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案——零件图
尺寸标注分析 轴的径向尺寸基准是轴的轴线,并注出各段轴的直径尺寸。ф16轴段的右端面是轴的长度方向尺寸基准,从基准出发向左注出25、4,向右注出尺寸2.5*1.1、20,从轴的右端面注出轴的总长尺寸180。两个键槽长度的定位尺寸为7、4,定形尺寸长度为25、16,其键槽宽度和深度尺寸在两个移出剖面图中标注。
视图选择分析 箱体类零件的加工工序较多,装夹位置又不固定,因此一般均按工作位置和特征原则选择主视图,其它视图至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如果外部结构形状简单,内部形状复杂,且具有对称平面时,可采用半剖;如果外部形状复杂,内部形状简单,且具有对称平面时,可采用局部剖视或用虚线表示;如果内外部结构形状都较复杂,投影不重叠时,可采用局部剖视图;重叠时,内、外部结构形状应分别表达;对局部内、外部结构形状可采用局部视图、局部剖视和剖面来表达。箱体零件上常常会出现一些截交线和相贯线;由于该零件多为铸件,所以经常会出现过渡线,分认真分析
尺寸标注分析 轮、盘类零件的宽度和高度方向的基准都是回转轴线,长度方向的主要基准是经过加工的较大端面。圆周上均匀分布的小孔的定位圆直径是这类零件典型定位尺寸。
8.叉、架类零件
叉、架类包括各种用途的拨叉和支架。拨叉主要用在机床、内燃机等各种机器的操纵机构上,操纵机器、调节速度。支架主要起支承和连接作用。其特点是用一些实心杆件、肋瘵将圆筒和底板连接而成。
尺寸标注分析 箱体类零件的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基准采用中心线、轴线、对称平面和较大的加工平面。因结构形状复杂,定位尺寸多,各孔中心线(或轴线)间的距离一定要直接注出来。
课后练习
第8章所有的习题
返回
尺寸标注分析 叉、架类零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基准一般为孔的中心线(或轴线)、对称平面和较大的加工面。定位尺寸较多,孔的中心线(或轴线)之间、孔的中心线(或轴线)到平面扩平面到平面间的距离一般都要注出。
9.箱体类零件
箱体类零件一般是机器或部件的主体部分,它起着支承、包容其它零件的作用,因此多为中空的壳体,并有轴承孔、凸台、肋板、底板、连接法兰以及箱盖、轴承端盖的连接螺孔等,其结构形状复杂,一般多为铸件。
设计基准——根据零件的结构和设计要求而选定的基准,如轴、盘类件的轴线。(即主要基准)
工艺基准——为便于加工和测量而选定的基准(即辅助基准)
零件有长、宽、高三个方向,每一方向都有一个主要基准,还可有辅助基准,主要基准和辅助基准之间必须有尺寸联系,基准选定后,主要尺寸应从主要基准出发进行标注。
(2)零件的重要尺寸必须从基准直接注出。
注尺寸时应考虑便于加工。有的尺寸若标注不合理,就无法加工。
按加工顺序标注尺寸。不同工序的加工尺寸分开标注,便于工人加工。
注尺寸要便于测量,并尽量使用通用量具。
5.零件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综合分析
由于零件的用途不同,其结构形状也是多种多样的,为了便于了解、研究零件,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大致可分为四类,即轴套类零件、盘类零件、叉架类零件、箱体类零件。下面对其表达方法和尺寸标注作简要分析。
加工好的零件尺寸存在误差,为使零件的重要尺寸不受其它尺寸的影响,应在零件图中把重要尺寸直接注出。
(3)避免注成封闭尺寸链。
尺寸是同一方向串联并头尾相接组成封闭的图形,称为封闭尺寸链。若尺寸A比较重要,则尺寸A将受到尺寸B、C的影响而难于保证,所以不能注成封闭尺寸链。尺寸A就不受尺寸C的影响,A、C尺寸的误差都可积累到不注尺寸的部位上。
4.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零件图的尺寸是加工和检验零件的重要依据。标注零件图的尺寸,除满足正确、完整、清晰的要求外,还必须使标注的尺寸合理,符合设计、加工、检验和装配的要求。以下主要介绍一些合理标注尺寸的基本知识。
(1)零件图的尺寸基准
尺寸基准——标注尺寸的起点。一般都是零件上的一些面(主要加工面,两零件的结合面,对称面)和线(轴、孔的轴心线,对称中心线图
课型
理 论
教学
目的
掌握零件图的作用、内容、视图选择及尺寸注法
重点
难点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及尺寸注法
零件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注法、零件的分类。
教学
媒体
多媒体实物图画投影/幻灯/电视/电影其它媒体
教学
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指导法
