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6C9775D79Y77
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附子、川乌、草乌的合理炮制经验

附子、川乌、草乌的合理炮制经验

附子=川乌=草乌的合理炮制经验李荣宗C泉州市国专医院南安$B9$95D
关键词[附子\川草乌\炮制
中图分类号[]9?9"<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577B Y$>B6C9775D79Y77<F Y79
附子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C R:,M)+K* ^&-*):.&2’)_2‘a O D的子根加工品#性味辛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3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块根C主根D#性味辛=苦=温#有大毒#归心=肝=脾经#功效祛风湿#散寒止痛#其散寒止痛作用较附子为强3草乌为毛茛科多年生野生植物北乌头
b
F
<
b
和华乌头等的干燥块根!其性味"功效与川乌同!而毒性更强#它们的主要成分多为剧毒的双酯类生物碱$即中乌头碱%&’()*+,-.-,’/!次乌头碱%012)*+,-.-,’/#乌头碱%3*+,-.-,’/#因此!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对它们经过合理的加工炮制#这些生物碱毒性较大!将它们水解成毒性较小的苯甲酰乌头原碱%4’,5+16)*+,-,’/类生物碱!进而分解为毒性更小乌头原碱%3*+,-,’/类生物碱7另乌头碱类生物碱8位上的乙酰基在较缓的加热条件下被一些脂肪酰基置换生成毒性较小的脂生物碱类%6-2+9)6:)6+-;/!从而降低其毒性#可见附子"川乌"草乌的毒性主要取决于双脂型乌头碱的水解或分解程度#附子的生物碱既是毒性成分!又具有局麻"强心"抗炎"升压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附子在较长时间的浸泡和蒸煮过程中!剧毒性的乌头碱被水解成毒性较小及至很小的苯甲酰乌头胺和乌头胺7附子的毒性遇热能分解!所以加热处理是降低毒性的关键#还有加辅料如甘草或干姜对附子也有解毒作用#盐附子的毒性则较蒸煮过的黑顺片!白附片为大!所以高压蒸煮既可破坏毒性生物碱!保留强心等成分#
川乌毒性极强!口服<=>?@可致中毒!A?@可致死亡#种乌的炮制可通过对甘草或干姜与川乌同煮使其毒性降低!或将川乌大小分档!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切片厚为>??BA??#加水煮沸>C或蒸A C干燥#草乌含有多量淀粉"应将药材浸泡润透!否则蒸煮过程中会出现D夹生E现象!达不到D内无干心E的要求#用乌豆"甘草煎汤后同泡煮透至无白心!捞出切片晒干#此法炮制可减低毒性及麻辣感#或以润蒸结合炮制草乌!以润A8C!切片厚为F=G??B>??!压力H8=H G I J)蒸>C#
附子为回阳救逆之要药!川乌生用有毒!多用外治疥癣"痈疮#经炮制后毒性降低!可供内服#用于风寒湿痹"肢体疼痛"心腹冷痛"疝痛"跌打剧痛等#草乌生品有毒!多外用于肿毒"止痛#制后降低毒性!内服多于风寒湿痹!中风瘫痪"寒邪头痛等#以上K种药品入汤剂应先煎K<B H<?-,!孕妇忌用!避免与半厦!瓜萎"贝母"白芨"白蔹等相反的药物同用#生制品应用时应严格区分#重视配伍用药如乌头常配白密!配伍得当是减少毒性的有效方法!配制后交付患者时应予说明本药特点采取正确的煎服方法#
海峡药学><<F年第F K卷第>期
附子、川乌、草乌的合理炮制经验
作者:李荣宗
作者单位:泉州市国专医院
刊名:
海峡药学
英文刊名: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年,卷(期):2001,13(2)
被引用次数:7次
1.期刊论文周玉朱.Zhou Yuzhu有毒中药重用摭拾-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1)
有毒中药(下称毒药)每次内服的治疗剂量,在教材<中药学>(下称教材)[1]中已标明,如藜芦0.3g~10g,二丑3g~10g,制川草乌3g~9g等等;并在其使用注意中告诫医者,有的生品不作内服(如白附子),有的内服宜慎(如藜芦).笔者通过反复实践,初步认为,不少毒药,其口服药量由小到大,递增至1倍以上亦无明显毒副反应.兹就临证中摭拾的病例,浅谈与毒药相关的几个问题.
