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的组织
32
优点:1、系统能满足多样的工艺要求,对产品品 种变化的适应能力强; 2、个别设备出故障对系统影响不大,生产 系统的可靠性较高; 3、工艺及设备管理较方便。 缺点:1、物料运输路线长,效率低; 2、多为通用设备,生产效率低; 3、在制造系统中有加工间歇,因而生产周 期长,在制品多; 4、协作关系复杂。
39
40
企业如何选择组织形式?
41
(四)车间布置的几种典型形式
物料流程形式 可分为水平的和垂直的
–所有的设备、设施都在同一个车间里时,按
水平方式考虑 –生产运作是在不同一个楼层周转时,按垂直 方式考虑
42
固定式布置(Fixed Position Layout)
加工对象位置固定,生产工人和设备都随 加工产品所在的某一位置而转移。
中间零 件库
平面布置图草图
毛 胚 车 间
29
三、车间平面布局
(一)考虑要素
1.按生产过程的流向和工艺顺序布置设备,尽量使技工对 象成直线运动,减少倒流; 2.方便运输; 3.合理布置工作地,保证安全,尽可能为工人创造良好的 工作条件; 4.考虑多机床看管工人作业方便; 5.合理利用车间生产面积,正确规定设备、墙壁、柱子、 过道之间的距离; 6.注意维护设备精度、照顾设备工作的特点。如精加工设 备,光线好,振动小。
1、首先将密切程度划分为A、E、I、O、U、X六 个等级,然后列出导致不同程度关系的原因。 2、使用这两种资料,将待布置的部门一一确定 出相互关系 3、根据相互关系重要程度,按重要等级高的部 门相邻布置的原则,安排出最合理的布置方案。
23
表:关系密切程度分类表
表:关系密切原因 代号 1 2 关系密切原因 使用共同的原始记录 共用人员
27
根据以上要求可以大致确定各单位的相对位置
毛胚车间 原材料库
机加工车间 中间零件库
装配车间 餐厅
成品库 办公室
平面布置图初始方案
28
根据上图各单位的相对位置,再按各单位的面积和 厂区出入口对运输线路的要求,按一定的比例,可 画出工厂的平面布置草图
办公 楼
成 品 库 餐厅
装配 车间
机加工车间
原材 料库
33
2、产品专业化(对象原则) 将加工某种产品或完成某种服务所需的 设备和工人布置在一个区域内; 所有生产设备和工作地按产品加工装配 的工艺路线顺序排列; 产品原则布置旨在使大量产品或顾客 顺利迅速地通过系统。
34
A 原 材 料 B
车
钻
铣
磨
检验
A生产车间 B生产车间 铣 钻 车 磨 检验
36
案例:上海拖拉机厂齿轮车间的布置 原车间为工艺原则布置:
车间门
磨床组 热处理
锯床组 车间门
包装组
车床组
滚齿组
37
现在改为产品原则布置:
A齿轮生产线 锯 床 车床 车床 磨床 滚床 包 装
热处理
锯 床
车床
滚床
磨床
B齿轮生产线
38
3、定位布置 在定位布置中,加工对象保持不变,工人、 材料和设备按需要四处移动。
积 关 分 系 12 U
积 关 积 分 系 分 12 O 18
3
3
O8
3
U6.7
X2.5 合 计
4
2
U7
2
U7
X2. 5.6
2
3
U-7
X-2
2
1
U-7
X1.3
2
2
U7
2
U- 2 7
X- 4 1.3. 4.6 15
X- 3 1.2. 3 20 15
26
19
20
28
25
20
分析
(1)机加工车间得分最高,布局时首先确定 (2)毛胚车间、装配车间、中间零件库和机 加工车间都是A级关系,应围绕机加工车间 进行布置,并尽量靠近; (3)成品库和装配车间是A级关系,应布置 在一起 (4)原材料库与毛胚车间是A级关系,两者 应相邻
产品或服 务的种类
企业规模
专业化与 协作化水 平
物流合理 性 投资规模 技术装备
设施 布置因素
设施布置 的柔性 其他…
13
(二)设施布置的要求
厂房的布置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以避免互相交 叉和迂回运输,缩短生产周期,节省生产费用 生产联系和协作联系密切的单位应相互靠近布置 充分利用现有运输条件 按照生产性质、防火和环保要求,合理划分厂区 在考虑防火和卫生条件下,总平面布置应力求占 地面积最小 工厂布置应考虑有扩建的余地
对象组1
车床
滚床
磨床
热处理
组1 组2
对象组2 对象组3 对象组4
锯床
热处理
车床
车床
磨床
装 组3 配
组4
滚床
磨床
热处理
成组制造单元布置
47
C形制造单元
机器2 机器3
机器1
机器4
入口
机器5
出口 机器6
C形制造单元布置示意图
48
U形制造单元(U-line Cell)
入口
1
出口
2
3
4
出口
7 6
入口
三、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物料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且流程尽可能短。 结果: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在制品库存,加快资金周转。 保证措施:合理布置企业的各个生产单位;组织好生产的各 个环节 2、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生产过程各环节的生产能力要保持适合产品制造的比例关系。 结果: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保证连续性的前提。 注意:生产过程的比例性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A 半 成 品 库 B
产品专业化原则有什么特点?
