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应设置广播系统,系统的类别应根据建筑规模、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设置。
1 办公楼、商业楼、院校、车站、客运码头及航空港等建筑物,应设置业务性广播,满足以业务及行政管理为主的语言广播要求。
业务性广播宜由主管部门管理。
2 星级宾馆、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等建筑物应设置服务性广播,满足以欣赏性音乐或背景音乐广播为主的要求。
星级宾馆的服务性广播节目一般为三~六套。
3 火灾应急广播的设置与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13章的有关规定。
16.1.3 扩声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原则:1 扩声系统应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扩建规划、建筑和建筑声学设计等因素确定;2 扩声系统的设计应与建筑设计、建筑声学设计同时进行,并与其它有关专业密切配合;3 除专用音乐厅、剧院、会议厅外,其它视听场所的扩声系统宜按多功能使用要求设置;4 专用的大型舞厅、娱乐厅应根据建筑声学的设计条件,设置相应的固定扩声系统;5 下列场所宜设扩声系统:1)听众距离讲台大于10m的会议场所;2)厅堂容积大于1000m3的多功能场所;3)混响时间太长或太短的会议场所;4)要求声压级较高的场所。
16.1.4 会议系统应根据会议厅的规模、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设置。
有语言翻译需要的会议厅,应设同声传译系统。
16.2 广播网络16.2.1 有线广播一般可分为三类:1 业务性广播系统。
2 服务性广播系统。
3 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16.2.2 公共建筑有线广播网功率馈送制式宜采用单环路式,广播线路较长时,宜采用双环路式。
16.2.3 公共建筑宜设广播控制室。
当建筑物中的公共活动场所(如多功能厅、咖啡厅等)需单独设置扩声系统时,宜设扩声控制室,但广播控制室与扩声控制室间应设中继线联络或采取用户线路转换措施,以实现全系统联播。
16.2.4 有线广播的分路,应根据用户类别、播音控制、广播线路路由等因素确定,可按楼层或按功能区域划分。
一个回路所接扬声器的数量不宜超过20个。
当需要将业务性广播系统、服务性广播系统和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合并为一套系统,或共用扬声器和馈电线路时,有线广播分路应按建筑防火分区设置,且不得跨越防火分区。
16.2.5 宾馆、体育场、广场类建筑,当传输距离较远,宜采用定压输出。
采用定压输出的馈送线路,输出电压宜采用70V或100V。
16.2.6 厅堂建筑的广播网络采用定阻输出时,定阻输出的馈送线路宜符合下列规定:1 用户负载应与功率放大设备的额定功率匹配。
2 功率放大设备的输出阻抗应与负载阻抗匹配。
3 对空闲分路或剩余功率应配接阻抗相等的假负载,假负载的功率不应小于所替代负载功率的1.5倍。
4 低阻抗输出的广播系统馈送线路的阻抗,应限制在功放设备额定输出阻抗的允许偏差范围内。
16.2.7 设有有线电视系统的场所,如宾馆客房等,采用调频传输方式时,宜符合下列规定:1 音乐节目信号与电视信号混合必须保证一定的隔离度,用户终端输出处须用分频网络和高频衰减器,以保证获得最佳电平和避免相互干扰。
2 各节目信号频道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一般频道之间相距约为2MHZ。
3系统输出口可使用具有TV、FM双输出口的用户终端插座。
16.2.8 功率馈送回路应采用二线制。
当业务性广播系统、服务性广播系统和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合并为一套系统时,馈送回路宜采用三线制。
从功放设备的输出端至线路上最远的用户扬声器箱间的线路衰耗不大于0.5dB时,缆线规格可按表16.2.8选择。
表16.2.8 广播馈送回路缆线规格选择一览表缆线规格不同扬声器总功率允许的最大距离(m)二线制三线制30W60W120W240W2×0.5mm23×0.5mm2400200100502×0.75mm2 3×0.75mm2 600300150752×1.0mm2 3×1.0mm2 8004002001002×1.5mm2 3×1.5mm2 10005002501252×2.0mm2 3×2.0mm2 120060030015016.2.9 有线广播系统中,从功放设备的输出端至线路上最远的用户扬声器箱间的线路衰耗应满足以下要求:1 业务性广播不应大于2dB(1000HZ时);2 服务性广播不应大于1dB(1000HZ时)。
16.2.10 节目信号线与电话线合用一条电缆时,节目信号的传输电平不应大于7.8dB。
当节目信号线路数较多时,宜采用专用电缆。
16.2.11 航空港、客运码头及铁路旅客站的旅客大厅等环境噪声较高的场所设置有线广播时,应在建筑声学处理和广播系统两方面采取措施,满足语言清晰度的要求。
16.2.12 火灾应急广播与业务性广播、服务性广播合用系统在发生火灾时,应将业务性广播系统、服务性广播系统的扩音设备强制切换至火灾应急广播状态。
1 火灾应急广播系统仅利用业务性广播系统、服务性广播系统的馈送线路和扬声器,而火灾应急广播系统的扩音设备等装置是专用的。
当火灾发生时,由消防控制室切换馈送线路,使业务性广播系统、服务性广播系统按照设定的疏散广播顺序,对相应层或区域进行火灾应急广播。
