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儿童心理发展敏感期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对儿童心理发展许多方面的敏感期,还没有足
够的研究。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三)转折期和危机期
儿童的心理发展一般来说是渐进式变化的,但有
时候,可能会出现突然的、飞跃式的变化。在儿 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短期内心理急剧发展、
变化非常明系的突然恶化,所以转折期
往往被人们称为“危机期”。因为 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并非一定
出现“危机”。我们应该把转折期
和危机期两个概念加以区分。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四)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由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Vygotsky)提出。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
儿童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学龄中期
学龄中期,又称少年期,为 11~15岁阶段
学龄晚期
学龄晚期,又称青年初期, 为4~18岁阶段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2.幼儿早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3岁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各种心理活动逐渐齐全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儿童学会走 路,学会说话,出现了表象思维和想象等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出现了独立性。
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
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 好奇、好问、好学
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个性初具雏形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年龄特征
1.婴儿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适应新生活,认识周围世界,开始与人交往
01
婴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
年龄 特征
和一些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 阶段。在这一年里,儿童的 心理发展非常迅速,心理特 征变化最大,具体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第二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这些因素可概括为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和儿童自身的活 动因素三大方面。
生物因素
社会因素
儿童自身的活动因素
第二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生物因素
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
生物因素。良好的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学前儿
从简单到复杂
从被动到主动
从具体到抽象
从零乱到成体系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二)从具体到抽象
学前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是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抽象和概括化。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过程 就典型地反映了这一趋势。3岁前儿童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3~6岁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思
维的主要方式,5岁以后,开始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整个学前期内,思维的特点总
• 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和基本特点,理解关键期
和最近发展区等概念;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
征,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的适宜性。 • 熟悉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 了解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
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论述学前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要把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至少需明确以下几点:
03 01 02
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往 往以年龄为标志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不能代表年龄阶段中每一 个儿童所有的心理特征
04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 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 形成的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辩证 统一
01 02 03 04
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 动作(由粗大动作到精 细动作) 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 边缘部分的动作
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05
PART 0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学说
学 前 心 理 学
PART 0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学说
PART 0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学说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2.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国家、不同的心理研究者,对儿 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同。目前我国各种心理学书籍
中对儿童心理发展各阶段的划分与命名也常有出入。在
此,只介绍我国现在通用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标 准。这种标准与现行学制基本一致。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四)从零乱到成体系
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杂乱的,心理 活动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很容易因情境的影
响而改变。比如,七八个月的婴儿离开妈妈时,
会哭得很伤心,但当妈妈的身影刚刚消失,奶 奶用一个色彩鲜艳的玩具逗她玩,她可能会立 即破涕为笑。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心理活动 会逐渐组织起来,有了整体性,有了系统性, 有了稳定的倾向性,出现了每个人特有的个性。
学会直立行走
出现新的心理活动 ①开始掌握口语。 ②想象开始萌芽。 ③直观行动思维的出现。
开始使用工具
自我意识开始萌芽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3.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3~4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3~4岁既是幼儿初期,也是幼儿园小班的年龄。这时期幼儿 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
生活范围扩大
心理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①最初的认知活动的出现。 ②语言开始萌芽。 ③依恋关系日益发展和最初的社会性萌芽。
02
动作不断发展
03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在这一年中,儿童的动作发展非常突出。它与儿童心理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婴儿期儿童动作发展有 下面一些规律:
从整体混乱的动作到 局部的、准确的和专 门化的动作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学前儿童 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积极、 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只有掌握了学前儿童心理 发展的一般规律,把握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才能 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的教育策略,更自觉地引导和促进学前儿 童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现象的发现有直接关系。
“印刻”现象首先由英国自然主义者斯波尔丁(D.A.Spalding)在刚孵出的鸡雏身上发现的,还观 察到这种反应不管所追逐的能活动的生物是否自己的同类。“印刻”现象是小动物在出生后的一个
很短时期内形成的一种本能反应。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印刻”现象是小动物在出生后的一个很短时期内形成的一种本能反应。这种反应包括: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错过了敏感期,学习起来较困难,发展比较缓慢。从整个人生的心理发展来说,学前期是心理发展
的敏感期。在语音学习方面,2~4岁是敏感期;在数概念掌握方面,5~5.5半是敏感期;在动作发 展方面,0~6岁是敏感期。
①追随而且喜欢接近出生后最先看见或听见的对象——即印刻的 对象; ②在印刻的对象消失后,发出悲鸣,当它重新出现时,会发出满意 的叫声。
所以,关键期是指对特定技能或行为模式的发展最敏感的时期或者做准备的时期,是个体发育
过程中的某些行为在适当环境刺激下才会出现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缺少适当的环境刺激, 这种行为便不会再产生。
认识依靠行动
行为易受情绪支配
爱模仿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2)4~5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4~5岁既是幼儿中期,也是幼儿园的中班年龄。4~5岁幼儿
的心理比3~4岁有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如下: 活泼好动
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思维具体形象
初步具有规则意识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3)5~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5~6岁是幼儿晚期,即幼儿园大班的年龄。这时期幼儿心理
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这种情况往往发生于 儿童心理发展两个阶段之间的转折时期,如儿童
从家里进入幼儿园的时候,或从幼儿园升到小学
的时候,都可能出现转折期。一般认为,2~3岁、 7~9岁、12~15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往往容
易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常常出现 各种否定性行为,可能导致儿童和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2)学龄期。
学龄初期
学龄初期,又称狭义的儿童 期,为6~12岁阶段
注意
心理学中所涉及的“儿童”这一概念,
与日常生活所说的“儿童”有一定差 异,年龄跨度为0~18岁。学前期有广 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期指 0 ~ 6 岁,狭义的学前期指 3 ~ 6 岁。我们在 探讨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时, 用的是广义的概念。
01
婴儿期
又称乳儿期, 0 ~ 1 岁。婴儿 期又可划分为新生儿期(0~ 1个月)、婴儿早期(1~6个 月)、婴儿晚期(1~6个 月)。
02
幼儿早期
又称先学前期,1~3岁。
03
幼儿期
(又称狭义的学前期):3~
6岁。幼儿期又可划分为幼儿
(学前)初期( 3 ~ 4 岁)、 幼儿(学前)中期(4~5 岁)、幼儿(学前)晚期 (5~6岁)。
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为学前儿童心理发 展提供了可能性。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发展心理学家将动物的关键期概念引入儿童学习
行为的研究领域,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同样存在
关键期。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现象主要表 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方面。已有研究表明,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