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针灸治疗学新世纪
概述: 、 概述:2、分类
月经先期(经早 月经先期 经早) 经早 月经后期(经迟 经迟) 分类 月经后期 经迟 月经先后无定期(经乱 经乱) 月经先后无定期 经乱 正常月经周期 28±7天 ± 天 21—35天,平均 天。 天 平均28天
初潮: 岁 初潮:14岁(11-16岁) 岁 绝经: 绝经:49.5岁(45-55岁) 岁 岁 特殊月经现象: 特殊月经现象 并月(2月一至) 居经或季经(3月一至) 避年(1年一至) 暗经:终身不行经而能受孕。 激经:受孕之初,按月行经而无损于胎儿的。 生理性停经: 生理性停经: 妊娠期、哺乳期
胸胁胀痛---支沟、内关、阳陵泉 胸胁胀痛 支沟、内关、 支沟
操作: 操作:
少腹部穴, 少腹部穴,针前排尿 毫针刺: 毫针刺:补虚泻实 气虚或血寒:针后加灸、 气虚或血寒:针后加灸、温针
四、治疗:2、其他疗法 治疗: 、
(1)耳针法: )耳针法:
主穴:皮质下、内分泌、子宫、 主穴:皮质下、内分泌、子宫、肾、肝、 操作:每次选2-4穴,毫针中等刺激, 脾。操作:每次选 穴 毫针中等刺激, 或用耳穴贴压法。 或用耳穴贴压法。
按语
4 治疗时机: 治疗时机:
一般多在经前5-7天开始治疗,行经期 天开始治疗, 一般多在经前 天开始治疗 间停针。若经行时间不能掌握, 间停针。若经行时间不能掌握,可于 隔日1次 月经净止之日起针灸 ,隔日 次,直 到月经来潮时为止。连续治疗3-5个月 到月经来潮时为止。连续治疗 个月 经周期。 经周期。
概述: 、 概述:3、西医学认识
月经受垂体前叶和卵巢分泌之 激素的调节, 激素的调节,而呈现周期性之 子宫腔流血。 子宫腔流血。 丘脑下部-垂体 垂体-卵巢三者之间 丘脑下部 垂体 卵巢三者之间 的动态关系失于平衡 月 经不调
月经生理(中医) 月经生理(中医)
肾气旺盛 肝脾调和 肝脾调和 月经按时而下 冲任脉盛 冲任脉盛
月经不调
《针灸治疗学》新世纪教材 针灸治疗学》
主要内容
概述 病因病机 辨证 治疗 按语
一、概述
1、定义 、
广义----泛指一切月经病 泛指一切月经病 广义 狭义----指月经的周期、经色、经量、经 指月经的周期、 狭义 指月经的周期 经色、经量、 质出现异常改变,并伴有其他症状。 质出现异常改变,并伴有其他症状。 本节课主要以月经周期的异常作为本病 本节课主要以月经周期的异常作为本病 月经周期 的主要特征介绍。 的主要特征介绍
配穴加减: 配穴加减:
气虚—足三里、 气虚 足三里、脾俞 足三里 血虚—脾俞 脾俞、 血虚 脾俞、膈俞 肾虚—肾俞 肾俞、 肾虚 肾俞、太溪 气郁— 太冲、 气郁 太冲、期门 血热—行间 行间、 血热 行间、地机 血寒—灸归来 灸归来、 血寒 灸归来、命门
月经过多---隐白 月经过多 隐白 心烦---神门 心烦 神门
此例患者平素脾胃虚寒,消化不良, 按:此例患者平素脾胃虚寒,消化不良,致使 化源不足,经血不生, 化源不足,经血不生,因而月经逐渐减少以至 闭经。由于化源不足,经血不生, 闭经。由于化源不足,经血不生,使用破血通 经之法,更伤气血,故而反出现气血亏虚症状。 经之法,更伤气血,故而反出现气血亏虚症状。 每在月经周期少腹微痛,是夹有瘀阻之征。 每在月经周期少腹微痛,是夹有瘀阻之征。故 补足三里、阴陵泉健脾养胃,艾灸神阕、 补足三里、阴陵泉健脾养胃,艾灸神阕、中脘 温阳益脾养胃。脾胃气旺,气血有源, 温阳益脾养胃。脾胃气旺,气血有源,新血得 经事得行。再佐以通经活血之法, 生,经事得行。再佐以通经活血之法,配泻归 三阴交,与前法前穴交替施治。 来、三阴交,与前法前穴交替施治。是以温阳 健脾养胃为主,通经活血为辅, 健脾养胃为主,通经活血为辅,补中寓通而收 效。