35
优点:1、运输路线短,物流通顺,加强了生产过程的 连续性。从而缩短了加工周期,在制品少; 2、工艺流程简单,减少了工作单元之间的联系, 便于管理和协调,协作关系简单; 3、对工人技能要求不高,培训费用低,可采用 高效专用设备。 缺点:1、对品种和产量变化的适应能力差; 2、个别设备出问题或工人缺勤对生产系统影 响极大,生产系统的可靠性差; 3、工人分工太细,工作重复单调。 。 实际应用中,两种原则相结合。
7
6
工人的行走路线
5
1 2
5
4
3
图U形制造单元及生产线布置
49
为了实现无库存生产,JIT生产方式中,设备按U 型布置成组加工单元布局:
方法:
相互间运量大的单位尽量靠近布置。
目标:总运量减少,降低运输费用 。
19
例如:某企业有5个生产单位,各单位之间的运输量 已知,根据统计绘制物料运量表如下:
从 至
01
02 7
038
15 19 24 18 8
01 02 03 04 05
4 6
1 2
10 8 2
从原材料投入到成品出产的全过程。 包括工艺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等待过程、自然过程等。 过程 工序 工作地
生产过程组织:对生产系统内各个要素包括生产者、生产工具 设备和生产对象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进行合 理安排,使得生产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紧密衔接,提高生产效 率,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规格、数量、时间等各方面的要求。 目标:使作业行程最短、时间最省、耗费最小,能按市 场的需要,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2)动力部门:如变电站、锅炉房、压缩空气站
11
一、生产单位的类型
3、生产服务部门
(1)运输部门:如汽车队、装卸队、起重队
(2)仓库:如原材料库、在制品库、半成品库、 工具库、成品库 (3)检验与计量部门 4、生产技术准备部门:如研究所、工艺科、试 制车间
12
二、工厂总平面布置
(一)影响布置决策的因素
生产与运作管理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主讲教师:陆曈曈
工商管理教研组
1
第四章
生产过程的组织
2
本章主要内容
一、生产过程的基本概念 二、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三、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四、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
3
第一节 生产过程的基本概念
一、生产过程的概念
30
(二)基本组织形式
对象原则布置 工艺原则布置
定位布置
1、工艺专业化(工艺原则)
将完成相同工艺或工作的设备和工人布置在一 个区域内。 在此区域内对不同产品和零部件的某一相同或 相似工艺进行加工。
31
车工段
铣工段 钻工段
检验组
磨工段 B A 磨工段 半成品库
原材料
A
B
工艺专业化原则有什么特点?
4、每个单元在设施范围内的位置(相对/绝对)?
A B C D F G D F G A B C
10
E
E
一、生产单位的类型
1、基本生产单位
(1)准备车间:如铸造车间、锻压车间、下料车间
(2)加工车间:如机加工车间、热处理车间
(3)装配车间:如部件装配车间、总装车间
2、辅助生产单位
(1)辅助车间:如工具车间、模具车间、机修车间
1.2
某企业各单位生产活动相关图
25
关系密切程度及积分统计表
1.原材 料库 关 系 A3 I-4 O8 2.成品 库 3.毛胚 车间 4.机加车 间 5.装配车 间 6.中间 零件库 7.餐厅 8.办公 室
积 关 分 系 6 4 3 O8 A5
积 关 分 系 6 A1.4 O8
积 关系 积 关系 积 关 分 分 分 系 12 A18 A18 A3.5.6 2.4.6 4.5 I-1 4 3 O-8 3 O8 3 O-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