演示法参观法实习法练习法
教 学 过 程
一、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一台机器是由若干个零件按一定的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装配而成,我们把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称为零件。在生产中,零件图是指导零件的加工制造、检验的技术文件。一张零件图包括下列内容:
7.轮、盘类零件
轮一般用来传递动力和扭矩,盘主要起支承、轴向定位及密封等作用。盘类零件的结构形状特点是轴向尺寸小而径向尺寸较大,零件的主体多数是由同轴回转体构成,也有主体形状是矩形,并在径向分布有螺孔或光孔、销孔、轮辐等结构,如各种端盖、齿轮、带轮、手轮、链轮、箱盖等。
视图选择分析 轮、盘类零件的主视图是加工位置和表达轴向结构形状为原则选取的,轴线水平放置。该类零件一般需要两个主要视图,一个主视图和一个左视或右视图。这类零件的其它结构形状,如轮辐可用移出剖面或重合剖面表示。如果该零件是空心的,且各视图均具有对称平面时,可作半剖;若无对称平面时,可作全剖可局部剖视图。
视图选择分析 因叉、架类零件一般都是锻件或铸件,往往要在多种机床上加工,各工序的加工位置不尽相同。所以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按形状特征和工作位置确定。
这类零件的结构形状较为复杂且不太规则,一般都需要两个以上视图。某些不平行于投影面的结构形状,常彩采用斜视图、斜剖视图和剖面表达;对一些内部结构形状可采用局部剖视;也可采用局部放大图表达其较小结构。
形状特征原则
工作位置原则
加工位置原则
零件的安放位置 主视图应符合零件的加工位置或工作位置。
一个零件的主视图,并不一定完全符合以上原则,而是根据零件的结构特征,各有侧重。
3.选择其它视图
对于结构形状较复杂的零件,主视图还不能完全地反映其结构形状,必须选择其它视图,包括剖视、剖面、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等各种表达方法。选择其它视图的原则是:在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内、外结构形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图形个数,以方便画图和看图。
二、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注法
1.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要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选择方法如下:
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了解其用途及主要加工方法,才能合理地选择视图。对于较复杂的零件,可拟定几种不同的表达方案进行对比,最后确定合理的表达方案。
2.选择主视图
主视图是一组图形的核心,主视图在表达零件结构形状、画图和看图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应把选择主视图放在首位,选择时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6.轴套类零件
轴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件和传递动力。轴套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回转体,沿轴线方向通常有轴肩、倒角、螺纹、退刀槽、键槽、销孔、螺纹孔等结构要素。
视图选择分析 这类零件一般是在车床或磨床上加工,因此它们一般只有一个主视图,按加工位置和反映轴向特征原则,将其轴线水平放置,再根据各部分结构特点,选用剖面图或局部放大图。
图形:用恰当的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
尺寸:零件制造和检验所需的全部尺寸。所标尺寸必须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技术要求:零件制造和检验应达到的技术指标。除用文字在图纸空白处书写出技术要求外,还有用符号表示的技术要求,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等。
标题栏:图纸右下角的标题栏中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以及设计人的签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