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陈力就列
Chenlijiulie
【释义】陈力:贡献才力;就:担任;列:官职、职位。
能贡献才力,担任相应的官职。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季氏》: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
D
当仁不让
Dangrenburang
【释义】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
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
G
龟玉毁椟
Guiyuhuidu
【释义】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
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季氏》:“虎儿出於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过犹不及
Guoyoubuji
【释义】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
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行?”子曰:“过犹不及。
”
H
虎兕出柙
Husichuxia
【释义】兕:犀牛一类的野兽。
柙:关兽的木笼。
虎、兕从木笼中逃出。
比喻恶人逃脱或作事不尽责,主管者应负责任。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祸起萧墙
Huoqixiaoqiang
【释义】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
指祸乱发生在家里。
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M
鸣鼓而攻
Mingguergong
【释义】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讨伐。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名正言顺
Mingzhengyanshun
【释义】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
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
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
”
P
披发左衽
Pifazuoren
【释义】左衽:衣襟向左掩。
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
Q
千乘之国
Qianshengzhiguo
【释义】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
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先进》:“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
”
求生害仁
Qiushenghairen
【释义】指因谋求活命而有伤仁德。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S
驷马难追
Simananzhui
【释义】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
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Sitibuqin wugubufen
【释义】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
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
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死生有命
Sishengyouming
【释义】指人的生死都是命中注定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
”
社稷之臣
Shejizhichen
【释义】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指国家。
春秋时对作大国附庸的小国的称谓。
指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季氏》:“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手足无措
Shouzuwucuo
【释义】措:安放。
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
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
T
滔滔者天下皆是
Taotaozhetianxiajieshi
【释义】滔滔:连续不断的样子。
洪水弥漫,遍地都是。
比喻社会普遍纷乱。
比喻低下的人或不良风气比比皆是。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微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
X
萧墙祸起
Xiaoqianghuoqi
【释义】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
指祸乱发生在家里。
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Y
以人废言
Yirenfeiyan
【释义】以:因为;废:废弃。
因为说话人的地位的低下或犯有错误就不采纳他所说的正确的意见。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沂水舞雩
Yishuiwuyu
【释义】指知时处世,逍遥游乐。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
”
沂水弦歌
Yishuixiange
【释义】指知时处世,逍遥游乐。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先进》:“[曾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玉毁椟中
Yuhuiduzhong
【释义】比喻因主管人员失职而造成重大损失。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玉毁椟中,是谁之过与?”
欲速不达
Yusubuda
【释义】欲:想要。
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
Z
足食足兵
Zushizubing
【释义】食:粮食;兵:武器。
粮食充足,武备修整。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
知其不可而为之
Zhiqibukeerweizhi
【释义】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
表示意志坚决。
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终日终夜
Zhongrizhongye
【释义】终:竟,尽。
整天整夜。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