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与极化作用
2018/3/28
浓差极化
• 以锌电极为例: • 阴极反应: Zn2+ +2e- → Zn •
E E
0 . 05916 2
lg
1 a ( Zn
2
)
(298K)
• 溶液中电极附近的锌离子首先到电极上去反应, 若溶液内部的离子来不及扩散到电极附近 ,将 造成电极附近浓度底于溶液内部体相浓度,使 电极电势偏离平衡电极电势。
解池作为可逆电池时的可逆电动势
E (理 论 分 解 ) E (可 逆 )
2018/3/28
分解电压的测定
使用Pt电极电解H2O,
加入中性盐用来导电,实
验装置如图所示。
逐渐增加外加电压,
由安培计G和伏特计V分
别测定线路中的电流强
度I 和电压E,画出I-E曲 线。
2018/3/28
分解电压的测定
2018/3/28
3 电解时电极上的反应
• 在阳极OH-可以去放电,也可以发生金属的溶解。 • 在中性水溶液中,a(OH-) =10 -7,故有
E
OH
, H 2 O/O
E
2
OH
, H 2 O/O
2
RT 2F
a ln (p
O
2 OH
-
/ p
2
)
1/2
aH
2O
若p(O2) =100kPa,25℃时E ⊖ (OH-,H2O/O2) = 0.401V E (OH-,H2O/O2) =(0.401-0.05916lg10-7)V = 0.815V 若不考虑氧的超电势,凡是极化后的电极电势小于 0.815V的离子或金属都可以先于OH-到阳极去放电。
2018/3/28
实际分解电压
要使电解池顺利地进行连续反应,除了克服作
为原电池时的可逆电动势外,还要克服由于极化在
阴、阳极上产生的超电势 (阴 ) 和 (阳 ) ,以及克服电 池电阻所产生的电位降 IR 。这三者的加和就称为实 际分解电压。
E ( 分 解 ) E ( 可 逆 ) E ( 不 可 逆 ) IR E ( 不 可 逆 ) (阳 ) (阴 )
7 H
E
H
/H
2
RT F
ln 10
1
7
0 . 414 V
若不考虑氢的超电势,则凡是电极电势大于-0.41V的 离子都可以先于H+到阴极放电并沉积出来。 若考虑到氢的超电势,许多电极电势比H+小得多的离 子,如Zn2+、Cd2+,甚至Na+都可以先于H+到阴极放 电沉积出来。
2018/3/28
2018/3/28
浓差极化
E E
0 . 05916 2
lg
1 a ( Zn
2
)
(298K)
0 . 05916 2 lg 1
因为存在浓差极
化,此时
由于a表< a本 ∴ Ei<Er
Ei E
a
表
( Zn
2
)
2018/3/28
极化的类型
(2)电化学极化 电极反应总是分若干步进行,若其中一步反应
2018/3/28
3 电解时电极上的反应
阳极上的反应 电解时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发生 氧化的物质通常有:(1)阴离子,如 C l , O H 等, (2)阳极本身发生氧化。
判断在阳极上首先发生什么反应,应把可能发生 氧化物质的电极电势计算出来,同时要考虑它的超电 势。电极电势最小的首先在阳极氧化。
显然分解电压的数值会随着通入电流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2018/3/28
2 极化作用
极化(polarization) 当电极上无电流通过时,电极处于平衡状态, 这时的电极电势分别称为阳极平衡电势 E (阳 , 平 ) 和阴 极平衡电势 E (阴 , 平 ) 。
在有电流通过时,随着电极上电流密度的增加, 电极实际分解电势值对平衡值的偏离也愈来愈大,这 种对平衡电势的偏离称为电极的极化。
2018/3/28
极化曲线(polarization curve)
2018/3/28
极化曲线(polarization curve)
(2)原电池中两电极的极化曲线 原电池中,负极是阳极,
正极是阴极。随着电流密度的
增加,阳极析出电势变大,阴 极析出电势变小。由于极化, 使原电池的作功能力下降。 但可以利用这种极化降 低金属的电化腐蚀速度。
不可逆电极过程
2018/3/28
不可逆电极过程
1 分解电压 2 极化作用
3 电解时电极上的反应
4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腐 5 化学电源
2018/3/28
电解
• 施加电流通过化学电池,在电极上发生电子转移 的化学反应过程叫电解。
典型的电解装置
2018/3/28
电解
构成电解池的条件:
是电能转变为化 学能的装置! ①直流电源;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为阴极
2018/3/28
氢气在几种电极上的超电势
2018/3/28
Tafel 公式(Tafel’s equation)
