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数学上册 测量 1教案 冀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测量 1教案 冀教版

请一个同学上来。
师:那么,你们有什么办法知道他的身高呢?小组互相讨论
生:用铅笔来量一量,用手来量一量,用尺子来量一量……
师:选择一种方法量一量。
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量。
交流:
生1:我用铅笔量,有4枝铅笔那么长。
生3:我是用尺子量,有3把多长。
生4:我是用手量的,有6次那么长。
……各个小组汇报结果,教师把结果分别板书在黑板上。
如果直观地告诉测量方法,虽然快捷实用,但学生得到的除知识之外,学习过程、探索过程被抹去了,思维训练受到扼制。设计“观察--比较--辨析--发现--实践”的学习过程,培养小朋友的看图理解能力,促其思维的深层发展。测量桌子的长解决课始问题,并从中感悟测量较长物体用卷尺较方便。
对本节课进行回顾和总结,梳理知识。
三、实际应用-----学习刻度尺的正确测量。
四、课堂小结
(引入尺子,并为介绍尺子做铺垫。旨在使学生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同时感受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基于学生已有比长短的经验及相关的知识,班上一部分学生学习知识超前,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用原知进行操作测量时,很自然地引出由不同测量工具得到的多种数据,引起学生的质疑、辩论,在认知矛盾中充分体验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激起学习新知的兴趣。)
测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了解实际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
3. 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能力目标:
通过测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活动(四)
量一量
1. 电脑演示:铅笔有多长?
2. 师:认识了厘米,应该怎么测量呢?请你来当评委,评一评怎样的测量才是正确的,组内交流。
学生测量,大家当裁判
师总结。先对准0刻度线,再看后面的数字。
3. 估计一下,我们数学书的宽有几厘米?自己再量一量,到底是几厘米?再来估计一下,我们数学书的长有几厘米?自己再量一量,到底是几厘米?
师:厘米在哪呢,请观察尺子上有些什么?
生:有字母cm ,有数字0、1、2、3、4……有一条一条的线,有长的短的。(随学生的回答闪动尺子的各部分)
师补充:0在尺子最左边,表示开始起点。量物时,一般从起点0刻度线量起。
2. 师:一条条的线和对应的数字叫做刻度(显示刻度)。你们能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的长度吗?
出示各类尺子,拓宽知识面,让学生多认识一些尺子。 “它们用在各自不同的地方”,)而在我们的学习中,最常用的就是你们这种(从学生手中取过)学生尺。它是米尺的一部分。
(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讨论再汇报。这样可避免部分学生不观察或观察不仔细,漏掉东西。)
(缓解,调动情绪,及时给予表扬,对最难的问题答对者以奖励,激励大家多思考。)
师:他的身高怎么会变呢?
生:因为有的是用铅笔量,有的是用课本量,工具不一样,当然数字不一样。
师:只有当工具一样时,结果才会相同,所以,我们才会找一个统一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
(1)师:直尺是人们量长度通用的一个工具,有很多种,不止是你们手中用的这种,还有这些。
(2)看一看直尺上都有什么?把你的直尺拿出来,你知道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在直尺上你都看到什么了?(同桌讨论)
汇报,教师用电脑演示。随机进行以下四个活动
活动(一)
教学“cm”:是一种符号,是厘米的意思,是一个长度单位。
师:请小朋友叫叫他的名字(齐读2遍),他还有一个英文名字叫cm,和cm打个招呼。
生:厘米cm
活动(二)
说一说
1.(1)有数字,第一个数字是0,有小格,每格长度是一样的,有字母cm。
师:那刚才有同学说,尺子的长度不够,数学书的长没有办法量,怎么办?
小组讨论。
师总结方法。
实际活动,测量其他学习用品,填在表格内。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懂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情感目标: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教具及辅助手段:
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从小朋友身边的事物谈起,引出问题,培养一年级学生从身边寻找数学知识的意识,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师:大家暑假过得怎么样,一定很开心吧。
师:还有大拇指的宽度呢。
师:做个小游戏吧,先在尺子上比划出一厘米,把他放在脑子里,闭眼想一想。(教师动作示范)
除了能找到1厘米外,你在你的尺子上还能找到几厘米?(从0到几就是几厘米)
课中休息:以抢答的形式,比一比谁是聪明的。
让学生说一说5-6、9-10、0-2、0-6分别是几厘米。
实际应用-----学习刻度尺的正确测量
生1:0——1刻度间的长是1厘米。
生2:我认为4——5之间也是1厘米。
生3:那么19——18之间也是1厘米。
生4:我发现了两个数之间的长就是1厘米。
活动(三)
指一指
1. 怎样记住1厘米?小组同学互相想想办法。
生:比划,观看记忆。
2. 师:找找看,在小朋友的身边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生:写字格的长。
过了2个月没见,我发现大家都长高了不少,谁能告诉我你现在的身高是多少?原来的身高呢?
师:有同学说现在自己没有测量,那我们一起来帮忙,给他测量一下吧。
师:你愿意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知识探究
1. 自主探索,感悟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 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
3. 活动一《叫一叫》
活动二《说一说》
活动三《指一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