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沉淀滴定法课件

沉淀滴定法课件


KSP ,S ,突跃范围
< K < , Ksp(AgI)
sp( AgBr)
K sp( AgCl)
则突跃范围的大小顺序如下:
I - Br- Cl-
图8-1 AgNO3溶液滴定Cl-、Br和I-的滴定曲线
11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二)分步滴定
溶液中如果同时存在Cl-、Br-和I-离子时,由于AgI 、AgBr、AgCl的溶度积差别较大,当浓度差别不太 大时,可利用分步滴定的原理,用AgNO3溶液连续滴 定,测出它们各自的含量。溶度积最小的AgI最先被 滴定,AgCl被最后滴定。在滴定曲线上显示出3个突 越。
12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二、银量法终点的指示方法
按创立者命名 分 类 根据确定终
点所用的指
示剂
莫尔法(Mohr) K2CrO4 佛尔哈德法(Volhard) 铁铵矾 法扬司法(Fajans) 吸附指示剂
13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一.铬酸钾指示剂法(Mohr法即莫尔法) (一)原理:用铬酸钾作指示剂,硝酸银标液直接滴定Cl-、Br-

5.0105 m ol /
L
pAg 4.30
pCl 9.74 4.30 5.44
9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根据计算得到的数据作图 纵坐标-pCl、pAg 横坐标-加入滴定剂(常用硝酸银)溶液的体积(百分数)
pAg
pCl
8-1a
10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滴定突跃范围 ★
取决于溶液的浓度和沉淀的溶度积常数(即沉 淀的溶解度)。
(4)应避免强光照射。因为卤化银胶体遇光分解析出 金属银。
(5)指示剂呈色离子与滴定剂离子应带有相反电荷。
(三)应用 可测 X- SCN- Ag+等离子
27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第三节 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 基准物质:硝酸银-基准硝酸银
氯化钠-基准氯化钠 标准溶液: 硝酸银-①用基准物直接配制
②用A.R.试剂配制,再用基准氯化钠标定 硫氰酸胺(钾)- 铁铵钒指示剂法 ①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标定(直接滴定法) ②用氯化钠基准物标定 ( 回滴法)
滴定反应: Ag++ Cl-→AgCl↓ (白色)
(Ksp=1.8×10-10)
分步沉淀
终点反应: 2Ag+ + CrO2-4 →Ag2CrO4 ↓ (砖红色)
(Ksp=1.1×10-12)
思考:为何可用铬酸钾作指示剂? AgCl、 Ag2CrO4 何者先沉淀?
SAgCl(1.3×10-5moL/L)<SAg2CrO4(6.5×10-5moL/L)
滴定终点 24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表8-2 常用的吸附指示剂
指示剂名称
待测离子
滴定剂
荧光黄
Cl-
Ag+
二氯荧光黄
Cl-
Ag+
曙红
甲基紫
橙黄素IV 氨基苯磺酸
溴酚蓝 二甲基二碘荧
光黄
Br-、I-、SCN-
SO42-、Ag+ Cl-、I-混合液及
生物碱盐类
I-
Ag+ Ba2+、Cl-
Ag+ Ag+
适用的pH范围 pH 7—10 pH 4—10 pH 2—10
pH 1.5—3.5 微酸性 中性
25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二)滴定条件
(1)增大表面积,加糊精或淀粉保护卤化银胶体 (2)胶体微粒(即沉淀颗粒)对指示剂离子的吸附 力应略小于对被测离子的吸附力。否则对指示剂离子 吸附力太大,终点提前;太小,达计量点后不能立即 变色,终点延迟。
卤化银胶体对卤素离子和几种常用吸附指示剂的吸附力大小次序:
(一)基本原理:在酸性溶液中
指示剂: NH4Fe(SO4)2·12H2O
滴定剂: NH4 SCN或KSCN标准溶液
(1)直接滴定Ag+ 主要!!
终点前:Ag++SCN- →AgSCN ↓(白色) 终点时:Fe3++SCN- →Fe(SCN)2+ (棕红)
(2)返滴定卤化物、硫氰酸盐 终点前:Ag+(定量过量)+ X- →AgX ↓
cCrO42