早在1905年,Tafel 发现,对于一些常见的电极反 应,超电势与电流密度之间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如下的 定量关系:
a b ln j
这就称为Tafel 公式。式中 j 是电流密度, a 是单位 电流密度时与电极的 性质,溶液等因素有关。
②阴、阳电极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为阳极 ③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2018/3/28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电子从电源 负极给出 电子流回电 源正极
电子进 入电解 池的 阴极
阳离子移向阴极 阴离子移向阳极
电子从 电解池 的阳极 流出
阳离子得电子 (发生还原反应)
阴离子失电子 (或非惰 性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3 电解时电极上的反应
• 以Zn2+为例,若Zn2+的浓度为1mol.dm-3,并用浓度 代替活度 • E (Zn2+/Zn) = E ⊖(Zn2+/Zn) = -0.763V • 其值小于H+的电极电势,应在 H+之后到阴极放电并 沉积出来 • 但考虑到电极的极化,一般金属的超电势很小,可 以不考虑,而氢在锌上的超电势最小为0.48V,故要 在锌上析出氢实际电极电势应为-0.894V • 此值低于Zn2+的电极电势,所以Zn2+先到阴极去 放电并沉积出金属锌,而不会析出氢气来。
极化曲线(polarization curve)
超电势或电极电势与电流密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称 为极化曲线,极化曲线的形状和变化规律反映了电化 学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1)电解池中两电极的极化曲线
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两 电极上的超电势也增大,阳极 析出电势变大,阴极析出电势 变小,使外加的电压增加,额 外消耗了电能。
2018/3/28
电解氯化铜溶液实验装置
- e- +
阴极
Cu
-
+
阳极
eoooo oooo oooo oooo oooo oooooooooooo ooooooooooo
Cl2
单击电子流动
Cu2+
Cl
Cl
2018/3/28
1 理论分解电压
理论分解电压
使某电解质溶液能连续不断发生
电解时所必须外加的最小电压,在数值上等于该电
2018/3/28
3 电解时电极上的反应
• 但随着锌的析出,溶液中Zn2+浓度降低,电极电势越来 越小 • 当Zn 2+的浓度降到3.7×10-5mol.dm-3时 • E (Zn2+/Zn) = -0.894V • 此时H+也开始到阴极去放电并析出氢气
• 要使氢气不析出来,则阴极电极电势不能低于 -0.894V
+
2
2
2018/3/28
3 电解时电极上的反应
金属离子的分离 如果溶液中含有多个析出电势不同的金属离子,可 以控制外加电压的大小,使金属离子分步析出而达到分 离的目的。 为了使分离效果较好,后一种离子反应时,前一种 离子的活度应减少到1 0 以下,这样要求两种离子的析出 电势相差一定的数值。
7
当
z 1 z 2 z 3
E 0 .4 1V E 0 .2 1V E 0 .1 4 V
2018/3/28
E
RT zF
ln 1 0
7
3 电解时电极上的反应
• 电解分离法:多种金属离子的溶液中,离子在阴 极析出时电势φ阴高→低顺序进行,这时电解控 制外加分解电压由低→高 • 同时沉积(合金电镀):两种金属同时在阴极沉 积出,应满足条件是φ1=φ2
E (M
Z
|M) E
(M
Z
|M)
RT zF
ln
1 a
M
Z
E (H
| H)
RT F
ln
1 a
H
H
2
2018/3/28
3 电解时电极上的反应
• 在水溶液中有H+和OH-,需考虑H+和OH-的放电。 • 在中性水溶液中,a 10 取p(H2) = 100kPa,25℃时有
2018/3/28
3 电解时电极上的反应
分解电压 确定了阳极、阴极析出的物质后,将两者 的析出电势相减,就得到了实际分解电压。因为电解 池中阳极是正极,电极电势较高,所以用阳极析出电 势减去阴极析出电势。
分 解 电 压 E (阳 极 , 析 出 ) E (阴 极 , 析 出 )
电解水溶液时,由于H 或 O 的析出,会改变 H 或 O H的浓度,计算电极电势时应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
(阴 ) E (阴 , 平 ) E (阴 , 不 可 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