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颅内压增高及脑疝

颅内压增高及脑疝

3、病变部位:中线部位的病变,更容易阻塞脑脊 液循环通路-梗阻性脑积水 4、脑水肿程度:炎性病变-早期出现颅内压增 高 5、全身系统性疾病:容易导致缺氧的疾病、高热 等--颅内压增高加重
四、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1.对脑血流量的影响:
平均动脉压(MAP) — 颅内压(ICP) 脑血流量(CBF)= -------------------------------------------------------
④20%甘露醇 250ml 快滴 2~4次/d
⑤30%尿素 200ml 静滴 2~4次/d
4.应用激素 目前有争议。
冰帽 5.冬眠低温疗法
可以降低脑的新陈 代谢率,减少脑组织 氧耗,防止脑水肿的 发生和发展,对降低 颅内压亦起一定作用
在有条件的医院, 采用亚低温治疗技术, 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冰袋
出血 2. 亚急性颅内压增高:恶性脑瘤、转移性脑瘤 3. 慢性颅内压增高:颅内良性肿瘤、慢性硬膜下 血肿
六、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
颅内压增高“三主征”
1、头痛 常见症状特点是早晨及晚间出 现较多, 其程度随颅内压增高而进行性加 重
2、呕吐 典型者呈喷射状,与饮食无关
3、视乳头水肿 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
观体征
颅内压增高“三主
征”
4、意识障碍和生命体征变化 5、其他症状:
展神经麻痹、复视 阵发性黑蒙、头晕、猝倒 头皮静脉曲张 脉搏徐缓 小儿可有头颅增大、颅缝增宽或分裂、囟门隆起
颅内压增高的诊断:
1.腰椎穿刺 采取脑脊液作化验
和测定压力
注意:对客观体征 已有明显的颅内高压 病人进行腰椎穿刺有 导致脑疝的危险
5~10%的急性颅内压增高病人可出现,表现为呼吸 急促、痰鸣、大量泡沫状血性痰液 6.库欣(Cushing)反应:
BP↑,脉压增大, R ↓,P↓的特征性改变,多见于 急性颅内压增高
五、颅内压增高的类型
按病因不同分为:
1. 弥漫性颅内压增高: 弥漫性脑膜脑炎、弥漫性脑水肿、交通性脑积水 2. 局灶性颅内压增高: 多因局限性扩张性病变引起 根据病变发展的快慢不同分为: 1. 急性颅内压增高:外伤性颅内血肿、高血压脑
颅内压增高及脑疝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张列
2012.11
病例
患者男性,36岁,彭州蒙阳镇人。 因6米高处坠落受伤1小时入院。 入院时头部CT:
问:该患者可能有什么临 床表现?该怎么处理?
本次课知识点:
1、概念:颅内压、颅内压增高、脑疝、 Cushing反应 2、颅内压增高的原因、临床表现 3、脑疝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称为颅内压增高。
二、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1.内容物体积增大 脑水肿 脑积水 颅内静脉回流受阻 2.占位病变使颅内空间相对变小 肿瘤 脓肿 血肿 3.先天畸形、颅腔狭小 狭颅症 颅底凹陷
外伤后脑水肿
脑积水
双侧听神经瘤
脑脓肿
颅中窝底脑膜瘤 颅内血肿
三、影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1、年龄:婴幼儿、老年 2、病变扩张速度:体积-压力关系曲线
6.脑脊液外引流
有颅内压监测 的病例,可经脑 室管放出少许脑 脊液,以缓解颅 内压增高
7.巴比妥治疗
大剂量戊巴比妥 或 硫喷妥纳可降低脑的 代谢,减少氧耗及增 加脑对缺氧的耐受力, 多数病人的颅内压得 以降低
初次剂量35mg/kg
有效血浓度25~35 mg/L
发现颅内压有回升 时即应增补剂量,可 按照2~3.5 mg/kg 计算
第一节、颅内压增高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张列
2012.11
一、颅内压的生理
颅骨构成半密闭的颅腔
脑组织 脑脊液 血液 三者的体积与颅腔容 积相适应,使颅腔保 持一定的压力,称为 颅内压。
正常颅内压: 成人ຫໍສະໝຸດ 0.7~2.0 kPa(70~200mmH2O) 儿童: 0.5~1.0 kPa
(50~100mmH2O)
颅内压的调节
◎主要是通过脑脊液量的 增减来实现 〈 0.7 kPa
脑脊液分泌↑ 吸收↓ 〉0.7 kpa 脑脊液分泌↓ 吸收↑
部分脑脊液被挤入脊 髓蛛网膜下腔
脑脊液总量约占颅腔 体积的10% ○静脉血被加快排到颅外组 织
颅内压持续地超过 2.0kPa (200mmH2O)时
2.CT、MRI 常用的检查技术,具有安全、
准确、无创伤的特点,大 大提高了颅内压增高的检 出率
检查方法选择: 只行平扫:急性脑内出血、
急性颅脑外伤、脑积水等 平扫+增强:脑瘤、脓肿、
脑梗塞等
3.脑血管造影
主要用于诊断疑有 脑血管疾病的检查。
目前趋向作全脑血管 造影(DSA),但费 用较高,且具有一定 创伤和危险性
2.去病因治疗
占位病变:切除
脑积水:脑脊液分流 脑室-腹腔分流 (V-P手术)
脑室-心房分流(VA手术)
钻孔外引流等
3.降颅内压治疗
适用于暂未明确病因的 颅内压增高或一时尚无法 处理的病例
选用脱水利尿剂:
①双氢塞嗪 20~50mg 3次/d
②乙烯唑胺 250mg 3次/d
③速尿 3次/d
20~40mg
脑血管阻力(CVR)
平均动脉压—颅内压 又称为脑灌注压(CPP)
脑灌注压(CPP) 脑血流量(CBF)= ----------------------------------------
脑血管阻力(CVR)
2.脑疝: 见脑疝章节 3.脑水肿:高颅压脑水肿进一步加重高颅压
血管源性脑水肿 见于脑损伤、脑肿瘤病变初期 细胞毒性脑水肿 见于脑缺血、脑缺氧的初期 混合性多见 4.胃肠功能紊乱: 出现呕吐、胃、十二指肠出血、溃疡和穿孔,与下丘 脑植物神经中枢功能紊乱有关 5.神经源性肺水肿:
4.头颅Χ线摄片
对颅缝裂开、颅骨骨折、 蝶鞍扩大、内听道孔扩 大等的诊断有一定的价 值。
七、处 理
1.一般处理
观察T、P、R、BP、意识、瞳孔变化的动态过程 颅内压监测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 补液,维持出入平衡,避免补液过多 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保持大便通畅,不要用力排便,切忌高位灌肠 意识差及咯痰困难者应及时作气管切开术 及时作去病因治疗
8.辅助过度换气
用呼吸机等机械 方法增加病人的肺 通气量,目的是使 体内CO2排出。
动脉血 CO2 分压每下降 1mmHg,可使脑血 流量递减2%, 从而 使颅内压相应下降。
9.抗感染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