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比的基本性质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比的基本性质导学案

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导学案教学目标
1.根据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利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领悟并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化简比。

3.初步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推导化简比的方法,正确化简比。

难点:正确化简比。

教具学具
练习题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老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比的意义,知道比和分数、除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哪位同学愿意说说比和分数、除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先完成下表。

填表后再说一说比与分数、除法有怎样的关系。

2.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

老师:请大家回忆一下,分数有什么性质?商不变有什么规律?它们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指名学生发言)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先由学生自学课本P50-51页,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并独立完成课前热身部分,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能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并独立完成导学案,然后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让同学们进行展示,小组间互相点评,对于有疑问的题目教师点拨、拓展。

带★的题可选做。

知识链接:1)、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的比,叫做最简单的整数比。

2)、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叫做化简比,也叫做比的化简。

一、课前热身:
1、填空
8÷3=(8× ) ÷(3×)=
125÷45=(125÷5)÷(45÷)=
2、结合上题说一说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1)根据比和除法的关系探究比的规律。

6÷8=(6 × 2 )÷(8×)=()÷()
↓ ↓ ↓
6:8=(6 × ):( 8 × 2 )=( ) :( )
6:8=(6 ÷ 2 ) :( ÷ 2 )=( ):( )
↑ ↑ ↑
6÷8=(6 ÷ 2 )÷( 8÷ )=( )÷( )
小结:( )这叫做
比的基本性质。

2)例1(1):化简比的方法。

3)“神舟”五号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一面长15cm ,宽10 cm ,
另一面长180 cm ,宽120 cm ,这两面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最简单的整
数比分别是多少?
首先写出:小旗长和宽的比为:
大旗长和宽的比为:
再观察两个比 15和10 ( )是互质数,180和120( )
是互质数,这两个比都不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化简比 15:10 =( ÷ ):( ÷ )=
180:120=( ÷ ):( ÷ )=
例1(2)、分数和小数比的化简方法
61:9
2 0.75: 2 交流:分数比的化简方法、小数比的化简方法:
三、学以致用:
1、填一填。

85∶51=(85÷ )∶(51÷ )=5∶3 2 :25 =
4()
=6 :()
2、把4:5的前项乘3,后项也应();前项除以2,后项也
应();前项加上12,后项应()。

3、判断。

1)、24:6化简比是 4. ( )
2)、比值等于0.75 的比只有3: 4 . ( )
3)、一个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扩大3倍,比值也扩大3倍.
( )
4)、5:4=( 2.5×2):(4÷2). ( )
4、解决问题
1)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是1:2,那么它们的面积比是多少?
2)从A地到B地,客车需要6小时,货车需要8小时,客车与
货车所用时间比是多少?
★修路队第一天3小时修路120米,第二天5小时修路250米,
写出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并化简。

整理学案
巩固反馈,积累提升。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判断、选择、解决问题等几种类型的练习题,通过步步深入的学习交流活动,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探究更深入,理解更完善。

最后的拓展性练习,使学生思维发散,联系实际,运用规律,激发学生不断探索新知的欲望。

(五)全课小结,强化认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开放性的总结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总结所学,交流心得,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模式加以延伸。

(六)板书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
5÷4=15÷( 12 )=(30)÷24 ==
15:10 (整数比)=15÷5:10÷5=3:2
0.75:2 (小数比)= 0.75×100:2×100=75:200=75÷25:200÷25=3:8
:(分数比)=×18:×18=3:4
五、说预期效果
整节课意在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过程,希望通过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语言描述,对化简比的方法的总结,留下了学生成功的脚印。

同时采用讲练结合、说议感悟、对比总
结、质疑探索、概括归纳的方法,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让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愉快!
⊙巩固练习
1.判断。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
(2)4∶0.25化简后的结果是16。

()
(3)从学校走到图书馆,小明用了8分钟,小红用了10分钟,小明和小红的速度比是4∶5。

()
2.填空。

16∶200=()∶()=()∶()=
()∶()=()∶()=()∶()。

(独立尝试后交流,汇报时说明理由,第2题答案不唯一,只要和16∶200的比值相等就是正确的)
3.完成教材51页“做一做”。

⊙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53页4、5题。

板书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教学反思】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比的基本性质,同时让学生对比值和化简比有更清晰的认识。

有了针对性的练习后对于提高课堂作业的正确性非常有利。

六、课后反思
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从把握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开始,从分析它们的相似之处入手,通过让学生联想、猜测、类推、验证等方法探讨“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规律。

由于在推导比的基本性质时要用到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知识,因此教学新课时对这些知识做了一些复习,引导学生回忆并运用这两条性质,为下一步的猜想和类推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

事实也证明,成功的铺垫有利于新课的开展。

学生通过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通过类比,很快地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

这样一来节省了很多的时间,二来也让学生初步感知了新知识。

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的时候采用讲练结合、对比总结、质疑探索、概括归纳的方法掌握化简方法突破难点。

最后通过练习应用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本节课的不足是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比没讲到。

由于时间紧张给学生说的时间太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