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三十年代我国第一位女漫画家

20世纪三十年代我国第一位女漫画家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曾有过这样一段往事:一个有妇之夫和另一个女子相爱并
同居。

不久后,上海某小报刊登了这位才子离家出走、“为情失踪”的消息,一时成
了坊间八卦,向该报“报料”的是男子在乡下时迎娶的原配夫人。

原配还派出奶妈,
四处搜寻丈夫的住处,并屡屡上门捉奸。

她并没有打骂丈夫与“小三”,而是将他们
带回家里,以大太太自居,视“小三”为姨太太。

这是一种策略,她希望借此确立主
从地位。

可是,男子对这段婚姻已彻底失望,“小三”也是不甘受辱的新女性,二人
再度私奔,前往南京……
这原本是那个新旧碰撞的时代常常上演的戏码,但它又非寻常的男欢女爱故事,因为那是中国漫画的黄金时代,主角则是叶浅予和梁白波。

前者是中国漫画和速写的奠
基人,后者是上世纪30年代唯一的中国女漫画家,也许也是中国第一位女漫画家。

相识
1935年的一天,叶浅予在《时代漫画》杂志社见到了前来投稿的梁白波。

梁白波并不美貌,但颇具艺术家气质,还有健康的麦色肌肤和大波浪头发,话不多,语调沉缓。

那时的漫画家多是男性,叶浅予还是第一次见到女性同行。

漫画的质量也不错,名为《母亲花枝招展,孩子嗷嗷待哺》。

这个题材让叶浅予感同身受,因为他的妻子正是
漫画所讽刺的那种人,将孩子扔给奶妈,自己终日流连于麻将桌。

于是,他和她认识了,而且第一印象极佳。

梁白波祖籍广东香山,出生于上海——那时的香山人以能闯著称,漂洋过海赴美者极多。

上海早年买办多为香山人,并称“四大百货”的永安、先施、新新和大新,创
办人均来自香山。

梁白波的父母也在上海摸爬滚打,但曾是铁路职员和洋行经理人的
父亲早逝,因此家境困窘。

母亲一个人带大了梁白波四姐妹,一家人生活在上海的一
个废品店楼上,但因母亲精打细算,每个孩子都有读书机会,作为长女的梁白波曾就
读艺专,妹妹甚至还能读贵族学校。

因为思想激进,不为当局所容,梁白波一度流亡
菲律宾。

返回上海后,生活难以为继,有人便介绍她向《时代漫画》投稿。

梁白波出众的才华、叛逆的性格和跌宕的经历,于叶浅予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很快,他们相爱了。

相爱
相爱的人往往需要一段旅行去确认和升华感情,他们也迎来了这样一次机会。

津浦铁路搞了一列卫生宣传车,招聘画家绘制宣传画。

列车每到一个大站,就会悬挂卫生
宣传画,工作人员空闲时还可在当地观光。

叶浅予和梁白波就这样一路搭乘着幸福列车,从上海到天津。

天津是这条铁路的终点站,但却不是叶浅予和梁白波的终点站。

抵达天津后,铁路局方面安排全体工作人员赴北平游玩,然后集体回上海,叶浅予却
和梁白波留在了北平,租房同居。

其间,他们不仅畅游北平,还拜访了诸多北平画家、摄影家和记者。

后来,他们又在上海租了一个亭子间,继续同居。

但叶浅予毕竟是有家室的人,原配罗彩云虽然醉心麻将,不管孩子,但却容不得老
公被抢。

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罗彩云是叶浅予父母为其物色的妻子,她
出身桐城望族,偏偏自己是个刚进小学便退学的半文盲,与叶浅予无法沟通。

