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人教)地理整合练习
一、地球运动
(2018·4月浙江选考)2018年2月8日,南天区出现流星雨。
下图为当天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
完成(1)~(2)题。
(1)流星发亮的原因是流星体( )
A.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B.捕获太阳带电粒子
C.摩擦地球稠密大气
D.反射太阳短波辐射
(2)当天晚上,地球上能够观察到火星、木星、土星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答案(1)C (2)A
解析(1)流星发亮是因为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与地球大气摩擦燃烧而产生的。
(2)从北极上空看,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逆时针,从地球上看是自西向东,结合图示可知,此时土星位于地球的东南方向,火星和木星相对土星更靠西。
故A正确。
二、地球表面的形态
(2018·4月浙江选考)某中学背山面河。
该校组织学生开展野外采集岩石标本的实践活动。
一组学生上山在基岩上打了2块岩石标本,另一组学生去河床捡了2块岩石标本。
下图为学生们采集的岩石标本,经地理老师鉴定有砂砾岩、页岩、石灰岩和花岗岩。
完成(1)~(2)题。
(1)4块岩石标本,属于岩浆岩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成因是( )
A.岩浆侵入
B.海洋中溶解物化学沉积
C.岩浆喷出
D.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
答案(1)D (2)D
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①岩石具有层理构造,而且颗粒较细,属于页岩;③岩石的组成颗粒较大,属于砂砾岩;②岩石为致密的块状构造,应该为石灰岩;④岩石应该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故选D。
第(2)题,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棱角较为明显,应该对应①和③,由上题分析可知,①和③属于页岩和砂砾岩,属于沉积岩,沉积岩主要是由于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而来,故选D。
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
(2018·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
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 )
A.大气吸收强
B.大气逆辐射弱
C.大气反射强
D.地面反射减弱
答案 B
解析雾的形成是由于气温低,水汽凝结。
晴天大气中水汽含量少,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
四、自然地理规律与人类活动
(2017·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完成(1)~(2)题。
(1)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2)图示区域( )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
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地质、地形是土壤形成较稳定的影响因素;大气、生物和水文是土壤形成较为活跃的影响因素。
第(2)题,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关系密切。
山坡上因易被侵蚀搬运,土壤厚度较薄。
土壤的矿物养分来自于成土母质,植被提供的是有机质。
草地由于根系密集,利于有机质富集,有机质含量较森林土壤高。
五、人口与城市
(2017·11月浙江选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如图)。
完成(1)~(2)题。
(1)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与下列人口数据变化关系密切的是( )
①老年人口数量增加②劳动人口比重降低③人口死亡率升高④人口迁移数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我国人口增长模式逐渐向“三低”型过渡,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有( )
①平均初婚年龄降低②生活富裕程度提高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④育龄妇女比重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图示人口政策的调整是在逐步放开人口的生育,这会导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我国放开人口生育的原因是我国人口走向了老龄化,劳动人口比重降低。
第(2)题,平均初婚年龄降低和育龄妇女比重提高会使人口出生率上升、人口增长加快,故①④错误。
六、区域产业活动
(2018·4月浙江选考)20世纪中叶,美国乙地区出现新的棉花种植区。
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专门化地区分布图”。
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A.乳畜业
B.混合型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 C
解析甲地位于中央大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其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
七、区域可持续发展
(2018·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我国某酒精企业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其中虚线部分为传统生产工艺。
该清洁生产方式的益处是( )
①提高土壤肥力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③减少产品种类④缩短生产工艺流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相比传统生产工艺,此生产过程中原先的废弃物糟液和玉米胚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此外,沼气发酵后的沼渣作为有机肥回田,可提高土壤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