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主要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从十三个章节内容进行了阐述。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讲述了人力资源概念、特点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做了简单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古已有之,它从传统的科学管理发展起来,现在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又产生了很多新的发展方向。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
讲述了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二者之间相互依赖的互动关系,从而引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这一课题,最后总结出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为组织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确定一个简明、一致和长期的目标。
它的制定过程主要包括战略分析、战略选择与战略衡量三大环节。
第三章,人力资源规划。
讲述了人力资源规划的定义、作用,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编制程序与方法、管理决策与效果分析。
人力资源规划是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员的过程。
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起着统一和协调的作用。
第四章,人力资源会计。
讲述了人力资源会计的概念、基本理论内容,人力资源成本概述、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程序,人力资源投资收益与投资决策分析,人力资源会计的新发展。
重点讲述人力资源成本可将其分为获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和离职成本五大类,而人力资源成本核算方法却分为原始成本核算方法,保障成本核算方法,重置成本核算方法这三类。
我们只有充分了解人力资源成本才能创造人力资源价值,多快好省的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
第五章,工作分析。
讲述了工作分析的基本概念,常用的重要术语,所收集的信息,所输出的结果,工作分析的过程,典型方法以及工作分析结果的应用。
重点讲述了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纪实分析法与工作日志法、主管人员分析法、访谈法等。
第六章,员工招聘管理概述。
讲述了员工招聘管理概述,员工招聘途径与流程,员工甄选流程与方法,员工入职管理。
其中甄选工作是招聘工作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组织要同应聘者进行深入接触,通过一定的程序选拔应聘者,并在此过程中应用知识与心理素质测试、面试、评价中心技术等其他测试以确定最终的录用者。
第七章,员工培训管理。
讲述了员工培训管理的概述,员工培训的程序以及方法。
重点在于员工培训的程序,分为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课程设计、培训实施、培训效果评估。
第八章,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
本章阐述了绩效管理的基本问题,并且对绩效考核作了重点阐述。
绩效考核的方法分为综合评价法和分析评价法两类。
每个绩效考核方法都有其常处与不足,这决定了有的绩效考核方法适合于管理目的,而有的绩效考核方法适合于开发目的。
第九章,薪酬管理。
讲述了薪酬的定义,薪酬的功能,薪酬制度的设计,工资制度的主要形式和员工福利制度。
本章薪酬指工资和福利。
薪酬具有补偿功能、激励功能和调节功能。
第十章,职业生涯管理。
职业生涯是指个体的工作行为经历,职业生涯管理可以从个人和组织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
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可以分为年龄阶段理论和职业生涯选择理论两种。
第十一章,员工保障管理。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失
业、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遇到生活困难时,由国家、社会给予一定的经济帮助的社会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社区服务等。
第十二章,劳动关系。
本书所指的劳动关系,仅指员工与所在组织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是员工与组织之间基于有偿劳动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这种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其作用在于从法律角度确立和规范劳动关系。
参考文献
[1]王承先.人力资源管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版.
[2]夏兆敢。
人力资源管理[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杨毅宏等。
世界500强面试实录[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4]剑锋,荆小娟。
员工素质模型设计[J]。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5]彭剑峰,饶征。
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