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音乐下册《编花篮》教案

五年级音乐下册《编花篮》教案

五年级音乐下册《编花篮》教案
情感目标:能用活泼的情绪、优美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编花篮》,用歌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能力目标:聆听不同版本的《编花篮》,在欣赏过程中即兴参与音乐活动,进一步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从而对河南民歌产生兴趣。

知识目标:在演唱《编花篮》的过程中,掌握前倚音和下滑音的演唱方法,了解民歌创作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难点:
运用听唱、识谱等多种形式学唱河南民歌《编花篮》,准确演唱歌曲中带有装饰音和衬词的旋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手风琴
教学方法
听音跟唱法、练习法、自学与引导相结合、合作式、对比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帅放安徽民歌《凤阳花鼓》,学生欣赏。

教师: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它属于什么类型的歌曲?
2.学生自由演唱民歌
如:湖北民歌:山路十八弯
陕北民歌:南泥湾
东北民歌:回娘家
二、学习《编花篮》
.初听歌曲,初步感受河南民歌的地方特色。

教师:你认为哪一句最有特点?
2.学唱歌曲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乐句
3.再次聆听范唱,跟唱前两小节和最后两小节,并介绍伴奏乐器三弦(民族弹拨乐器)。

4.理解歌词
录音范唱歌曲。

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描写了一群农村姑娘为上山采摘美丽的牡丹花而巧手编织的情景。

表达出姑娘们带着花篮上南山,采摘到鲜美娇艳的牡丹花的喜悦心情。

师生配合,用接龙的形式朗读歌词。

了解歌词押韵和运用衬词的特点。

5.进一步学唱歌曲旋律
引导学生用La演唱歌曲旋律。

再次聆听,默唱歌词。

学习演唱歌词。

教唱难点乐句,强调附点和下滑音。

正确、完整地演唱歌曲。

引导学生准确表现出前倚音、下滑音、难点乐句以及甩腔的演唱方法和技巧。

观赏牡丹花图片,激发学生的演唱热情。

完整地、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拓展部分
.创新表现歌曲
采用不同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用不同的形式为歌曲伴奏。

2.欣赏舞蹈《编花篮》
四、小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