处方及方义
关元—任脉穴, 关元 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 任脉穴 三阴交—调理肝脾肾 调理肝脾肾, 三阴交 调理肝脾肾,调经之要穴 血海—理血调经 血海 理血调经
《经穴释义汇解》:“穴为脾血归聚之海, 经穴释义汇解》 穴为脾血归聚之海, 具有祛瘀血、生新血之功能, 具有祛瘀血、生新血之功能,属女子生血之 故名血海。 海,故名血海。”
取穴:一至五、 十一、十三、十五诊, 取穴:一至五、七、九、十一、十三、十五诊, 针补足三里、阴陵泉,艾灸神阕、中脘; 针补足三里、阴陵泉,艾灸神阕、中脘;六、 十二、十四诊,针泻归来、三阴交。 八、十、十二、十四诊,针泻归来、三阴交。 每隔1~ 日针灸 日针灸1次 每隔 ~3日针灸 次。 效果:五诊后,脾胃虚寒病变明显减轻,气血 效果: 五诊后,脾胃虚寒病变明显减轻, 亏虚症状明显好转;十诊后, 亏虚症状明显好转;十诊后,脾胃虚寒及气血 亏虚基本恢复正常,月经来潮经量极少, 亏虚基本恢复正常,月经来潮经量极少,色淡 稀薄;十五诊后,月经来潮, 稀薄;十五诊后,月经来潮,经色及经量基本 正常。告嘱患者停止针灸,在家调养。 正常。告嘱患者停止针灸,在家调养。
病因病机:小结
月经先期: 月经先期:
热(实/虚)、气虚 虚)、气虚
月经后期: 月经后期:
寒(实/虚)、瘀、气血不足 虚)、瘀
月经先后不定期: 月经先后不定期:
肝郁、 肝郁、肾虚
相关脏腑经络: 相关脏腑经络:肾、肝、脾,冲任
三、临床表现
月经先期 主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 天以上, 主症:月经。 甚至 余天一行。 实热证 分型 虚热证 气虚证
曾服破血通经中药上百剂不效, 曾服破血通经中药上百剂不效 , 反觉全 身无力, 气短心悸, 入寐易惊, 身无力 , 气短心悸 , 入寐易惊 , 时觉心 曾以贫血治之, 悬 。 曾以贫血治之 , 气血亏虚症状有所 好转, 但月经仍未来潮, 好转 , 但月经仍未来潮 , 脾胃虚寒仍然 存在。 存在。
辨证: 属于脾胃虚寒, 化源不足, 辨证 : 属于脾胃虚寒 , 化源不足 , 经事 不行之闭经证候。 不行之闭经证候。 治则: 以温阳健脾养胃为主, 治则 : 以温阳健脾养胃为主 , 佐以通经 活血。 活血。
小结
定义、 概述 :定义、分类 、正常月经周期 病因病机:与肝、 病因病机:与肝、脾、肾、冲任密切相 关。 基本治疗:主症、兼证、治法、主穴。 基本治疗:主症、兼证、治法、主穴。 其他疗法:耳针法、皮肤针法、 其他疗法:耳针法、皮肤针法、穴位注 射法。 射法。
闭经医案
王某某, 月初诊。 王某某,女,38岁,1985年8月初诊。 岁 年 月初诊 主诉:患闭经已年余 患闭经已年余。 主诉 患闭经已年余。 现病史: 素有脾胃虚寒, 消化不良。 年来饮 现病史 : 素有脾胃虚寒 , 消化不良 。 3年来饮 食稍多则下午腹胀、大便溏泻, 食稍多则下午腹胀、大便溏泻,稍食生冷则胃 腑凉痛、饮食减少、大便泄泻,时而完谷不化, 腑凉痛、饮食减少、大便泄泻,时而完谷不化, 时而粪便带白色粘冻。倦怠乏力,少气懒言, 时而粪便带白色粘冻。倦怠乏力,少气懒言, 精神不振,下肢浮肿。月经逐渐减少, 精神不振,下肢浮肿。月经逐渐减少,遂致闭 闭经已年余,少腹随月经周期而微痛。 经。闭经已年余,少腹随月经周期而微痛。面 色苍白,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色苍白,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李世珍等编著《针灸临床辨证论治》P747
