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西方民主法治的起源与发展【学习目标】了解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了解《十二铜表法》的主要内容;掌握罗马法的形成,分析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
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及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内容掌握《权利法案》及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分析美国的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影响,并比较美国的总统制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之异同。
【高考在线】说明:07—10年山东文综本专题只10年涉及,选择题15题如下(10年山东)15. 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
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A. 结束了王权专制B. 君权收归议会执掌C. 建立了责任内阁制D. 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线索梳理一】(请认真填写关键词):知识梳理(一)、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⑴确立的条件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地理上:⑵民主制的特点--基本内容-----------积极性:评价消极性【线索梳理二】国别 走上资本主义的方式 法律 政体 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 《权利法案》 君主立宪制 美国 独立战争 1787年宪法 总统制共和制 法国 资产阶级革命 1875年宪法 总统制共和制 德国 统一战争 1871年宪法 君主立宪制日本 资产阶级改革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君主立宪制【深化拓展】 (请认真填写关键词):知识梳理知识整合(二):深化拓展【能力提升】1、全国20.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
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解析】本题具有极大的迷惑性。
从题干中“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说明当时贵族地位没落;“但贵族在哪里呢”,说明当时的议会没有贵族的席位,故“贵族地位开始没落”错误,是已经没落,没了社会地位,A错误;本题时间是1649年1月,处死国王查理一世,说明议会的权力大,但还没有拥有绝对权力的地步,因为1660年出现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议会拥有绝对权力是出现在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后,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C错误;题干中始终没有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来,故D错误。
传统的英国议会是国王控制的议会,是有贵族参加的议会,而1649年的议会国王没有了权威,也没有贵族参加的议会,说明当时的传统议会制度已经瓦解。
故正确答案为D。
2、江苏14.“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
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
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解析:“公民要求法律援助就要先找法官,向其申明,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说明罗马法重视法律程序。
故正确答案为A。
3、江苏15.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
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
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解析:议会掌握立法权,其通过制定法律来干涉王位的继承,从本质上来说明了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
故正确答案为D。
4、浙江39.(26分)美国独立后成功地进行了制度创新,其宪法在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中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
……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
……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
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材料二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
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三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及调节……,但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与行政间则展开激烈的争吵。
法官们……先后宣布新政的几个主要法令违宪,予以废止。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改编(1)指出美国宪法三权分立制的理论思想主张出自哪本著作,并请概括该理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7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
(9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
(10分)【解析】(1)问通过设问中的“三权分立”可联想到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其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
思想观点主要从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等分析。
对三权分立一定要答出其核心,即是三权的制衡。
(2)问依据美国的权力机构及各自的职能进行分析,组织答案时一定要明确答出三权之间是如何相互制衡的。
(3)问对于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要从积极和局限两个角度分析,一分为二,不能全盘肯定或否定。
【答案】(1)《论法的精神》。
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权力分立,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相互独立而又相互监督(或:三权制约与平衡)。
(2)立法权:国会分成众议院和参议院;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最高法院可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通过的立法。
行政权:总统缔结条约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国会对总统有弹劾权;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司法权:最高法院法官由商品率任命,参议批准。
(3)可避免滥用职权(避免独裁或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有时也会出现三权扯皮,以至相互否决,导致效率低下,影响统治集团意志的有效贯彻【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考查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综合阐释和评价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难度中等。
【当堂练习】1.《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D.法律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2.某校邀请一学者做报告,报告主题如图海报。
下列各项不可能出现在海报上“内容”一栏的是A.英国国家元首首相与美国国家元首总统所拥有政治权力的异同B.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统治方式的变化C.美国分权制衡如何有效预防专制D.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与发展3、天津3.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C.平民中不再有债奴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4、安徽18.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
这主要是因为它A.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B.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C.成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D.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5、全国21.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为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
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英国史学家约翰•索利语)。
这里的“她”是指A.罗马帝国 B.雅典 C.东罗马帝国 D.斯巴达8.下列推理属于哪种情况大前提: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泉小前提:雅典民主制是希腊文明的典型代表结论:雅典民主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民主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14.古代希腊和罗马对世界文明留下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①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度②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③雅典的奥运精神④罗马古城的建筑风格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上海卷)在下列时期中与1689年英国政体相仿的法国政权存在于(B)A.1788—1789年B.1789—1792年C.1792—1793年D.1793—1794年内战结束后,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4条修正案,该法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和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规定了联邦法律具有至上性B.有利于维护公民的权利C.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D.各州的法律必须和合众国的法律一样13.以下文件反映了各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的要求,其中确定君主立宪政治体制的是①英国《权利法案》②美国《1787年宪法》③法国《1791年宪法》④法国《1875年宪法》⑤《德意志帝国宪法》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C.③④⑤D.①③④.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会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的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火方式者,皆为非法。
”“议会的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宪法规定:皇帝拥有巨大权力。
作为国家元首,皇帝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权力,有权统率全国的武装力量。
宪法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请回答:⑴上述两段材料各出自什么政治文献?(2)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异同?原因是什么?⑶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的实质是什么?⑷它对后来两国的历史有何影响17.请分别举出英、法、美三国几经探索后最终形成的政治体制及标志政治体制形成的法律文献。
德意志历史发展过程中政治体制的变化与三国相比,最大的相同和不同点是什么?简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专题测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C 2.B 3.A 4. B 5.B 6.D 7.D 8. D 9. A 10.B 11.B 12.D 13.B 14.D 15.D二、非选择题:16.【参考答案】⑴材料一选自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材料二选自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