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自助终端的调查2011 年1 月 6 日 - 东亚银今天宣布其首 3 间 i-财中心正式启用.全新概念的i-财中心备有先进和自动化的设施,以及由专人服务的服务柜台,为客户提供灵活方的银行服务. 东亚银行3 间 i-财中心分别位於上环,尖沙咀及粉人密集的中心位置,让客户体验焕然一新的银地服务.i-财中心备有创新设施 "i-Teller",客户可透过视像设备,直接与身处联络服务中心的东亚银客户服务主任对话,从容处其各项银行交易.另一项创新设施 "i-Stock Trading"机可提供简用的股票买卖服务;而i-财中心亦设有服务柜台,客户服务主任可为客户提供一系非投资性质的财务服务,包括私人贷款,楼宇按揭贷款及信用卡服务等. i-财中心的营业时间定为星期一至上午 9 时至下午 7 时 ,而 i-财中心内置有功能先进的自助服务柜员机, 每星期7 天,全日 24 小时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银行服务.东亚银行的由此荣获2012香港工商业奖的创意大奖。
二、国内银行的自助设备银行的自助设备包括自动取款机(ATM)、自动存款机、自动存取款机、自助查询机、自助缴费机等,客户可通过自助方式在相应的自助设备上完成存款、取款、转账和查询等交易。
1、自动取款机(ATM)提供取款,查询,改密,本地本行卡转帐,其它查询业务如企业年金,公积金等功能,非现金缴费业务(如水电气费,电话费等)。
NCR6622一般一个网点一到两台左右。
现已逐渐退出大的网点,有些只保留一台而有四台五台甚至更多的XDM,现在的定位是安装在自助银行和一些便利式型自助银行。
四川工行的ATM只有NCR 一个品牌,台量约1500台。
2、自动存取款一体机(CDM,XDM,CRS等多种英文简称,并没有统一的名称)提供取款,存款,查询,改密,本地本行卡转帐,其它查询业务如企业年金,公积金等功能,非现金缴费业务(如水电气费,电话费等)。
OKI HITACHI一般一个网点一到两台左右。
现在是国内重点发展的对象。
四川工行的OKI和HITACHI台量约1400台,按现在势头会超过ATM的台量。
3、多媒体自助查询终端提供给个人客户自助办理查询、转账、缴费、补登存折、打印对账单和查询金融信息等业务的多功能电子银行自助设备。
同时,客户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自助终端直接访问银行网站了解丰富多彩的金融资讯,并可以自助注册和登录工商银行个人网上银行,享受个人网上银行为您带来的轻松便利。
一般一个网点或是自助银行会配置一到多台。
四川工行的台量约1000台。
4、网银机提供网上银行的所有功能。
农业银行网银机中国银行网银机交通银行网银机网点配置,一般两台左右,现在客户使用频率并不高。
原因可能是对于一台电脑来说,操作难度及需要时间较长,并不像其它设备那么专业和易用,目的性更强。
四川工行约650个网点,每个网点配置两台,约有1000台左右。
5、电话银行专门拨打银行服务专线的电话,配置并不多,使用频率也不高。
6、排队机提供排号的作用,网点使用。
一般会被强制使用。
7、自动缴费机涉及现金的自动缴费机较少,一般非现金的可以通过其它设备如多媒体终端,ATM,XDM等完成。
实际观察中,使用人数相当的少。
8、自动发卡机网点配置,用量较小,多数网点并没有配置。
9、自动存折补登机随着存折的退出,自动存折补登机也会淡出市场。
同时多媒体终端也集成了此项功能。
10、IC卡圈存圈提机只有交通银行有过,其它银行没有见过。
而现在的ATM及XDM 其实是可以集成这个功能。
11、硬币兑换机现在很少见。
三、自助设备在银行网点的配置情况分析(一)、一般离行式银行自助区的标准配置1、ATM2、XDM3、多媒体自助查询终端4、电话银行5、其它自助终端如电话银行,查询缴费机等。
(二)、附行式银行自助区的标准配置1、ATM2、XDM3、多媒体自助查询终端4、电话银行5、自动补登折机6、其它自助终端电话银行,查询缴费机等。
(三)、便利型自助银行1、一台ATM或是XDM.一般无其它自助服务终端。
四、BEA的的创新在哪里?1、客户更加通过i-Teller,更容易更直观的同银行客户经理进行沟通。
2、完美的将客户电话和多媒体自助终端结合在一起。
3、银行形象的提升由于其成本较高,特别是银行服务的客户经理的人员限制,导致BEA 现在也只有三间i-财中心。
正是i-Teller的应用,大大的提升了BEA 的形象。
五、现在自助终端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1、能否有呼叫按钮,特别是跟现金有关的区域比如ATM和XDM区域,如果出现下帐不出钞,多出钞,少出钞甚至出假钞或是钞票面额不对,客户可以在原地呼叫大堂经理,以减少纠纷。
附录一智能自助终端已成未来便捷服务发展潮流2011年11月29日10:19中国自助终端门户近年来随着线上和线下新兴的智能终端支付新方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便捷新服务走进我们的生活,从购物、出行、去医院、去银行等多个方面,近年来智能终端提供的服务的越来越多也更加的趋于人性和便捷,有人这样说过在未来近几年随着智能终端服务的完善,我们的生活也将更加的便捷:去医院挂号、网上购物、缴纳水电费、银行金融等服务,我们均可以通过一张智能卡、一部智能电话、一台智能电视机、一台终端机自助完成。
一张智能卡:芯片银行卡芯片银行卡又叫金融IC卡,现在的芯片卡不仅支持电子现金、电子钱包、借贷等多种便捷自助服务,而且随着功能的完善可以应用于交通、教育、医院、社保等多个领域,实现多功能一卡通、多领域一卡通,而且金融IC卡和传统的银行卡相比在安全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芯片卡数据很被难复制伪造可以避免银行卡被复制克隆盗刷。
目前金融IC在全国范围内已经逐步发行,对整体的金融服务改善有很大的提升,也对个人自助终端服务有安全保障。
一部智能电话:手机支付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伴随移动终端的服务也随之发展。
