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材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练习解析版

新教材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练习解析版

1 / 7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一、单项选择题1.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

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

“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 )A.资本主义已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C.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答案】D【解析】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

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等人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

但这些设想根本无法实现,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D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资本主义已经阻碍生产力的发展,A项不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时期,无产阶级还没有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还没有诞生,B、C两项不合题意。

答案选D。

2.《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

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这段话反映了(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答案】B2 / 7【解析】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

马克思主义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工人阶级自我解放指明正确的方向,社会主义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

综上可知,B项符合题意,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实践”,排除A;C项题干信息没有提及,排除;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工人运动”,排除D。

答案选B。

3.在一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问:“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前提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①无产阶级开始形成②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③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④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工人运动的兴起A.①②【答案】DB.①③C.③④D. ②④【解析】据教材可知,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两个历史前提是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②④两项符合题意;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同时产生的,①项不合题意;③项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主观因素,不是历史前提,不合题意。

答案选D。

4.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这里的两个“发现”是指( )3 / 7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阶级斗争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解析】A【解析】材料中的“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是在强调物质资料的生产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这是典型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说是马克思的另一个发现,所以这里的两个“发现”只能是指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而非其它的选项。

答案选A。

5.《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诞生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较之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其依据是( )A.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B.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剥削制度C.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较之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A、B、C三项只是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具体内容,不合题意。

答案选D。

6. 1892年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波兰文版序言中指出:“近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

某一国家的大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处地位的愿望也就越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大,对《共产党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长。

”这一论断表明《共产党宣言》( )A.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B.实现了全世界无产者大联合C.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D.顺应了社会主义运动的需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的影响。

依据材料中“1892年”、“近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工人4 / 7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大,对《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长”可见,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工人运动得到发展,《共产党宣言》以其科学性、革命性顺应了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需要,D项符合题意;A、B两项在材料信息中未体现,故排除;《共产党宣言》因其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C项错误。

答案选D。

7.“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的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在这里,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 )A.消灭资本主义社会B.建设社会主义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D.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答案】D【解析】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本质的揭示,即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D项符合题意;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建设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最终目标的一个个阶段性目标,不是最终目标,A、B、C 三项不合题意。

答案选D。

8.毛泽东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对观点中第一个“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 )A.推翻了沙皇的统治B.开创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C.人类社会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答案】B【解析】毛泽东肯定十月革命在世界史上的作用,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使人类历史上进入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的阶段,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9.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 )A.能否认识阶级间的矛盾对立B.能否对未来社会提出天才设想5 / 7C.能否深刻批判资本主义制度D.能否揭示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答案】D【解析】空想社会主义只是对未来社会进行理想化的设想,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而科学社会主义从社会规律角度进行阐释,D正确;阶级矛盾空想社会主义也能认识到,A错误;二者都能提出对于未来社会的设想,B错误;二者都批判资本主义制度,C错误。

答案选D。

10.从生产关系的特点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样B.所有制基础不一样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一样D.意识形态不同【答案】B【解析】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所以,从生产关系的特点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所有制基础不一样,B项符合题意;A项不是从生产关系特点的角度看二者的区别,不合题意;C、D两项都不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二者的区别,不合题意。

答案选B。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做为这一切工作的完成——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拿这一结果引以自豪。

6 / 7——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材料二:1847年11月底至12月初,正义者同盟举行了第二次代表大会。

大会闭幕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立即着手完成起草宣言的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恩格斯写过两个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

在这基础上,马克思执笔写成《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篇》(1)依据材料一并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概括说明马克思对人类社会作出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答案】(1)提出唯物史观(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提出剩余价值学说(或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创立国际工人协会(或指导无产阶级解放事业)(2)《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产物。

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开展起来,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指导工人运动,对人类社会进程影响深远。

【解析】(1)依据材料一并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概括说明马克思对人类社会作出的主要贡献。

教材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有专门的表述,但不够全面,需要结合材料归纳补充,据教材可知,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然后归纳材料,“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体现了马克思的贡献是创立国际工人协会,推动无产阶级解放事业。

(2)根据材料二并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教材对于《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有完整的表述,学生只要记忆准确即可,而且材料没有指出《共产党宣言》的意义,所以只需要把教材的知识点回答完整即可。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7 / 7材料一:英国的史学大师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说:“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麻言》。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商业危机期间,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

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

相关主题