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06年10月底,我国中小企业数已达到4200多万户,其中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达到430多万户,个体经营户达到3800多万户。
但据报道,近5年中小企业淘汰率为70%,约30%的中小工业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究其原因有很多,但笔者认为,因负债经营决策对中小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利用负债经营存在的问题
(一)对负债经营认识的片面性。
由于负债经营方式能为中小企业所有者带来杠杆利益,而且不会影响原有投资人对企业的控制权,所以,有的经营者总是希望利用负债经营方式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夸大负债经营的财务杠杆作用,只注重其杠杆收益,忽视财务风险,结果,债台高筑,经营难以为继。
另一部分中小企业经营者过于厌恶风险,只看到负债之弊,未看到负债之利,“小富即安”,不敢利用负债经营换取快速发展,从而错过了时机,导致企业发展缓慢,甚至被后起企业赶出市场。
(二)存在赌博心理。
中小企业一般处于创业初期,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但“求快、求大”心理过强,往往会过度负债,盲目扩张,孤注一掷,背水一战。
结果,当出现不可预测因素时,因自身实力不够,抗风险能力差造成巨额亏损,从此一蹶不振,甚至破产倒闭。
二、负债经营对中小企业影响的两重性
(一)负债经营的益处
1.弥补资金不足,及时捕捉市场时机。
目前资金短缺问题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因此,弥补资金短缺成为中小企业采用负债经营的初始动机和利益驱动力。
在中小企业内部,所有者权益是中小企业的自有资金,但其数额有限。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资金短缺会使其失去获利的最佳时机。
而负债经营方式可以使中小企业在短时间内获取急需资金,抓住契机,占领市场,赢得生存和发展。
2.提高权益收益率。
在企业资本结构一定的情况下,企业从营业利润中支付的债务利息往往是相对固定的,当投资收益率大于债务利息率时,债务资金在经营中所带来的利润会大于债务利息,便会加大企业的利润。
此外,根据国家税法规定,利息支出可以在缴纳所得税之前支付,所以,负债经营能产生抵税效应,使企业获取额外利益,增加企业权益。
在财务杠杆作用下,权益资本的收益变化率总是大于息税前利润的变化率,当全部资金息税前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时,负债经营是有利的,且负债比重越大,杠杆效应越强,权益资本收益率的增长率也越大。
而且,还可保证原投资者对企业的控制权,使中小企业获得双重收益。
(二)负债经营的成本负担和风险威胁。
根据权衡理论,负债经营给中小企业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会带来额外成本,即财务拮据成本和代理成本。
财务拮据成本主要包括企业为清偿大量到期债务,不得不以高利率借款而增加的利息支出;因破产而产生的律师费、诉讼费,以及管理者为解决财务拮据而作出的短期行为所造成的损失等。
代理成本是指债权人为减轻和防范信用风险而提出的保护性条款等产生的成本,如:当企业负债超过一定限度时,债权人会因感到其债权投资风险大,不安全而作出提前收回贷款、转移债权或不再提供贷款的决策,从而造成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甚至出现资金链条断裂,使企业难以为继等。
财务风险主要反映在中小企业收益不确定的情况下,利用负债经营方式也将面临较大财务风险和危机。
首先,由于负债融资是属于有偿使用资金,企业必须承担到期还本付息的责任。
一旦投资决策失误,达不到预期收益水平,中小企业就不能按时偿还债权人的本息。
债权人为维护自己的权益,从法律上要求债务人破产,以资抵债。
其次,如果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欠佳,出现投资利润率小于借款利息率的情况,这时负债比例越大,亏损越大,进而导致中小企业破产。
第三,中小企业负债过度,增大了财务风险,危及到权益资本的安全,动摇投资者对经营者的信心而纷纷退伙。
所以,中小企业选择负债经营时,应权衡利弊得失,既要考虑其收益性,又要考虑存在的成本负担和风险威胁,审时度势,适度负债。
中小企业负债经营分析
文/李冠军
工作研究
中国农业会计2008—3
中国农业会计2008—3
会计是一门专业性的信息系统学科,而现代财务会计工作更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职业技能。
现代财务会计工作已不再只是停留在会算账、记账等简单的机械工
作基础上,而是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对会计事项作出专业的职业判断。
现代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会计职业技能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会计职业技能伴随会计发展而逐步升华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是会计与经济关系的精辟论述。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会计核算方法及体系已进行多次发展变革,每一次发展变革的同时,都必然伴随着会计人员职业技能的提升。
其中比较突出的几次会计发展变革是:①
1993年7月以前执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
计核算模式,当时会计的平衡关系是:资金的来源=资金的运用;②1993年起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会计核算的平衡关系演变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并且执行8个行业
13个会计制度,此次变革持续到1998年;③1998年至2006年期间,为了同国际会计准
则接轨,我国财政部颁发了部分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企业可以不执行行业会计制度,而按已颁布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④2006年财政部重新修订原会计准则和全面推出会计事项所有的会计准则,建立了中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
一次又一次会计发展变革,对会计人
员都是一个新的挑战,每一次改革的难度系数都在逐渐加大,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学习新理论知识。
从1998年颁布的会计准则起,要求会计人员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
2006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更是大幅度增强
了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对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准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要求更高
我国新的会计准则包括一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该准则体系是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的,没有照搬照套国际会计准则,其制定原则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我国
现
代企业会计的职业判断认识
文
\
刘
恒书
三、建议
(一)培养优秀的经营管理人员,做好负债经营决策。
从整体上看,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许多是投资者自己经营,对财务人员“唯亲是举”,其不具备现代中小企业理财的素质,更谈不上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正确进行负债经营,促使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中小企业培养或吸引优秀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人员是关键。
(二)选择负债经营时要考虑自身状况。
根据权衡理论,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形资产多的企业可以更多地利用负债;高所得税率的企业利用负债可以带来较高的减税利益,负担更多的财务拮据成本和代理成本;经营风险小的企业可以更多地利用负债,经营风险大的企业则相反。
而以较低速度发展的中小企业,由于可以通过留用利润来补充资本,因而负债比重不需太高;高速发展的中小企业,则必须依赖外部筹资,高负债经营,抓住市场机遇,获得跳跃式发展。
可见,要使中小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在选择负债经营时要考虑自身的经营发展状况和资产状况,坚持适度、
适时的负债原则,合理负债,而不能仅从理论上考虑负债经营的效果。
(三)研究各种筹资渠道和负债方式,选择最佳资金结构。
权衡理论认为,企业存在最佳资金结构。
最佳资金结构就是能使某中小企业在某一特定时间上,综合资本成本达到最低,同时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
由于不同筹资渠道借入资本的成本不同,所承担的风险也不同,所以,要从资金成本、还本付息风险、用途限制、灵活性、获取条件以及筹集资金量大小等多方面比较,合理选择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商业信用等方式,使中小企业综合资本成本达到最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四)建立负债风险防范机制。
负债风险主要是由企业负债规模过大或政策和市场因素的不确定性引起的,所以,企业必须针对风险产生的根源,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防范机制,对债务风险进行控制。
另外还必须通过合理调整融资结构与资产结构来分散债务风险。
作者单位: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小
轩)
论
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