乘坐跌铁、公交手机、超市购物只需要轻松一刷就可以,手机支付方式是将银行卡合二为一,手机相当于信息处理终端,只需要一台智能手机在手随时随地你就可以轻松的享受多样的自助服务。
手机深圳通的推广,是目前国内手机支付业务的首次尝试推广,开启了我国手机支付产业的新方式。
(中国自助终端门户 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一台智能电视机:电视银行电视银行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自助服务新方式,与网上银行相比将更加的安全,操作起来也十分的便捷。
与手机银行相比体验将更加直观、电视银行的概念是在近几年兴起的目前应用的范围还不是很广泛,但是随着功能和体验的完善,将是以后金融服务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一台智能终端机:多功能自助服务终端从银行、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的排队机叫号机、自助取款机、ATM机、服务评价器等自助服务终端的应用给服务带来了新的体验和便捷,这也是近年来智能自助终端的发展的一个方向,无论是在出行、购物、银行、医院等多个领域自助服务终端应用和功能也更加的智能,随着科技进步,将会有更多的智能自助终端将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说不定在未来某一天我们就可以在一台终端机就可以完成:借贷、还款、购物支付、医院挂号、业务办理等方面的自助服务。
智能自助终端已经成为便捷服务的代名词,而且随着发展的需求自助终端将在生活中应用也将更加的广泛,提供的服务也将更加多元化,不在只针对特定领域的单一服务性,智能服务终端近几年在各领域的渗透发展,也证实着自助服务将是未来社会服务发展的新方向。
附录二电视银行附录三:医疗手机应用走俏保持长期吸引力成焦点机遇与挑战:* 智能手机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 易用性(90.9%)是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能否得到用户青睐的主要标准* 医疗保健程序也应该遵守社会认可的健康指南市场数据:* 消费者手机中26%的应用程序下载后只使用了一次* 2010年医疗信息技术公司增加了78%据一家名为“消费者健康资讯公司(CHIC)”的调查显示,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正越来越受到欢迎,并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然而消费者对于其远期信心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这项问卷调查是2011年4月在大专院校、企业、消费场所、Facebook网站对395名智能手机用户进行的。
CHIC的问卷调查源于2011年3月的一份报告,该报告显示消费者手机中26%的应用程序下载后只使用了一次,而下载后的确使用过软件的用户,约有74%在使用不到10次后即将软件删除。
同样的调查也表明,26%的智能手机应用拥有较高的消费者忠诚度,被保留下来重复使用。
而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短命”的原因中,应用程序设计不够完善(34.4%),用户界面不够友好(32.6%)两个因素最为关键。
在一般情况下,易用性(90.9%)是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能否得到用户青睐的主要标准。
在医疗保健程序获取信息方面,所调查的多数消费者表示,他们希望可用软件来获取感兴趣的医疗保健信息(91.1%)。
行为科学家推测医疗保健程序如果要获得成功,它必须能够改变患者的目标动机与需求,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改变。
所调查的多数消费者对此表示赞同,并表示他们将更倾向于选择使用一个交互式应用程序分析记录的信息,并提供反馈(79.9%)。
在此回馈的基础上,个人意愿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将提供行为改变的动力。
医疗保健程序也应该遵守社会认可的健康指南。
一项研究发现,多数用于帮助用户戒烟的应用程序并没有依托循证医学,其提供的方法在广大烟民中也并非有口皆碑。
该项研究中涉及的戒烟的47个应用程序中没有一个符合健康指南。
因此应用程序要改变消费者的健康行为,应该遵循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准则。
CHIC的调查还发现:■消费者使用最多的应用程序是药物查询(42.2%)或疾病状态信息(26.5%);■39.8%的消费者表示,只要对健康有益,他们愿意偶尔每天看看这些应用程序给出的建议;■政府卫生机构是医疗保健信息(51.8%)最值得信赖的来源;■一些消费者表示他们在选择时会参考软件的评级(55.8%),还有一些消费者会非常在意该应用软件的评级(32.2%);■33.4%的消费者首选免费的医疗保健程序,但多数人愿意支付(30.9%),他们认为可承受的价格应介于$ 1.00 - $ 5.99;■调查同样研究了消费者对程序有关的任务提醒的态度,多数消费者并不想接到电话或电子邮件提醒,他们首选手机短信(41.1%)、智能手机应用服务(20.3%)和智能手机推送通知(19.5%);患者将最终决定他们是否继续使用某应用程序或根据其建议服用药物。
患者使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的原因不仅仅因为它们的创新设计或用起来得心应手,相反,他们需要一个方便的工具能够帮助他们简化日常生活保健。
仅仅这些还不够,这些应用程序应该能够帮助消费者将日常生活保持在一个健康的轨道上,患者的反馈信息也表明他们希望这些程序是准确的,并遵从临床和行为矫正的指导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