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认识过程记忆

心理学——认识过程记忆

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 认或回忆。
三、记忆的种类
1、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事物形象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味觉的。 这是一种最基本、最广泛的记忆类型。
2、情景记忆:是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 的事件的记忆。
3、语义记忆:是指对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4、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凡是 能激起强烈情绪体验的事件,都能形成深刻的记忆。
5、运动记忆:是以人们操作过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 的记忆。例如,我们学过的游泳或骑自行车的动作,熟练的劳 动操作技能等都可以形成记忆。此种记忆最不易遗忘。
四、人是怎样记忆的?
根据记忆保持的时间长短不同,认知心理学家把记忆分 为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信息储存系统。
3.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1分钟以上直至终身不忘的 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容量被认为是无限的,是 your family 一site 个大的信息储存库。长时记忆的信息来源于短 时记忆的加工复述,也有些印象深刻的内容,一 次即可形成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作用是把信息 your site he系re 统地保存起来,以便需要用时迅速提取。长时 记忆的特点是以信息的意义性为核心的,而不是 按输入的顺序。
your family site
(2—20秒钟)要求被试回忆刚才呈现过的字母。 但在间隔期间阻止被试对字母进行复述,而让被 试进行一个简单的数字运算:从某一数字开始依 your site次here减3,如164,161,158,….直到要求回 忆的信号出现。结果发现,干扰造成了明显的遗 忘。在间隔6秒钟时,能记住半数左右,而在间 隔15秒时能回忆的信息量就很少了。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整 个记忆过程中的三个不同的时间系统。它 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刺激作用于 视、听等不同感觉器官,引起感觉登记; 感觉登记中被注意到了的信息才能进入短 时记忆进行加工,在短时记忆中经过重复 等方式的加工后,才能输入长时记忆被储 存起来。长时记忆对前两个系统也有影响, 长时记忆中有印象的内容,容易在前两个 系统中被选择和加工。
短时记忆的特点是:保持时间短, your site here 约在1分钟以内;信息的容量有限,为5—
7个组块(“组块”是Chunk的意译,它表 示一组有意义联系的信息单位);加工过程 中易受干扰而造成遗忘。
短时记忆实验:
1959年彼得森(Peterson)夫妇做了一个 简单的实验,说明干扰易造成短时记忆的遗忘。 实验是给被试读一个由三个辅音字母组成的项目 表,如PSQ等,字母呈现完后在不同的间隔时间
这一实验表明,瞬时记忆确实存 在,它能保持许多信息,但维持时间很 短, 只有零点几秒的时间而已。瞬时 记忆在生活中所起作用不大,但能为下 一记忆系统提供一个短促的选择信息的 机会
2.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它是对信 息进行加工编码的重要环节。只有在这一 系统经过加工编码的信息,才能被储存入 your family site 长时记忆库中,在以后一定条件下得以提 取,进行回忆。
一、记忆的四种现象(1)
• Korsakoff综合征
Korsakoff综合征又称器质性遗忘综合征, 是由俄国精神病学家Korsakoff最先报道以 其名字命名的综合征。表现为选择性的认 知功能障碍,包括近事遗忘、时间及空间 定向障碍,而无全面的智能减退。
Korsakoff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特征可归
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他要求被试看完12个项目后,只回 忆其中一排的项目。至于回忆哪一排项 目,则是在项目呈现后随机指定的。他
用高、中、低3个音调的不同声音分别 代表要求回忆的上、中、下3排项目。 实验结果表明,当视觉刺激消失后立即 给予声音信号,回忆项目几乎完全正确; 声音信号稍微延迟,就会严重影响回忆
成绩。声音信号延迟300毫秒,回忆成 绩下降到75%,信号延迟到1秒钟后, 就和全部报告法所得回忆成绩一样了。
瞬时记忆试验:
斯佩林(G.Sperling)1960年对 瞬时记忆进行了实验研究。他向被视快 速呈现(50毫秒)排列成方阵的刺激项目 (字母或数字),每排4个,共3排。刺激 停止后,要求被试立即将它们回忆出来。 被试对如此短促的刺激,能记住的项目 实际很少,一般只能回忆出4—5个项目。 斯佩林推测他们看到的会比报告出来的 多,只是很快就消逝了。为了证明他的 看法,他设计了一个部分报告的回忆方 法。
记忆系统——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式
环境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信息丧失 信息丧失
1.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 (亦称感觉登记)是一个时间 非常短暂的记忆储存系统,保持时间约在 0.25—2秒之间。在这一系统所进行的活 动叫作瞬时记忆。刺激信息被感觉到了, 但多数信息未及输入大脑就已消逝。它只 是把刺激暂时登记一下,为下一阶段的加 工提供一个极为短暂的缓冲过程。在众多 被登记的信息中,只有受到特别注意或经 验中熟悉的事物才能转入下一个储存系 统——短时记忆。信息在短时记忆中进行 加工。
一、记忆的四种现象(2)
一、记忆的四种现象(3、4)
• 记忆缺失:暂时性失忆
• 话到嘴边效应:又叫舌尖效应,一种
长时记忆提取现象。这种现象的典型表 现是,当你在晚会上碰到一个十几年前 的老同学,当年同学时的情境历历在目, 你脱口就要喊出他的名字,可是就是想 不起来他叫什么了。这时,如果有人为 你提供一丝线索,比如他的姓,你马上 就能想起他的全名,这就是长时记忆的 部分提取。
二、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原先的刺激不复存在时所保持 的有关刺激、事件、意向、观念等信息的心 理机能,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回 忆或再认。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 是对信息进行的编码、存储和提取。人脑感 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和理论,体验过 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记 忆的内容。
1
遗忘症
2
虚构
3
错构
4
认知功能障碍
5
定向障碍
6
人格改变
一、记忆的四种现象(2)
创伤性失忆
顺向失忆马假日》
一、记忆的四种现象(2)
创伤性失忆
逆向失忆:不记得之前 发生的事情
创伤性的记忆,基本上都是由一些大的意外事件, 像一些交通事故或者一些创伤所引起的,在心理学上 包括一些文艺作品上我们都会看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