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优质课】大单元视角下单篇教学设计——优质课评比一等奖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狼》教学设计
一.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01 单元目标确立依据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讲人和动物的关系,即人和动物怎样相处共存。
回顾第五单元的三篇文章:《猫》讲的是我与三只猫相处的自我反省,反省动物跟我的关
系。
《动物笑谈》讲科学家与动物在相处时的趣事以及闹的笑话。
为了做好科学研究,人可以放下尊严,这是一种对待生命的平等。
《狼》刚好跟前两篇文章相反,讲的是从坏的动物身上我们应该得到什么启示和人生智慧,对应人文主题3(人与动物的矛盾冲突)这三篇文章又讲述一个共同的人文主题:人和动物的关系。
这也是本单元的核心教学价值点。
语文要素目标的关键词为:默读。
围绕默读可以进行不同层级的思维训练。
02
单篇课文教学目标确立依据
《狼》这篇课文在本单元的独特教学价值:
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并非都是融洽的、和谐的,人与动物本身也有竞争关系。
这是一种自然规律。
前两篇课文主要从和谐相处的角度来讲,《狼》这篇文章则更加突出人与动物竞争的一面。
“善待生命”,不仅包括善待动物的生命,也包括善待我们人类自身的生命。
当“人与动物的矛盾冲突”处于生死对立的危急关头时,如《狼》这篇文章,狼要吃人,人受到了挑衅与威胁,作为人类,面对这样的威胁怎么办呢?运用人的智慧去战胜它。
《狼》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PART2
二.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一:我是新闻当事人——屠户
设计意图:完成课时目标1和2:摘录文本关键词句,概述故事,理清文本思路。
能从屠户角度关注文章主旨。
学生答案整理:
1.面对恶势力我们要放弃逃避、妥协,勇敢斗争。
2.走投无路的时候,人的胆气、勇气、智慧反而统统都被激发出来了。
在困境中,人的潜力是无穷的!
3.人与动物斗争、与自然相处过程中,能充分利用周遭的一切环境,运用智慧去化解困难,所以往往能化被动为主动。
学习活动二:我是新闻受访者——两狼
设计意图:此问对应课时目标2多角度概括文章主旨。
附:课堂实录片段1
这个环节使用SOLO评价量表,评价学生思维。
本文的两狼,既有自然界狼的特点,又有社会中恶人的本质,联系作者的经历,由此联想到广阔的社会生活。
由狼想到跟狼相关的凶恶的反面的东西,人面对困境的态度等等。
这就是抽象思维,属于高阶思维。
人与动物竞争、人与恶势力搏斗,人类为了正义事业而采取办法,……这里就是思维的一个提升,是认知上,价值观的一个探讨。
利用solo评价量表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关联、深度挖
掘文章的主题,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课“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语文要素目标。
学习活动三:我是新闻作者——蒲松龄
设计意图:此活动旨在完成课时目标2:抓文本结尾段议论句,紧扣关键词体会主旨。
学习活动四:我是思考者
设计意图:此活动对应课时目标3:全面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附:课堂实录片段2
PART3
三.课后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做的最好的一点是:基于“学生立场的”课堂。
教学设计以任务驱动,活动推进为主,创设良好学习氛围,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转“教”为“学”,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做学习的组织者,做学生学习的向导。
不足之处是作为一篇文言文,在文言字词的落实上如何更好的做到“言”与“文”的结合,可以有更好的思考。
因此,在作业设计上要体现这一点。
PART4四.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前置性学习单是为了在教学之前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预评估,“以学定教”,了解学生对本课掌握情况,以便更好地确定教学重点,,从而引导学生更加迅速地进入到深度学习中来。
课后实践作业:
√
(一)演读
请选择《狼》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将原文用评书的方式演读给自己的家人听。
要演读出故事性,并给家人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读。
要求:1.关注重点字词,研读精准,2.演读的精彩,可以放慢速度,多走几个来回。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默读,统编教材第一、二单元语文要素是朗读,强调默读并不是要忽略朗读,而且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语感的培养更离不开朗读。
所以这个作业的设计除了通过演读的方式落实关键字词的理解和积累、锻炼学生朗读能力之外,还对应课时目标1理清文本思路。
√
(二)写作
故事创意新编:发挥想象,选择不同视角将本文改写成一则白话故事。
注意增加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
参考视角:狼的视角、屠户的视角、刀的视角、树的视角、柴草堆的视角
设计意图:本题根据课后练习五改编;在原题基础上增加写作时不同的叙事视角。
增加不同的视角需要对原文内容进行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