2.期刊论文刘克龙.付昌全活力洗剂配合手法治疗外伤性关节僵硬-中国民间疗法2001,9(11)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活力洗剂配合手法治疗外伤性关节僵硬30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4~56岁;病程6个月~2年.左股骨髁上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2例,右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4例,右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僵硬5例,右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僵硬3例,右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僵硬16例.
治疗方法
川草乌、甘松、赤芍、红花、甲珠、白附子、白芷、北细辛、川芎、归尾、姜黄各10g,共研细末,用纱布包好放入准备好的小锅内.倒入桐油50~150g,60度白酒500~1000ml,共煮沸,即为活力洗剂.治疗时术者用手蘸活力洗剂进行先轻后重、由远到近的推、拿、揉、摇、搓、拍打等手法热洗患肢关节40~60min,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
3.期刊论文李朝明.竹剑平脊痛灵巴布剂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临床医学2005,25(8)
脊痛灵巴布剂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0年度重点科研项目,属中药新药开发示范性课题.该巴布剂由川草乌、天南星、附子、马钱子、细辛等药物组成,是外用贴剂,功能为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骨质增生等脊柱疾病所引起的疼痛[1,2].为更好观察其疗效,我们进行了镇痛和抗炎作用的药效学研究,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4.期刊论文裴正学桂枝芍药知母汤考辨-中医药学刊2005,23(2)
本文对<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进行了纵横论说.首先由该方之组成入手,依据作者40余年之经验认为以乌头代替附子、并加细辛可提高该方之祛风胜湿功效.川草乌、细辛之量虽超过常规量之数倍,只要先煎1h则可去除毒性.此方除可治类风湿关节炎之外,对红斑性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所有自身免疫性疾患均可见效.笔者认为此方对三型变态反应可能有强大之抑制作用,大剂量之乌头、细辛"益火消翳"作用,可否与抑制三型变态反应之"抗原抗体复合物"之生成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5.期刊论文张延军.王景超急性乌头碱中毒20例-陕西中医2006,27(5)
我院1998年8月~2005年6月救治20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20例中毒患者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0~65岁,平均48.5岁.全部因为腰腿疼和颈肩部疼痛口服乌头类中药中毒.其中14例服川、草乌煎药水,5例口服附子药酒,1例口服一枝蒿煎药水.3例进食过程中,7例进食后30 min,8例30~120 min内,2例120 min后出现中毒症状;从出现中毒症状到就诊时间15 min~4
h,平均1.6 h,0.5~2h内就诊者12例.
1.刘因华.赵远.郭世民浅谈乌头类药物的中毒机制、抢救治疗及合理利用[期刊论文]-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7(2)
2.陈学习.彭成附子毒性影响因素探析[期刊论文]-陕西中医 2007(2)
3.薛盟举.李永勤从陕西省周至县人喜食附子谈附子毒性的监制及安全应用之法[期刊论文]-北京中医 2006(12)
4.邹毅参附注射液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心脏损伤的影响[学位论文]硕士 2005
5.朱林平阳虚、阴虚模型大鼠应用附子毒性对比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6.张宏附子、川乌、草乌叶时间、剂与药效的相关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7.朱林平附子毒性研究概况[期刊论文]-江西中医药 2004(6)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aixyx200102033.aspx
授权使用:长春应用化学技术研究所(ccyyhx),授权号:cba67f7f-77db-4a7f-908c-9df70098af80
下载时间:2010年9月20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