K SPAg2CrO4 c2
Ag
1..12 1012 (1.31 L 3
太大
终点提前出现
太小
CrO42-的黄色影响终点的观察
终点滞后
15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2)溶液的酸度 中性和弱碱性 一般pH=6.5~10.5
在 测 定 氯 化 物 滴 定 达 到 计 量 点 时 , 溶 液 中 有 AgCl 和 AgSCN两种难溶性银盐同时存在,因为AgSCN的溶解 度 ( 1.0×10-6mol/L ) 小 于 AgCl 的 溶 解 度 ( 1.3×105mol/L ) 。 当 剩 余 的 Ag+ 被 滴 定 完 后 , SCN- 就 会 将 AgCl沉淀中的Ag+转化为AgSCN沉淀而使Cl-重新释出 ,其转化反应为:
直接滴定法——可测定Ag+等.
EөI2/I-=0.535 V EөFe3+/Fe2+=0.68 V
返滴定法——可测定Cl-、Br-、I-、SCN-等离子。由于本法干 扰少,故应用范围较广。
22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三、吸附指示剂法(Fajans法即法扬司法)
(一)基本原理:指示剂-吸附指示剂
滴定剂-硝酸银标准溶液 测定卤素
1.滴定前: CCl- = 0.1000 mol/L pCl = -lgCCl- =1.00
7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2.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
当加入19.98 ml(-0.1%) AgNO3溶液时,99.9% 的Cl-与Ag+结合生成沉淀。
[Cl ]

0.1000
(20.00 19.98) 103 (20.00 19.98) 103
0.1000mol/L AgNO3标准溶液40.00mL,摇匀,再加硝基苯3mL ,用力振摇,加铁铵矾指示剂2mL,用0.1mol/L NH4SCN标准溶 液滴定至溶液呈红色。
n SCN -
: n : n AgNO3
Cl -
1:1:1
NH4Cl

酸度太高
[CrO42- ] ↓
出现过迟 Ag2CrO4 ↓
甚至不沉淀
碱性太强
Ag2O ↓
2CrO24

2H

2HCrO
4

Cr2O72

H2O
2Ag 2OH AgOH Ag2O H2O
说明:当有NH4+存在时
CNH4 <0.05mol·L-1 pH6.5~7.2 CNH4 >0.15mol·L-1 除铵盐
20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原因:
AgCl
Ag Cl-

SCN
( Ksp1.56 10-10)大
AgSCN (Ksp1.010-12)

防止沉淀转化的措施:
1.将生成的AgCl沉淀滤出,需将沉淀过滤、洗

2.返滴定前,向待测Cl-的溶液中加入1-3mL硝基
苯等有机溶剂覆盖
21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二)滴定条件
(1)在酸性介质中滴定(HNO3>0.3mol/L),否则Fe3+水解 生成深色配合物或沉淀。
(2)直接测Ag+近终点剧烈摇动,避免吸附Ag+使终点提前。
(3)返滴定Cl-,近终点轻摇,防止沉淀转化。
( 4 ) 返滴定I-,应先加入定过量硝酸银,再加入指示剂Fe3+
因为Fe3+可氧化I-为I2 。 (三)应用范围
(3)滴定时应剧烈摇动,使被沉淀吸附的Cl-或Br-释 放出来,防止终点提前出现。
16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三)应用范围
直接滴定:Cl- 、 Br-、 CN-(弱碱性)
返滴定:Ag+ 不宜: I -、SCN- AgI、 AgSCN有较强的吸附作用,使终点变化不 明显。
17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二、铁铵钒指示剂法(Volhard法即佛尔哈德法)
14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二)滴定条件 (1)指示剂 K2CrO4
V总=50~100ml时,
用量要适当 5%K2CrO4溶液1~2ml
(2.6 10—3~5.2 10—3 mol / L)
思考:此指示剂用量是如何计算得到的?
[ Ag+ ] [Cl- ] KspAgCl 1.81010 1.3105 mol / L
Ag+ (剩余量) + SCN- →AgSCN ↓
终点时:SCN-+ Fe3+ →Fe(SCN)2+ (棕红) 18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返滴定测定Cl-会发生
终点前
:
Ag

(一定量、过量)
Cl-
AgCl
Ag

(剩余量)
SCN

AgSCN (白色)
终点时 : Fe3 SCN- Fe(SCN )2( 棕红)

5.0105 mol /
L
pCl 4.30
pAg 9.74 4.30 5.44
8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3. 化学计量点
1.34
4.87
4. 化学计量点后
当加入20.02 ml(+0.1%) AgNO3溶液时
[Ag ]
0.02 10-3 0.1000 (20.02 20.00)10-3
(一)滴定曲线 沉淀滴定的滴定曲线是以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