婚后,
叶浅予与当时众多知识分子一样,准备单身回到大城市,将妻子留在乡下,可罗彩云
却主动提出要去上海,甚至为此要死要活。

也是在上海,罗彩云为叶浅予生下一子一女。

熟悉了大上海后,罗彩云开始沉迷于麻将和逛街,庞大的生活开支令叶浅予头痛
不堪。

这样的婚姻无疑早有裂痕,梁白波的才华和不羁则让这裂痕变成鸿沟。

私奔到南京的日子,是叶浅予和梁白波二人最恬静惬意的时光,叶浅予为《朝报》
画《小陈留京外史》,梁白波为《立报》画连环画《蜜蜂小姐》,这也是她的漫画代
表作。

那个丰胸细腰大臀、形似蜜蜂的都市小姐形象,不仅当时与张乐平笔下的“三毛”一样风靡上海滩,也是中国漫画史上的经典形象。

可罗彩云阴魂不散,和父亲一起找到了南京,要求叶浅予回上海。

叶浅予心意已决,提出离婚。

罗彩云虽不同意,但也知无法挽回,于是请律师立下分居字据,由叶浅予
每月提供生活费。

但叶浅予和梁白波并没有就此得到幸福,从上海的屡遭“捉奸”到南京的“突然袭击”,梁白波觉得自己失去了尊严。

她不在乎贫困、不计较名分,但不能容忍一次次
被羞辱。

纷争不仅仅让叶浅予和罗彩云的婚姻走向终结,也消磨了叶梁二人曾经的爱情。

相离
1938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

叶浅予与张乐平等漫画家组成漫画宣传队,奔赴武汉宣传抗战救国,梁白波是队中唯一女性。

但一个大时代的小女子,沉浮中也许总想抓
住点什么,这并不是醉心于画的叶浅予所能给的。

恰在此时,她结识了画家陆志庠的
同乡陈恩杰,职业为空军飞行员。

那年头的空军多是富家子弟出身,形象气质俱佳,
又是国难时期的英雄,可谓女性的梦中情人,这位也不例外,很快就俘获了梁白波的心。

不久后,梁白波离开了漫画队,也离开了叶浅予。

许多年后,叶浅予这样回忆:“她不能忍受情妇的地位,终于抛弃了我……漫画界
从此失去一颗发光的彗星。


梁白波的才华并不局限于漫画,她的速写和水彩更令行家赞许。

至于油画,她是中
国第一个油画团体“决澜社”的成员。

许多人都曾提及,在决澜社的首次画展上,梁
白波以一具无头无脚的躺卧女体参展,以那个时代少见的大胆展示女性肉体之美。


她的创作时光确实太过短暂,集中于和叶浅予同居的那三年间,也难怪画界提及她时,多流露惋惜之情。

毕克官在《中国漫画史话》写道:“梁白波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
的也是唯一的女漫画家。

其成就和影响,至今没有另外的女性漫画家能与之相比。


才华与个性从来都不会分开,梁白波的个性也是那个时代最吸引男性的一种吧。


浅予曾写道:“白波不是一个寻常的女性,她有不吝施舍的精神,也有大胆占有一切
的勇气……她的一切生活方式、艺术思维、人生观念,对我来说都是新生的、诱人的,我无法抗拒。


可梁白波却不是这样回忆这段经历。

她最爱的一本书是《邓肯自传》,那是舞蹈家
伊沙多拉·邓肯于上世纪30年代写成的自传,风行全世界,也被中国新女性奉为妇女
解放的圣经。

无论是书中的艺术见解,还是对自由解放的追求,都让同为艺术家的梁
白波感同身受,但她与叶浅予的这段感情经历,以自由开始,却也毁于对自由的追求。

多年后,身在台湾的她在给林海音的信里这样述说自己与叶浅予的感情:“我现在
像一块又湿又烂的抹布,随随便便地摔在那儿,对女人来说,一失足成千古恨——我呀,我是在北平游山玩水那阵失了足的……”
那时的梁白波已经精神分裂。

有人说,对于一个病人而言,“失足”一说固然有恨意,但也说明她内心对这段感情的看重。

晚景
离开叶浅予之后的梁白波,很快就与陈恩杰结婚。

抗战胜利后,她与丈夫回到上海,淡出画坛。

黄苗子曾回忆,他在某次文艺界的茶会上见到了梁白波,在一众旗袍、正
装的宾客中,她身穿大红棉袄和蓝色棉裤,如村姑般出席,依旧那般特立独行。

也是
在黄苗子的回忆中,她那时便已有婚姻不顺的迹象,因为她已搬回了娘家,也就是那
个废品店的楼上。

1949年,梁白波随丈夫前往台湾,不久后离婚,独自带着儿子在台南生活。

生活困窘的她,有段时间曾只身前往台北,在龙门窑厂任美工,用执画笔的手画陶瓷瓶上的
花纹图案。

因为薪酬微薄,入不敷出,她求助于友人、《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
为《联合报》副刊的连载小说画插图,帮补生活。

比困窘生活更可怕的是情绪的消沉,梁白波并不适合俗世生活,所以放弃了婚姻,
也切断了自己与俗世的交流。

她在给林海音的信中写道:“像我这种人,还是躲在家
里比较好,因为在外面做事,我的应付和对付的手段,一点也谈不上呢。


那时的她,或许已有轻生念头。

1967年,长期幽居于海畔小屋的她自杀于台南海滩。

此时的叶浅予,正陷身于荒唐火热的文革,被关入秦城监狱。

他并不知道,自己曾经深爱过的女子,在彼岸经受着如斯折磨,直至弃世。

叶浅予与梁白波分手后,又经历过两段感情。

先是著名华侨舞蹈家戴爱莲,二人结识于1940年,不久后在宋庆龄主持下闪婚,十年后离婚。

之后,叶浅予又迎来第三段婚姻,对方是著名女影星王人美。

至于那位原配罗彩云,1949年后与叶浅予正式办理离婚手续。

1970年,不堪重病困扰的她自杀身亡。

1987年,刚刚过完八十大寿的叶浅予在回忆生命中的几段感情经历时,隐隐将梁白波置于最重要亦最难忘的位置。

虽然,他们并无婚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