样进行生命活动的?3.人属于什么生物?人类发育的起点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新生儿逐渐发育长大是由于细胞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什么是组织?什么是器官?什么是系统?疑难问题【课堂学习】课堂探究模块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分析课本实例,思考讨论下列问题:实例1.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方式1.草履虫和变形虫都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它们能完成哪些生命活动?2.若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它们还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吗?实例2.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图1.每个人的个体发育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你和父母之间什么细胞充当了“桥梁”?2.你能写出人的发育过程吗?实例3.缩手反射的动态过程及反射弧的结构图1.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至少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一个细胞能完成缩手反射吗?2.我们现在的学习活动,又有哪些细胞的参与呢?实例4.艾滋病病毒(HIV病毒)感染人体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图1.你了解艾滋病吗?为什么人们“谈艾色变”?2.你还能举出哪些细胞受到损伤后导致疾病的吗?模块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观察图1-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讨论下列问题1.生命系统分为那几个层次?他们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什么?2.回忆初中学过的内容想一想你还记得生命系统中哪几个层次的概念?能举几个例子吗?请尝试完成下列表格。
3.如果把图1-1中的龟换成人,图中的各层次的组成会不会发生变化?如果换成一只草履虫、一棵松树又会怎样?4.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系统吗?是生命系统吗?5.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最小的层次是哪一个?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什么?6.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具体的生命系统,这说明了什么?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课堂笔记随堂练习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C.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D.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2.生命系统最基本、最微小的结构层次是()A.生物有机分子B.细胞C.组织D.器官3.一棵桑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A.细胞→个体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C.细胞→组织→器官→个体D.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1课时【学习目标】1.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2.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自主学习】课前预习,教材导读1.结合初中阶段知识,回顾显微镜基本构造:2.显微镜使用的基本步骤:取镜→安放→_______→压片→观察3.高倍镜的使用步骤:①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②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
③调节和,使视野亮度适宜。
④调节,使物象清晰。
4.通过显微镜观察了解细胞的,同时也看到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和,这反映了细胞的。
问题呈现你还记得初中学习阶段用过的光学显微镜吗?怎样使用显微镜?疑难问题【课堂学习】课堂探究1.回顾显微镜基本结构,思考各结构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显微镜是如何成像的?物象与实物之间是什么关系?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什么?4.如何区分物镜、目镜?物镜、目镜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之间是什么关系?5.如何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细胞?低倍镜如何转换成高倍镜?6.高倍镜与低倍镜下物象大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物镜与玻片距离,视野范围相同吗?若不同,有什么区别?如果物象有污点,如何判断位置?7.不同生物组织的细胞在形态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课堂笔记随堂练习1.使用高倍镜的观察顺序是()①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调清物像为止②转动转换器,调至高倍镜③在低倍镜下看清物像,要把目标移至视野中央④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A.④①②③B.④③②①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2.在显微镜右上方发现一个待观察的红细胞,想要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移动装片的方向是()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上方D.右下方3.用显微镜一个目镜分别和四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起来观察血细胞涂片。
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
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2.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自主学习】课前预习,教材导读1.显微镜使用,装片制作(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低倍镜观察:①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__________的中心。
②转动______________,使镜筒缓缓__________,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应用眼睛看物镜头与标本之间)③____眼看目镜内,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粗焦螺旋,使镜筒________,直到看到物象为止,再稍稍转动____________________,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3)高倍镜观察:①移动装片,在_______________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的中央。
②转动__________,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
③调节________,使视野亮度适宜。
④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4)装片的制作程序:擦拭→滴清水(或生理盐水)→取材→展平(或涂抹均匀)→盖片→染色(滴入,吸水纸吸引)→观察注意:①使用高倍物镜时,必须先在_____________将物象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用__________;②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放大后的倒像,所以偏向哪儿移向哪儿。
2.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为界限的,把细胞分为和(有核膜)________:构成真核生物,如__________等。
(无核膜)________:构成原核生物,如__________等。
3.原核生物中除了分布广泛的各种外,还有(也称)。
4.蓝藻细胞内含有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
在蓝藻和细菌中,都没有。
5.原核细胞具有与相似的和,没有由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但有一个环状的,位于无明显边界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
真核细胞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也是,这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
6.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_________和共同建立了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_____和生物体结构的____________。
其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发育而来,并由和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中产生。
7.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________、_______和发展的过程。
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________产生新细胞。
”问题呈现1.什么是原核生物?什么是真核生物?他们有什么区别?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怎样的?对你有哪些启示?疑难问题【课堂学习】课堂探究1.观察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让学生识图、辨认归纳和总结并思考讨论:(1)细胞核和拟核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2)拟核的成分是什么?与真核细胞的染色体有什么不同?(3)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有什么结构?动、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有哪些结构?(4)完成以下表格,归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5)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哪里?2.细胞学说:阅读[资料分析]栏目,思考:(1)细胞学说的建立时间世纪。
主要建立者:和(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3)细胞学说的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发育而来,并由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细胞中产生。
(4)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揭示了细胞的 _______和生物体机结构的_________ 。
(5)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你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哪些特点?课堂笔记随堂练习1.蓝藻和洋葱表皮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A.有无核物质B.有无核糖体C.有无DNAD.有无成形的细胞核2.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A.变形虫、水绵、香菇B.烟草、草履虫、链霉菌(放线菌)C.小麦、番茄、大豆D.酵母菌、灵芝、豌豆3.2012年2月,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存在于地球3万米高空同温层的芽孢杆菌可用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作为一种高效发电机,下列生物与芽孢杆菌结构相似的是()A.黑藻B.草履虫C.蓝藻D.艾滋病病毒4.下面关于绿藻和蓝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绿藻和蓝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与它们含有叶绿体有关B.绿藻和蓝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C.绿藻有核膜、核仁,而蓝藻没有D.绿藻和蓝藻的大爆发与水体富营养化有关5.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DNA和蛋白质B.RNA和蛋白质C.核酸和蛋白质D.DNA和RNA6.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C.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D.是多位科学家在探索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而建立的5、回顾关于显微镜的使用,完成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