2 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全部利用业务性广播系统、服务性广播系统的扩音设备、馈送线路和扬声器等装置,在消防控制室只设紧急播送装置。
当火灾发生时,可遥控业务性广播系统、服务性广播系统,强制投入火灾应急广播。
当广播扩音设备未安装在消防控制室内,应采用遥控播音方式,在消防控制室能用话筒播音和遥控扩音设备的开、关,自动或手动控制相应的广播分路,播送火灾应急广播,并能监视扩音设备的工作状态。
3 当客房仅设有床头柜音乐广播时,不论控制柜内扬声器在火灾时处于何种状态(开、关),都应能可靠地切换至火灾应急广播。
16.3 扩声网络16.3.1 根据使用要求,视听场所的扩声系统一般分为:1 语言扩声系统;2 音乐扩声系统;3 语言和音乐兼用的扩声系统。
16.3.2 扩声系统的技术指标应根据建筑物用途、类别、质量标准、服务对象等因素确定。
16.3.3 扩声系统设计的声学特性指标宜符合表16.3.3的规定。
16.3.4 会议厅、报告厅等专用会议场所,应按语言扩声一级标准设计。
表16.3.3 扩声系统技术指标扩声系统类别分级声学特性音乐扩声系统一级音乐扩声系统二级语言和音乐兼用扩声系统一级语言和音乐兼用扩声系统二级语言扩声系统一级语言和音乐兼用扩声系统三级语言扩声系统二级最大声压级(空场稳态准峰值声压级)dB0.1kHz~6.3kHz范围内平均声压级≥100dB0.125kHz~4.000kHz范围内平均声压级≥95dB0.25kHz~4.00kHz范围内平均声压级≥90dB0.25kHz~4.00kHz范围内平均声压级≥85dB传输频率特性0.05kHz~10.000kHz,以0.10kHz~6.30kHz平均声压级为0dB,允许+4dB~-12dB,且在0.10dB~6.30kHz内允许≤±4dB0.063kHz~8.000kHz,以.125kHz~4.000k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允许+4dB~-12dB,且在0.125kHz~4.000kHz内允许≤±4dB0.1kHz~6.3kHz,以0.25kHz~4.00k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允许+4dB~-10dB。
且在0.25kHz~4.00kHz 内允许≤±4dB~-6dB0.25kHz~4.00kHz以其平均声压级为0dB,允许+4dB~-10dB续表16.3.3扩声系统类别分级声学特性音乐扩声系统一级音乐扩声系统二级语言和音乐兼用扩声系统一级语言和音乐兼用扩声系统二级语言扩声系统一级语言和音乐兼用扩声系统三级语言扩声系统二级传声增益dB0.1kHz~6.3kHz的平均值≥-4dB(戏剧演出)≥-8dB(音乐演出) 0.125kHz~4.000kHz的平均值≥-8dB0.25kHz~4.00kHz的平均值≥-12dB0.25kHz~4.00kHz的平均值≥-14dB声场不均匀度dB0.1kHz≤10dB1.0kHz≤8dB1.0kHz≤8dB4.01.0kHz≤10dB4.01.0kHz≤8dB4.01.0kHz≤8dB4.016.3.5 室内、外扩声系统的声场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室内声场计算采用声能密度叠加法,计算时应考虑直达声和混响声的叠加,尽量增大5 0ms以前的声能密度,减弱声反馈,加大清晰度。
2 室外扩声应以直达声为主,尽量控制在50ms以后出现的反射声。
16.3.6 厅堂声压级的计算:表16.3.6 声源的指向性因数声源位置 Q房间中或舞台中1靠一边墙2靠一墙角4在三面交角上816.3.7 语言清晰度指标:1 评价房间中语言清晰度的指标为“音节清晰度”。
2 依据房间内语言的音节清晰度,可估计理解语言意义的程度。
其音节清晰度的评价:1)85%以上——满意;2)75%~85%——良好;3)65%~75%——需注意听,并容易疲劳;4)65%以下——很难听清楚。
16.3.8 混响时间:1 各类建筑物的混响时间设计值可参考表16.3.8。
2 舞台的混响时间,在大幕下落时不应超过观众厅空场混响时间。
表16.3.8 混响时间推荐值(HZ)厅堂用途混响时间(s)厅堂用途混响时间(s)电影院、会议厅1.0~1.2电影同期录音摄影棚0.8~0.9立体声宽银幕电影院0.8~1.0语言录音(播音)0.4~0.5演讲、戏剧、话剧1.0~1.4音乐录音(播音)1.2~1.5歌剧、音乐厅1.5~1.8电话会议、同声传译室~0.4多功能厅、排练室1.3~1.5多功能体育馆<2声乐、器乐练习室0.3~0.45电视、演播室、室内音乐0.8~116.3.9 扬声器声压及功率计算1 扬声器声场的声压级:16.3.10 扩声系统的扬声器系统应采取分频控制。
其分频控制方式按下列要求处理:1 一般情况下,可选用内带无源电子分频器的组合式扬声器箱的后期分频控制方式。
2 分单元式扬声器系统,可采用前期分频控制方式,有源电子分频器应接在控制台与功放设备间。
3 分频频率的选取可参照生产厂家的各类扬声器推荐值。
16.3.11 扩声系统的功率馈送宜符合下列规定:1 厅堂类建筑采用定阻输出。
2 体育场、广场类建筑,当传输距离较远时,采用定压输出。
3 自功放设备输出端至最远的导线衰耗不应大于0.5dB(1000Hz时)。
16.3.12 扩声系统的功放单元应根据需要合理配置,宜符合下列规定:1 对前期分频控制的扩声系统,其分频功率输出馈送线路应分别单独分路配线。
2 同一供声范围的不同分路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不应接至同一功率单元,避免功放设备故障时造成大范围失声。
16.3.13 扩声系统兼作火灾应急广播或与火灾应急广播联网时,其广播分路应满足火灾应急广播的控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