(2)皮肤针法: )皮肤针法:
选背腰骶部夹脊穴或背俞穴,下腹部任脉、 选背腰骶部夹脊穴或背俞穴,下腹部任脉、 肾经、脾胃经,下肢足三阴经。 肾经、脾胃经,下肢足三阴经。叩至局部 皮肤潮红,隔日一次。 皮肤潮红,隔日一次
2、其他疗法 、
(3)穴位注射法: )穴位注射法:
选穴:关元、三阴交、气海、血海、 选穴:关元、三阴交、气海、血海、 肝俞、脾俞、肾俞。每次选2-3穴 肝俞、脾俞、肾俞。每次选 穴 辨证选用注射液 每穴注入药液0.5毫升,隔日一次。 毫升, 每穴注入药液 毫升 隔日一次。
四、治疗:1、基本治疗: 治疗: 、基本治疗:
治则:调理冲任--基本大法 治则:调理冲任--基本大法 --
针灸并用, 虚(气、血、肾):益气养血、补肾调经 ,针灸并用, ):益气养血、 益气养血 补法 血寒:温经散寒、调理冲任,针灸并用, 血寒:温经散寒、调理冲任,针灸并用,平补平泻 气郁、血热:疏肝理气、清热调经,只针不灸, 气郁、血热:疏肝理气、清热调经,只针不灸,泻法
相关因素:①脏腑:肾肝脾、胞宫 相关因素 ①脏腑 肾肝脾、 肾肝脾 经络:冲 ②经络 冲、任 ③气血
病因病机
素体阳盛, 血热 素体阳盛,过食辛辣 情志急躁或抑郁, 旺行 情志急躁或抑郁,肝郁化火 月 久病阴亏,虚热扰动冲任 久病阴亏, 经 先 期
脾虚统摄无权 饮食不节
劳倦过度 思虑伤脾
病因病机
寒主凝滞 外感寒邪,寒凝血脉 外感寒邪, 久病伤阳,运血无力 久病伤阳, 气滞血瘀 久病体虚, 化生不足 久病体虚,阴血亏虚 饮食劳倦伤脾 饮食劳倦伤脾 月 经 后 期
按语
1 注意鉴别诊断: 注意鉴别诊断:
月经先期与经间期出血; 月经先期与经间期出血; 月经后期与闭经、早孕、宫外孕; 月经后期与闭经、早孕、宫外孕; 月经先后不定期与绝经前后诸证。 月经先后不定期与绝经前后诸证。
2 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不调,应及 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不调, 早作适当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早作适当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3 注意经期卫生,少进生冷及刺激性饮食;调 注意经期卫生,少进生冷及刺激性饮食; 摄情志,避免精神刺激; 摄情志,避免精神刺激;适当减轻体力劳动强 度。
临床表现
月经后期 主症:月经周期推迟7天以上 天以上, 主症:月经周期推迟 天以上, 甚至40~50余天一行。 余天一行。 甚至 余天一行 分型: 实寒证(血瘀) 分型: 实寒证(血瘀) 虚寒证(血虚) 虚寒证(血虚)
临床表现
月经先后无定期 主症:月经或提前或错后,连续2个 主症:月经或提前或错后,连续 个 月经周期以上,经量或多或少。 月经周期以上,经量或多或少。 分型: 分型: 肝郁证 肾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