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介绍 PPT
阅读&推荐
42%的微信用户每天阅读5篇或更多微信文章,人均6篇。 20%的用户在订阅号列表里看内容;80%的用户在朋友圈 看内容 85%的用户向朋友推荐过自己关注的微信号。 数据来源:2015年微信公众号媒体价值研究报告
自媒体盈利方式
• 平台自带的广。文章的浏览量越高, 广告分成越多。
产品
自媒体盈利方式
• 如果在某个领域做得不 错,被大家所认可,那 么就可以为别人提供一 些服务,比如:教育培 训、项目咨询之类的, 然后收取一定的费用。
自媒体现状 专业化程度低,多新手
自媒体现状
自媒体盈利难题
自媒体都实现盈利了吗?
每月收入有多少?自媒体Fra bibliotek状职业满意度调查
自媒体现状
其它调查数据
自媒体盈利方式
• 自媒体不一定就是写文章的人,也可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比如 卖各种东西的,因为他们是专家,对这个事情感兴趣的人就会关 注他们,然后这个时候他们推荐点产品什么的,很多人都会买单。 赚大钱的,一般都是这样的人,他们是自媒体,意见领袖,能影 响很多人,最重要的是,这些人会直接购买东西,让他们的自媒 体价值套现。
二、平民化
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来自社会底层,自媒体的传播者因 此被定义为“草根阶层”。这些业余的新闻爱好者相对于 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来说体现出更强烈的无功利性,他们 的参与带有更少的预设立场和偏见,他们对新闻事件的判 断往往更客观、公正。
三、普泛化
自媒体最重要的作用是:它授话语权给草根阶层,给 普通民众,它张扬自我、助力个性成长,铸就个体价值, 体现了民意。这种普泛化的特点使“自我声音”的表达愈 来愈成为一种趋势。然而伴随着自媒体主体的普泛化程度 的日益提高,这条“尾巴”的力量愈来愈积聚成长。
自媒体分类
草根型个人自媒体
没有足够的知名度,甚至连基 本的写作能力都不具备,也没 有行业人脉沉淀,无非就是借 (chao)鉴(xi)。
自媒体分类
精英型个人自媒体
一般都是技术派,而且最关键 的是写作分析能力很强,他们 前期也是因为兴趣关注了某行 业,通过几年的积累,有微博、 微信或者在相关行业网站有一 定粉丝量及其影响力
• 通过第三方平台(星推网、微博易、传播易等)或其它渠道接单, 直接在微信公众号或者微博上发布商家的文章,或者以不那么明 显的软文来宣传商家的产品或者活动。
广告盈利案例
合计共发布337条微博信息,其中微博中含有广告的有51条,平均6.6条微博中有一条是广告。根据星推网上显 示的“回忆小马甲”广告价格,以每条广告都是硬广直发来计算,也就是每条广告35000元,而其中,如果有 端午和妞妞两大萌宠出镜的话,价格直接提升为5万一条,那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数据计算出“回忆小马甲” 一月份的广告收入了:35000*47+50000*4=1845000元,184万5千/月,每个月就算躺着收入也将近200 万!!
2015微信表现
微信每月活跃用户:5.49亿 覆盖国家:200+ 覆盖语言:20+种
微信支付用户:约4亿 移动应用对接:85000+ 品牌微信号:8百万+
微信公众号:1000万+(每天以1.5万 的速度增长中)
数据来源:《2015微信用户数据报告》
微信公众平台 2015微信公众号数据
关注
75.2%的用户关注一个微信号的原因是实用工具。 69.3%的用户关注一个微信号的原因是符合兴趣。 57.8%的人关注一个微信号的原因是受朋友、同事影响。 微信用户关注微信号的数量集中在6-15个左右。
自媒体分类
团队型联盟自媒体
精英型自媒体联盟,大多数由 行业类几个关系不错的精英自 媒体联合运营一个帐号。
自媒体分类
团队型平台自媒体
由有目的性的企业运营。要么 做门户媒体等是属于垂直型。
自媒体的特点
一、多样化
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来自各行各业,这相对于传统媒体 从业人员单个行业的知晓能力来说,可以说是覆盖面更广。 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对于新闻事件的综合把握可以更具体、 更清楚、更切合实际,位于“尾部”的他们的专业水准并 不比位于“头部”的媒体从业人员差,甚至还更有优势。
目录
6、自媒体发展现状
4、自媒体发展前景
5、自媒体盈利
2、自媒体人群分类
3、自媒体特点
1、什么是自媒体?
什么是自媒体
• 自媒体(外文名: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 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 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 规范性信息的新媒媒体平台、网易自媒体平台、个人博客等等
自媒体的发展前景
自媒体行业最新动态
• 吴晓波领衔的狮享家基金为一众优质大号注入资本。 • 自媒体标杆“罗辑思维”完成亿元级别B轮融资。 • 知名媒体人范卫锋宣布其创办的高樟资本将专注于自媒体产业投 资,高调杀入战场。 • 今日头条张一鸣宣布要为其平台上的优质头条号提供每月一万元 保底收入。
自媒体平台:微信
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