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件 PPT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件 PPT

“学衡派” :以吴宓为代表的一些欧美留学生, 鼓吹要”昌明国粹,融化新知“,攻击新文化运动, 反对言文合一。
“甲寅派”:代表人物章士钊,在《评新文化运动》 等文中非难白话,赞美文言,提倡读经,攻击新文 化运动。
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的成员们撰文驳斥复 古派,予以沉重的打击,其中尤以鲁迅的杂文为最。
孙伏园、川岛等组成了语丝社。 其它文学社团:未名社、莽原社、浅
草社、沉钟社、湖畔诗社等。 返回
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文学研究会在北京成 立。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 文学社团,也是中国新文学史上影 响最大的文学团体。
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 沈雁冰、叶圣陶、孙伏园、许地山 等12人,会员包括先后参加的朱自 清、冰心、庐隐、老舍等著名作家。
文学研究会
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 刊》(后改为《文学周报》)等。
主张: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 生”的艺术派“……我们相信文 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 很切要的一种工作。它还注重介 绍、翻译世界进步文学,促进和 推动新文学的创作。
作用:文学研究会继承和发展了 “五四“文学革命的为人生的现 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新 文学中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以文学研究会为中心的“人生 派”问题小说,是本时期影 响最大的小说流派。代表作 家有叶圣陶、许地山、冰心、 王统照等。“文学应该反映 社会现象,表现而且讨论人 生的一般的问题”。
返回
叶圣陶从1919年开始写白话小说,多描 写小城镇中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 《潘先生在难中》最具代表性。
许地山,笔名落花生,文学研究会具有 独特艺术个性的小说家。主要作品《命 命鸟》、《商人妇》、《缀网劳蛛》等。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 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新 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中国现当年1月,文学研究会在北京成立。 这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 社团,也是中国新文学史上影响最大 的文学团体。
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 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 1924年11月,鲁迅与周作人、钱玄同、
1918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 人日记》,从此开始了现代 小说的发展历程。
小说集,《呐喊》、《彷徨》 以全新的现代小说观念、彻 底的反传统的精神、清醒的 现实主义态度和对小说形式 的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开 拓了现代小说的发展道路, 为中国现代小说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作用:创造社成员向国内介绍、翻译歌德、 海涅、雪莱、惠特曼、泰戈尔等浪漫主义诗 人的作品,也介绍过象征派、表现派等现代 主义文艺思潮。他们的创造和翻译,在创造 新文学的过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新月社、语丝社和其他 文学社团
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主要成员:胡 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他 们提倡新格律诗,以《诗镌》为阵地, 进行了新格律诗的创作。作用:从理 论和实践上为新诗的发展作了有积极 意义的探索。
王统照早期的小说曾以抽象的“爱”和 “美”作为弥合人生缺陷的药方,代表 作《微笑》、《沉思》等。随着对社会 现实的认识,创作思想转向了现实的人 生,后期作品《湖畔儿语》、《生与死 的一个行列》,《沉船》,描写现实之 丑,诉说下层人民的不幸。
抒情小说派
以创造社为中心的抒情小说派,是一个浪漫主义 的小说流派,代表作家有郭沫若、郁达夫、张资 平等。
思想内容:描写农民、个体劳动者、下层知 识分子物质上、肉体上以及心灵上、精神上 的“病苦”,深刻暴露和批判了封建思想、 封建道德“吃人”的本质及其对人民毒害的 深广,对国民性弱点作了深刻的开掘和批判, 寄希望于民族精神的改革和建设。
艺术成就:“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画眼睛”、“勾灵魂”,以现实主义为主 又吸取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的创作方法, 都具有开拓性和典范性,对后来的文学创作 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时代背景:思想革命与文学
革命的关系
思想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批判封建思想,长期以来, 封建文学一直是封建思想的载体,因此要批判封 建思想,就必须废除它的载体。要打倒封建文学, 就必须进行文学革命,只有提倡和建立新文学, 才能在文坛上真正取代旧文学。因此,思想革命 的发展,必然导致一场文学革命的发生,思想革 命同是新文化运动的两个部分。
1924年11月,鲁迅与周作人、钱玄同、 孙伏园、川岛等组成了语丝社,鲁迅 被称为“语丝派”的主将。《语丝》 多发表杂文、小品,语丝社的文艺思 想和创作方法接近文学研究会。
其它文学社团:未名社、莽原社、浅 草社、沉钟社、湖畔诗社等。
新文化运动的阻力
林纾:认为“中国四千年,以伦纪立国”,不能” 覆孔孟,铲伦常,反对白话文,维护文言文,攻击 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倡导者。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课程讲解纲要 2003年4月
时代背景:思想革命
科学救国——政体革命——思想革命: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一部分先进的仁人 志士认识到了中国科技的落后,于是产生了 科学救国的思想;而甲午海战的失败,则使 人们认识到,如果不改变政治体制,先进的 科学也难以救国,于是开始了政体革命。 1911年,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 很快又出现了袁世凯的篡权和复辟,再一次 使人们认识到,不彻底扫荡封建思想,即使 政体改变了,革命的成果也是不巩固的。于 是他们发动了一场猛烈批判封建思想的思想 革命——新文化运动。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被称为“异军突起”的创造社,1927年7月 成立于日本东京。
主要成员: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 平、郑伯奇等。
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 造日》、《洪水》、《创造月刊》等。
主张: “本着我们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学 活动”,有明显的浪漫主义倾向。
郭沫若《牧羊哀话》表达了反帝情绪,《漂流三 部曲》反映了青年知识分子找不到出路的苦闷, 诉说了他们经济和爱情的苦痛,对旧的社会制度 表示了强烈的愤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